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2021年高考作文,全部干货

前言: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第二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说:“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此言既出,网上引发热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给了家长、教育者、社会人士大大的启迪,各界人士纷纷为唐校长点赞,普遍认为这段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在“以人为本”的新时代,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高考评价体系下,2021年高考作文备考应着重研究这几句,读透其内涵,或把它作为论点,或围绕它搜集材料作为论据。

下面四篇例文全为干货,作文水平一般的考生,最好背下留作考场备用。

一、“培养终身运动者”押题范文:

健康之潮,澎湃华夏

健康是1,事业、家庭、名誉、财富等就是1后面的0,人生圆满全系于1的稳固。一个人的健康,关系一个家庭的命运;14亿人的健康,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因此,不管是个人、家庭还是国家,都应追求健康,拥有健康!

健康如水,个人拥有它,可让点滴事业汇聚成河!

君不见,教育家马约翰一句“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为体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君不见,钟南山院士耄耋之年持久战疫,强健的体魄成为国家与国民的支撑;君不见,草根健身达人“搬砖小伟”轻松完成高难度动作,通过运动自成网友的“快乐源泉”……健康的身体正是培根口中“灵魂的客厅”,为心灵洒下清凉皎洁的月光,为事业开辟崭新蓝图。“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如此,方可“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健康如帆,家庭拥有它,可在幸福航道行稳致远!

后疫情时代,我们愈发明白健康的可贵。然而,在构建健康中国的征途中,我们的家庭,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譬如,家庭中的孩子因冗繁课业无法外出锻炼的现象时常出现,家庭中的父母为了工作而过度消耗身体的状况也屡有发生。这些状况,都让人叹惋,也令人反思:成绩和工作当然重要,但是,健康决不能轻视。健康之于一个家庭,就像底座之于宝塔。唯有底座稳固了,宝塔才能屹立不倒。因此,健康如帆,幸福如船,有了健康,家庭的幸福之船,才能行稳致远。

健康如光,国家拥有它,可如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在时代的长河中驻足观望,我们目睹被称为“东亚病夫”的老大天朝的衰微,也见证竞技体育强国少年华夏的崛起;我们目睹刘长春孤身赴外对金牌的望洋兴叹,也见证奥运健儿屡次夺冠的万众瞩目。恰如人民网所言:“我们不仅需要用强健体魄支撑美好生活,而且需要把健康底色涂抹在历史车轮上,一起滚滚向前。”悠悠民生,健康最大。“十九大”已将“健康中国2030”作为战略规划,古有少年闻鸡起舞,挽弓如满月;今我青年亦必将挥汗奔跑,奋斗向未来!

有人说,健康虽然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此话不无道理。对于个人、家庭和国家而言,健康都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稳固,方能行稳致远。我辈青年,当做时代先锋,引领健康风潮。所以,行动吧,少年,一起让健康之鼓响彻云霄,一起让健康之潮澎湃华夏!

二、“培养责任担当者”押题范文

90后接棒,总有一种担当不负青春

“90后已经长大,该我们挺身而出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众多90后、95后冲锋在前,他们是战“疫”一线的青年突击队,义无返顾地扛起责任和担当。

很多人不禁想起17年前的非典时期。彼时,90后还处在懵懂的童年、少年时代,弱小的他们是重点保护对象。“非典袭来时,全世界都在保护我们90后。现在,换我们90后保护你们!”如今这句广为流传的话,不仅是岁月流转的感怀,也是使命接续的誓言。在疫情防控的各条战线上,这群长大成人的“大孩子”与死神抗争,与病魔赛跑。成长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是永不错过的列车,不管它是快是慢,每个人都会抵达自己的终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也许会成为很多年轻人成长道路上的阵痛,但也注定是他们一生中难忘的精神洗礼。

俄国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环境影响人的成长,但它并不排挤意志的自由表现。”尽管成长本身无法选择,但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为成长所作的努力,终究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某种意义上,突如其来的疫情,加速了年轻人的成长脚步。从前把名字写在校服上的90后,这一次把名字写在了防护服上,他们以令人钦佩的方式,选择了自己的成长路径。

“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不仅是医务工作者,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那些在基层奔波的工作人员,那些无处不在的志愿者,他们坚定的“逆行”同样令人动容。有年轻医生在疫情最凶险的时刻,放弃与亲人团聚的机会,折返回与病毒斗争的前线;有基层工作人员冒着风险在社区巡视,在岗位值守;许多青年志愿者在封城时刻,为居民送上必需的生活物资,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在成长这条路的分岔口,他们不惧未知与艰险,走向了那条磨砺自我、守护他人的道路。

