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经过数天的策划和查看卫星气象雷达云图,分析天气形势,终于确定17日自驾扎龙。

2021年9月17日,早上3时闹铃响起,拉开窗帘向窗外望去,天还没亮,人们还沉浸在梦乡。满天星斗耀眼闪烁,预示着晴朗的一天。

携带装备:尼康D850机身,适马150-600mm S版,适马28mm、85mm定焦头,以及意大利曼富图重型三脚架,一起装入户外大炮摄影包(带滑轮拉杆包),一共有30多斤重。

“打鸟”,是特指摄影人用超长焦(大炮)镜头拍鸟的戏称,而不是真的用猎枪装子弹来打鸟。

4时10分发动车辆,从寂静的学府路哈医大校园家属区驶出,沿着学府路上二环,经过公路大桥、松北大道进入G10绥满高速收费站入口。突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收费站里静悄悄,没有一个车辆进出,仿佛时间已经凝固,犹如进入了无人区......这时车载ETC蜂鸣器“嘀”的一声,猛地把我叫醒,车辆已经通过了ETC通道。于是靠边停车,喝了一罐“红牛饮料”,打起精神,然后一脚油门沿G10绥满高速一路向西北奔驰。车在高速上越跑天越亮、越跑车越少。除了几辆油罐车和大货车之外很难看到一辆私家车,想必是东北人口严重减少之缘故。还有一个巨大变化,进入G10高速大庆路段两旁,缺少了往日习惯性景象: 田野里一望无边的“磕头机”已不知去了哪里?......

高速两旁的杨树叶已经开始泛黄,预示着季节的更替。高速两旁一片片金灿灿的稻穗在向我招手。稻田里一卷卷像巨大蛋糕卷一样打捆的秸秆尽收眼底,形成东北秋收的景象。不知今年的农民伯伯是否还会焚烧秸秆?

经过4小时20分钟,375公里的车程,终于到达扎龙自然保护区停车场。景区门票65元一张,电瓶车票10元一张。摄影证、记者证一律不好使。

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据官方介绍,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以鹤类等大型水禽为主的珍稀水禽分布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繁殖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市东南部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游湖沼苇草地带,边界平面呈东北至西南不规则橄榄形,南北长80.6公里,东西宽58.0公里,总面积21万公顷。属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1979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并成立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1987年4月国务院批准扎龙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2年中国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扎龙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2001年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组织。

2020年12月,入选“第七批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名单。

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丹顶鹤正在邀舞

据官方介绍,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松嫩平原西部,松嫩平原是晚中生代以来发展形成的凹陷盆地。地貌类型主要为平原区河湖相冲击地貌类型,河流的河谷、河道极不明显,水流缓慢,兼有风成沙丘及沙地。

供给扎龙保护区的水源有乌裕尔河、双阳河、新嫩江运河和“八一”幸福运河,其中乌裕尔河水是维持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供给水源。

扎龙湿地土壤共由六类组成,即黑钙土、草甸土、碱土、盐土、沼泽土和沙土,主要为黑钙土、草甸土、沼泽土。

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扎龙保护区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9.2℃,极端最低气温-39.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2.8℃,极端最高气温39.9℃。年蒸发量1506.2毫米;年均相对湿度62%。

保护区南北长65公里,东西宽37公里,总面积21万公顷,其中核心区7万公顷,缓冲区6.7万公顷,实验区7.3万公顷。可供游客游览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区域。

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保护区由乌裕尔河下游流域一大片永久性季节性淡水沼泽地和无数小型浅水湖泊组成,沼泽地最大水深0.75米,湖泊最大水深达5米。湿地的周围是草地、稻田和人工鱼塘,每年共有6种鹤类在此繁殖和停歇,占世界鹤类种类的40%。保护区河道纵横,湖泊沼泽星罗棋布,湿地生态保持良好。

扎龙保护区丹顶鹤等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同纬度地区中保留最完整、最原始、最开阔的湿地生态系统。

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据官方介绍,扎龙保护区鸟类约260种,隶属17目48科。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35种,最为著名的是鹤类,全世界有15种,中国有9种,本区就有丹顶鹤、白鹤、白头鹤、白枕鹤和蓑羽鹤6种。扎龙不愧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鹤乡”。齐齐哈尔市由此得名“鹤城”。保护区有四种繁殖鸟,草鹭,苍鹭为优势种,白琴鹭,骨顶鸡(白骨顶)等为常见种,丹顶鹤,白枕鹤为稀有种。

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全世界现存丹顶鹤2000只,扎龙有346只的繁殖种群,占全世界丹顶鹤总数的17.3%,现已列入全球濒危种类。白枕鹤有34只,灰鹤1986年第一次发现巢,蓑羽鹤有50多只。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35种,一级有丹顶鹤、白枕鹤、白琵鹭等。沼泽边缘和临近农田常见到大鸨。除丰富的鸟资源外,还有20种兽类,包括狼、赤狐、狍、獾和黄羊等;两栖类四种,有中国林蛙、黑斜线蛙、列斑雨蛙、花嘴蟾蜍;爬行动物有3种,包括蜥蜴、淡水龟等;水生鱼类40种,其中以鲫鱼最为丰富。

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扎龙湿地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也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世界上现有鹤类15种,中国有9种,扎龙有6种;全世界丹顶鹤不到2000只,扎龙有将近400只。

天然湿地的形成演变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自然界的力量是无法比拟的。经过漫长的地理变化过程,造就许多特殊的地理景观,天然湿地也是这种作用下的产物。最多的湿地出现在河流出海口;或河流经过的沿岸。宽广的出海口因为长年淤积而产生泥滩地;在大陆棚边缘因为潮汐涨退的缘故,又会形成滩地;在河口海岸生长的红树林具有阻挡泥沙的功能,也会造成湿地生态;而海岸漂沙围成的泻湖,以及隆起的珊瑚礁、裙礁、堡礁、潮地等,都是形成湿地的原因;在平原及高山上,同样也会因为这种不同因素的积水现象,孕育出各种湿地。例如海水倒灌之后造成海岸边较低地层的积水;老年期的河水改道,旧有河道残留大量积水;内陆的湖泊经过长年的淤沙;或高山冰水退去之后会有大量积水而形成泥滩地,都是形成湿地的天然力量。

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丹顶鹤在引吭高歌

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丹顶鹤的招牌动作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水质净化器”、“气候调节器”等。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方面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的北疆,我居住地的西北方向,能有如此广袤的湿地资源而倍感欣慰和骄傲!

公园每天为游客分四次放飞丹顶鹤,并投放鲫瓜子(鲫鱼),丹顶鹤纷纷争相抢食,供游客欣赏拍照。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丹顶鹤也不例外,争抢食物时同样各不相让、叽叽喳喳......

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左边这只丹顶鹤仿佛在说:“你瞅啥”? 右边的人说:“瞅你咋的?”......

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这只丹顶鹤仿佛在说:扎龙欢迎你!

自驾扎龙——打鸟丹顶鹤(文图摄影/闫光伟)

湿地,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就要好好爱护它、保护它。避免建设过程中可能对生态造成的破坏。对已经围垦的湿地必须退田还湿;对于已退化的湿地,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黑龙江省要立足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让湿地公园开发少走弯路,实现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相得益彰。湿地保护,任重而道远 !


闫光伟

2021.10.0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丹顶鹤   齐齐哈尔市   黑钙土   松嫩平原   水禽   黑龙江省   积水   自然保护区   湿地   沼泽   保护区   湖泊   中国   生态系统   生态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