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民族团结基石 共谱和谐发展乐章

铸牢民族团结基石 共谱和谐发展乐章

近年来,康巴什区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大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民族团结的观念已牢牢扎根,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处处绽放。

文化育人 点燃梦想明灯

制作青铜器邮票、模型,作为鄂尔多斯引以为傲的文化符号,康巴什区第二中学与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合作,学生们亲自动手,用欧克泥制作兵器、工具、实用器皿、装饰物品等青铜器,了解和传承鄂尔多斯青铜器文化。此外,学校开发各种研学实践课程、主题教育课程、艺体特色课程,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增进对中华各民族的了解与认同。

铸牢民族团结基石 共谱和谐发展乐章

铸牢民族团结基石 共谱和谐发展乐章

铸牢民族团结基石 共谱和谐发展乐章

铸牢民族团结基石 共谱和谐发展乐章

近年来,康巴什区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构筑起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的宣传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爱我中华的意识根植于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铸牢民族团结基石 共谱和谐发展乐章

为此,康巴什区第二中学、第三小学、民族幼儿园及少年宫等学校和校外机构,纷纷通过活动渗透、美学教育等方式,推动民族团结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扎根在各族青少年心中。

此外,康巴什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发挥社区联动融合作用,依托中华民族重大节日,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和乌兰牧骑进社区、百日消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文体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努力打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乐的和谐环境。

守望相助 团结之花绽放

近日,康巴什区第六小学学生们走进法庭、穿上法袍,在法官的指导下,以寓教于乐的形式现场进行了模拟庭审,通过各角色演绎,更加直观地了解了法院职能和审判的程序。近年来,康巴什区积极打造法制副校长进校园品牌活动,将“法官妈妈”送进校园,为康巴什区11所中小学特别是2所少数民族学校配备法治副校长,开展进校宣讲、模拟庭审等多种形式的宣讲活动,以法治护航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铸牢民族团结基石 共谱和谐发展乐章

铸牢民族团结基石 共谱和谐发展乐章

铸牢民族团结基石 共谱和谐发展乐章

青春山街道是康巴什区少数民族人口聚居最集中的地方,辖区蒙古族学校多,少数民族占全区少数民族人口50%以上,全市首家少数民族法律服务工作站、双语司法所就设在这里。康巴什区根据这一实际,选派通晓蒙汉双语司法所长,打造双语司法所,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基层司法行政业务工作全过程。此外,司法所还打造了双语调解室、双语心理疏导室、双语图书室、双语矫正室,持续增强服务少数民族群众的能力。

铸牢民族团结基石 共谱和谐发展乐章

少数民族法律服务工作站、双语司法所发扬“枫桥经验”,不断规范完善街道、社区两级调委会建设,建成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1个,社区调委会6个,调解员42名。组建了社区法律顾问团6个,全面充实了街道法律服务力量,铸牢了矛盾纠纷化解“第一道防线”。开通少数民族群众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和“云咨询”平台,建立少数民族便民措施,畅通了少数民群众诉求渠道。打造“徐永丽律师调解室”,组织专职律师定期到青春山街道司法所指导调解工作,把群众的矛盾化解在家门口,目前已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法律援助50余起,司法确认10余起,营造了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法治氛围。

同心同向 唱响幸福之歌

铸牢民族团结基石 共谱和谐发展乐章

康新街道悦和社区服务居民近1.96万人,流动人口占比高达99%以上,辖区居住蒙古族、藏族、达斡尔族、回族、满族、羌族、彝族、苗族8个少数民族3016人。社区与高新区管委会、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心及物业管理公司等红色幸福联盟成员积极协调合作,建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党群服务站+楼栋党群服务角+睦邻党群服务点四级党群服务中心组织体系,提高居民议事能力和参与小区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将党建触角延伸至各族群众家门口,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铸牢民族团结基石 共谱和谐发展乐章

铸牢民族团结基石 共谱和谐发展乐章

铸牢民族团结基石 共谱和谐发展乐章

铸牢民族团结基石 共谱和谐发展乐章

今年以来,康巴什区建立“党旗映照石榴红”党建品牌,党建引领创建工作,以政治高度和全局视野认识和把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脉搏”。全区以每个社区的服务管理范围为半径,将服务管理“触角”延伸至基层“神经末梢”,建立“红石榴”城市民族工作社区四级网络,即“红石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红石榴”网格党群服务站+“红石榴”楼栋党群服务角+“红石榴”睦邻党群服务点,画出“红石榴”同心圆,实现“五送五到位”,让全区各个党组织都成为团结服务各族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让基层治理成果惠及各族群众。

此外,康巴什区在鄂尔多斯市党员政治生活馆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实践基地宣传教育作用,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同时,结合当前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全面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图/文:李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蒙古族   鄂尔多斯   党群   青铜器   共同体   法律援助   石榴   基石   乐章   双语   少数民族   法治   中华民族   街道   群众   文化   旅游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