这一代90后、95后年轻人的成长,闪耀着理想主义和乐观精神的光芒。一位90后护士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她心中虽然感到“我的世界在那天全都黑暗了”,却不忘在朋友圈里发一句“加油吧,战士们”;在一线医务工作者的防护服上,动漫风格的涂鸦是他们丰富多彩的成长印记,那些“猪猪侠”“哆啦A梦”,令人忍俊不禁;哪怕在生死一线的重症病房,他们也期盼来自偶像的支持,让追星成为笑对病魔的力量。这代年轻人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面对困难的理想与乐观,就是他们驱除黑暗的明灯。

这一代青年深知,个人价值的实现必须与国家的命运同频共振,灾难加深了这一认知。面对疫情,各行各业的年轻人不约而同地组成青年突击队,贡献战“疫”青春力量。他们挺身而生,迎难而上,发扬创新精神,不逃避不畏惧,以赤子之心回报国家和人民,以无私奉献诠释青春担当。更有一些热血青年,在艰巨的战“疫”斗争中经受了考验,坚定了信仰,“火线入党”,选择成为一个有崇高理想的先锋战士。

三、“做问题的解决者”押题范文

绝知此事要躬行

雾里看花,你看不到花儿为了盛开流下的汗水;水中望月,你看不见它的皎洁之下的灰尘。世间的事情,全都是雾锁烟笼,想探求生命的真相,请以心为眼,躬行探求。

昭君,一个人、一方冢、一生探求。 山如黛、沙如风。山还是那隐隐的青山,还是那沉淀着中华文明的青色,只是少了位从群山中走出来的佳人。沙还是意欲吞人的黄沙,还是那隔着中原与塞外的飞沙,只是多了位从中原走出来的佳人——昭君。人人都说塞外凄苦,那儿的人杀人如麻,但你不怕。没有亲身经历,道听途说,可信吗?于是你毅然踏上了出塞的马车,一路微笑,你要用行动向世人证明:世上的事,要亲身探看,方可相信。事实证明,你赢了。塞外荒凉,但民风纯朴。你的躬行,为历史画上了最浓重的一笔。

昭君,没有被表面迷住了双眼,你亲手用躬行打造了自己的未来。

真哉,绝知此事要躬行。

司马迁踏遍千山万水,只为一个“真”字。

当飞雪和阴霾在东升西落的轮回中湮没成已逝的沧桑时,你便把执著的追求和生命的躬行铺垫成生命的厚程。一部《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岂可不尽不实,道听流言,司马迁深知,真相需要躬身以求。于是他拖着残缺之躯,踏遍千山万水,揭开了历史的面纱,终于《史记》成史家之绝唱!他把真相幻化成笔端流淌的华彩。用躬行呐喊出历史的宣言。司马迁用他一生的躬行创下了万世不朽之篇章。史家绝唱当之无愧。

壮哉,绝知此事要躬行。

苏东坡高唱赤壁东风,你潇洒成千堆雪。

坟岗茫茫,醉射天狼,杨花愁点五分,三分雄风浩荡,苏轼之才,自不必说,但让我五体投地的不是他的才华,而是那一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的得名多有说法,却没有一个人去躬身探求,除了他。他没有被表象所迷惑,没有被前人所扰,只是默默地验证。好一个苏轼,只为他的躬行,我五体投地。苏轼的躬行,也许只是历史的插曲,但其人格由此可见。

伟哉,绝知此事要躬行!

思绪纷飞,穿越千年的繁荣尘杂,我不由感叹,绝知此事要躬行。

仰望星星的人,总以为星星没有纤瑕,飞上星星的人才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面对世事,万不可被其表面所迷惑,需躬身亲试,方能得其真。世间的万象炫人心目,请借东海之水,洗尽迷幻假相,用躬行去探求生命的真相。

四、“做生活的优雅者”押题范文:

你想成为怎样的人

在生命怒放的季节,我们总是被各种青春的气息所包围。广场上放着风筝的天真孩子,球场上奔跑跳跃的帅气身影,路上哼着小调的轻快步伐……每个人看起来毫不相干,每代人实际上却又紧密相连。在这个属于年轻人的节日前夜,让我们聊聊他们,也聊聊彼此。

