浙江这处古镇,游人逐年增加中,门票就200,游客认为值

带你一起『品读旅游』,聊些你不知道的旅游那些事。

导读

古镇,中国最多的是四川、其次是江苏和浙江两地。古镇也是城市人逃离都市压力最理想的目的地。随着古镇的旅游兴起,很多文章都会拿乌镇来作为对比,乌镇就像中国古镇的一个标杆,像黑马一样杀出重围,调查数据表明如今的乌镇是国内最热门的古镇,可以说是古镇中的典范

浙江这处古镇,游人逐年增加中,门票就200,游客认为值

为什么说是古镇是典范呢?与南浔、西塘有哪些不同?景区两处的门票独立购买需要260元,到此游客还不说贵?是否真的值那么多钱呢?跟我一探究竟吧。

浙江这处古镇,游人逐年增加中,门票就200,游客认为值

乌镇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了,建镇历史距今也有1300年的历史。2001年对外开放,还不到20年的时间,能成为行业标杆,堪称奇迹,这些都和它独特的模式分不开的。


浙江这处古镇,游人逐年增加中,门票就200,游客认为值


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和所有江南古镇一样,依河而建,依水而生。但是乌镇有和其他江南古镇不一样,乌镇的东、西两栅景区内景点颇多,文化展馆、名人故居、特色展馆、古戏台、书院等,同时乌镇也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开会时来乌镇旅游或许你能偶遇互联网界的大佬。

浙江这处古镇,游人逐年增加中,门票就200,游客认为值

乌镇中不仅能体会到江南水乡的独特味道,还能欣赏到不一样的人文历史,无论是白天还是在乌镇的夜晚,这里都充满着水乡的美丽和古镇的韵味,或许你只能在朋友圈看看和听别人说说,只有自己亲身体会才会感到和其他古镇不一样的美。

浙江这处古镇,游人逐年增加中,门票就200,游客认为值

因为乌镇分为东栅和西栅,门票也是相对独立的,东栅门票110元/人;西栅门票150元/人,景区联票则为190元/人,我相信90%或者90%以上的游客都会选择联票,毕竟大老远跑来不能只游览一半就返程。

说明:景区门票信息为参考价格,如果变动请以景区当日公示为准。

浙江这处古镇,游人逐年增加中,门票就200,游客认为值

乌镇的东栅主要包括茅盾故居、立志书院、文昌阁、古戏台、翰林第、百床馆、汇源当铺、宏源泰染坊等景观以及乌镇老街长弄等。

乌镇西栅是由十二个岛屿组成,岛屿之间由石桥相连,这里的古桥数量也是古镇中最多的。主要景观包括亦昌冶坊、昭明书院、茅盾纪念馆、茅盾陵园、厅上厅、白莲塔寺以及特有的水上集市等景观。西栅也是乌镇夜景最好看的,入夜后灯火阑珊,流连忘返。

浙江这处古镇,游人逐年增加中,门票就200,游客认为值

当然乌镇这里住宿餐饮都是十分丰富的,熏豆茶、三白酒、乌酒、姑嫂饼、定胜糕、臭豆干、桂花方糕、鲜肉大混沌等等都是乌镇名吃。

浙江这处古镇,游人逐年增加中,门票就200,游客认为值

这样的古镇你是否喜欢呢?如果游览过,你认为江南小镇中的风光乌镇排第几?

浙江这处古镇,游人逐年增加中,门票就200,游客认为值

结语

乌镇模式成为了中国古镇中的行业标杆,与与他之间的经营模式分不开的,譬如南浔出售经营权模式;同里古镇则是采用国内外合作模式;西塘则是政府主导居民自建模式等等。

浙江这处古镇,游人逐年增加中,门票就200,游客认为值

不能说乌镇模式怎么样,但是乌镇景区的原住民迁出古镇,80%的房屋由政府直接管辖,统一整修后出租。虽然保护了古镇的风貌使地方受益,但是这里缺少了那种浓厚的原始居民的生活气息,你觉得呢?

浙江这处古镇,游人逐年增加中,门票就200,游客认为值

或许有人会说乌镇的整体体验不是太好,但是我认为,乌镇整体还算不错,这里都是统一管理和标价,不存在乱收费现象,还有就是互联网这方面乌镇做的最好。

浙江这处古镇,游人逐年增加中,门票就200,游客认为值

最后给大家一些小建议,不建议节假日去乌镇,是因为游人太多,拍个照片都得等好半天,也无法清静的漫步,更无法感受她的安宁和文化。

浙江这处古镇,游人逐年增加中,门票就200,游客认为值

乌镇,一个褒贬不一的古镇,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好了,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品读旅游主要分享景区攻略和你所不知道的旅游那些事。 温馨提示:好的建议分享,不收藏、不关注很容易找不到,就会错过很多景点攻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古镇   门票   栅门   联票   都会   戏台   旅游   景点   江南   标杆   景区   浙江   游人   书院   景观   游客   模式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