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看北京如何做好城市发展“加减法”

“千年古都正在深刻转型,北京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近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一般制造业企业集中退出工作阶段性完成,区域性市场和区域性物流中心疏解工作今年底基本完成。“减法”也换来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加法”,见缝插绿、留白增绿让城市绿地增加3600公顷,“大城市病”逐步缓解。

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这个第一对于北京而言,无疑是对北京在近年来着力推动城市疏解整治、精准发力治理力大城市病而做出的努力的一种认可。但是,对于这个第一,相信很多人也明白:这一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反而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减法”意味着舍弃。减量发展要求城市发展做好“减法”,因此,近年来,疏解整治、背街小巷治理、违法建设治理等工作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内容,对于不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产业进行舍弃也成为城市发展必然,但是,舍弃多年来形成一定规模的相关产业,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舍弃带来的必然是发展的“阵痛”。面对这种选择之痛,北京毫不犹豫、下定决心,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禁限目录,2015年到2019年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2367家,疏解提升市场、物流中心919个。2018年以来拆违腾退土地1.5万公顷。实现了一般制造业企业集中退出工作阶段性完成,区域性市场和区域性物流中心疏解工作今年底基本完成、新生违法建设、群租房、“散乱污”企业、占道经营基本实现动态清零的成绩。

舍弃预示着转型。“减法”之后,如何利用“舍弃”所换来的发展空间,成为摆在城市决策者面前的一道时代命题。对此,北京通过科学精准谋划,有序推进“留白增绿”、“转型发展”等工作。近年来,“十三五”以来,北京利用腾退土地新增城市绿地3600公顷,新建城市休闲公园190处、新添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460处。北京还积极推动腾退市场转型,以“动批”为例,过去的天和白马市场现在是北矿金融科技大厦,过去的万容市场现在是奇安信集团总部楼宇,过去的四达大厦现在是新动力金科中心,过去的世纪天乐市场现在是北京金融科技中心,如此变身除了“华丽”再无其他词汇可以形容。

转型代表着“加法”。转型,对于北京而言,无疑是新时期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正因如此,近年来,北京在发展中有针对性做好“减法”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四个中心”战略布局,精心谋划做好发展的“加法”,力求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无论是一些老厂房变身文创产业园区、一些批发市场变身金融科技园区,还是越来越多“城市森林”、“口袋公园”出现在居民身边,以及副中心线、怀密线、通密线等市郊铁路通车里成为市民出行新选择,更多市民在城市转型升级中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北京城市发展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痛下决心做好“减法”,坚定信心搞好“加法”,北京用短短数年转型发展助力自己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无论交通秩序还是环境质量都得到进一步提升,“大城市病”得到进一步治理。“十三五”时期,北京建立健全战略留白、减量发展政策机制,实现人口规模、建设规模双控,与此同时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探索形成了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模式。从经历转型期“阵痛”到迎来发展期更多成就和快乐,北京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北京   加减法   城市   减法   加法   阵痛   区域性   阶段性   绿地   制造业   公园   规模   产业   旅游   工作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