回忆起青涩懵懂的校园时光,想必很多人都忘不了被作文支配的恐惧。在一次次“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的“痛苦折磨”里,不少人也一定会对这样的题目记忆犹新:《假如我是___》《你想成为一个___的人》……看着空白的考卷,有人辗转腾挪,把范文选集里的他或她硬凹成自己的模样;有人直接坦率,把满腹心事投诸笔下不吐不快;有人苦思冥想,在认识的人、翻过的书、听到的新闻里寻找可能的线索。这个看似随意的题目,无意间促成了许多年轻人迄今为止的第一次自我对话。

“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在网络知识问答社区上,这个问题底下的回复让很多网友产生了共鸣。“久处不厌的快乐的普通人”“天真善良而独立坚韧的人”“有遗憾而不后悔的人”“一个不被自己讨厌的人”“一个被她喜欢的人”……数以百计的描述里,有事业上的追求,有情感上的需求,有道德上的要求,有心理上的渴求。很多年轻人将对自己的期许、对未来的设想、对世界的观感,糅进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和粗略的轮廓,可能不具体、或许不精致,但都无比真诚、无限美好,让人惊叹于青春的各种可能。

相比较“你想成为怎样的人”这个问题的朦胧与抽象,“我不想做这样的人”的问法可能会有更加斩钉截铁的回应。继去年的《后浪》引发现象级讨论之后,B站在今年五四前夕再一次为年轻人提供了舞台,把主角还给了他们。镜头前,两个孩子陈述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态度:“我不想做一个拿着锯子的人”“我不想做一个浑身带刺的人”“我不想做一个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人”“我不想做一个隐身的人”“我不想做一个不爱国的人”……这些来自955名初中生的心声,有对现实折叠的思考,有对人情冷暖的观察,有对善恶美丑的认识,有对国家民族的信仰,可能稚嫩、或许天真,但都非常真实、充满责任,给人以满满的信心和力量。

我们总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年轻人何尝不是如此?那些非凡的勇气、思辨的精神、激扬的斗志,极尽人们对青春年华的无限想象;那些意志的消磨、生活的妥协、人生的沉沦,也在提醒人们对未老先衰的潜在担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礼赞青年,不只是为了体现对青春年少的呵护,更是为了帮助青年扫除心灵的阴霾;我们歌颂青春,不只是为了了却人生苦短的遗憾,更是为了诠释时光荏苒的意义。要知道,青年人最大的资本,恰恰是最容易被自己忽视的青春;青春最值得的回忆,正是追逐梦想、成长奋斗的痕迹。

诗人塞缪尔·厄尔曼在《青春》中这样写道:“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还能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就能青春永驻,风华常存。”架起这台心灵的“天线”,去感受日月星辰,去明辨是非曲直,去体悟人生百态,每一个成长的灵魂,就一定都能找到“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和“我不想做这样的人”的完美答案。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奋斗,在成长中坚定前行的当代青年,一定会将奋斗和责任作为青春最美的注解。90后、95后对青春的响亮回答,写在摘下口罩的勒痕上,写在穿着防护服的陌生背影上,也写在战“疫”烈士的墓志铭上。总有一种奋不顾身的力量,点燃青春热血,给青春留下最值得珍藏的记忆。17年前的孩子已经长大,他们是逆行而上的天使,在最好的年华做最有意义的事情。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90后、95后毅然出列,交出一张让祖国放心、让人民满意、让亲人自豪的优秀答卷。为挺身而出的你们点赞,为最美的青春喝彩!你想成为怎样的人?我不想做这样的人!

后记:或许有人问,你是何方神仙,竟敢如此理直气壮预测2021年高考作文?不错,我网名还真是“神仙下帆”!不过,告诉你,这并非信口开河,而是有历年高考作文题为证!我们不妨倒推五年的全国卷广西、贵州、四川等省的高考题:2020年,给即将上高一的学弟学妹写一封信;2019年,学生看看书,老师再看看你们;2018年,从标语看中国变化;2017年,我与高考;2016年,小羽研发和公开新式花茶配方等。

预测2021年高考作文,全部干货

以上每一年的作文题目与唐江澎校长的契合度是何等之高!给学弟学妹写信,说什么?把唐校长的话分别作为分论点来用,或只谈某一句话;老师再看看你们,想说什么?还不是唐校长说出来的;中国的变化,中国梦的复兴,我们要干什么?至少做一个责任担当者嘛;高考给你带来什么?成为生活的优雅者了吗?成为责任担当者了吗?小羽的创新、大度、换角度思考问题,我们是否要成为问题的解决者、生活的优雅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昭君   干货   防护服   华夏   肺炎   疫情   中国   此事   年轻人   力量   青年   青春   家庭   责任   国家   健康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