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是城市冬夜不能缺少的温暖

近四年来最高级别寒潮预警发布,北京最低温度低至零下13℃,还在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情况如何?12月29日晚,北京市民政局安排部署全市16区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开展集中救助专项行动。(12月30日新京报)

当晚,全市共出动巡视车55台次,参加巡视人员173人,巡查覆盖95个重点点位,发现流浪或露宿人员19人,接回站内救助3人,站外救助16人,现场发放御寒衣物食品31份。据了解,北京市民政局于此前向全市救助机构印发通知,确定2020年11月15日至2021年3月15日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明确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对冬季救助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对于很多城市里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毕竟,对于大多数早起出门或者开车上班、或者乘坐公交地铁通勤的人们来说,对于城市中无数每天“996”忙碌的人们来说,自然不会关注在城市的角落里那些零星游荡甚至躲躲藏藏的流浪乞讨人员。

以笔者的亲身体会为例,由于家与工作单位的距离比较近,所以习惯于每天步行通勤的我,也会经常偶遇一位在马路上被众人“避之不及”的流浪乞讨人员,每日清晨,这位蓬头垢面的中年妇女就会拉着一小推车被子褥子在沿路行走,同时还会在垃圾箱中拣拾一些物品。而有时候下班回家,会看到这位流浪妇女藏进路边的绿化隔离带,在这里过夜。有时遇见大风天、寒潮天,我也会偶然想起,绿化带中的流浪妇女该如何度过这个寒夜。随后,通过与在当地街道的朋友聊天得知,虽然街道办等部门多次要求对其进行救助,但这名妇女总是拒绝去救助站,只接受物品救助,因此,政府部门对于这名流浪妇女也是同情有加、救助有之,但再多也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流浪乞讨现象,是世界上任何城市都无法避免的现象,有些流浪其他人员是由于生活所迫,但也存在一些因为个人原因在外流浪不愿返家的流浪者。因此,如何对待这些流浪者,更是一个城市管理温度的体现,在知乎上,“北京那些流浪汉是如何生活的”这一话题也引发多人讨论。但无论如何,对于城市而言,救助无疑是对待流浪乞讨人员不可缺少的底线。

对于那些流浪在外希望回家的流浪汉,在进行救助站救助的同时,及时联系其住所地,助其平安返乡无疑是最直接的渠道。但是对于很多不愿意回家的流浪汉乞讨人员而言,及时救助无疑是一个城市管理温度的体现。比如在面对极端天气时,及时送上相应救助物品,帮其渡过难关;比如更具疫情防控要求,及时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疫情防护提示;比如加强巡视,及时发现突发疾病等流浪乞讨人员并及时予以人道主义救助,种种这些,都是一个现代化城市对于那些城市角落里生存的流浪群体一种基本的关怀,更是一个城市温度的应及之处。

在这个数十年一遇的寒夜里,及时开展对流浪其他人员的救助,是这个寒冷冬夜里城市温暖的展现,相信这种温暖流浪人员感受得到,相信这种善意两千万市民看得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进路   人员   城市   寒潮   流浪汉   寒夜   政局   流浪者   在外   疫情   北京   全市   冬夜   温度   妇女   温暖   物品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