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发力,让城市更新“面面俱到”

棚户区改造约15万户,511个老旧小区完成综合整治,3500余条背街小巷实现整治提升,301个责任规划师团队入驻参与街区更新改造,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昨天下午,北京市召开“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闻发布会——城市更新专场。“十四五”期间,本市将“里外兼顾”“标本兼治”,通过城市更新推动实现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双提升”。目前,《北京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1-2025年)》正在研究制定。(1月30日北京日报)

回首“十三五”,北京在推进城市更新上不断发力,推动了城市面貌不断“美颜”、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有力提升了市民获得感。而展望“十四五”,北京依然需要再接再厉、多点发力,助力城市更新再上新台阶。

发力“精细化”,用绣花功夫推动城市品质再提升。近年来,“用绣花功夫做好城市治理”是北京城市治理中一直贯穿的理念,无论是背街小巷治理还是老旧小区改造,“精细化”都是治理工作的最高要求,比如在过去五年,北京共对500多条“有路无灯”道路进行治理,为10万件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添加二维码,整治违规户外广告牌匾标识7.6万余块,种种这些都是精细化治理的直接见证。如今,随着301个责任规划师团队入驻15个区县,这些专业力量将在城市风貌设计、绿化微景观设置、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输出”更为科学规范的理念,助力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发力“标准化”,用一流标准推动城市软硬件设施再升级。近年来,在城市治理中,对标一流、推动城市建设标准化也是北京不断深耕的领域。大城市有大城市的风范,首都有首都的气质,如何打造城市建设“北京范”,也是北京面临的时代命题。于是,我们看到了过去五年全市3500多条背街小巷完成环境整治提升任务,规范梳理、入地各类架空线1400多公里,拔除各类线杆近3.5万根的治理成绩。未来,随着高标准打造以天安门地区为核心,以长安街、中轴线及其延长线为统领的首都环境景观体系的深入;随着高标准建设京味古城、现代都会、首善宜居的城市景观环境的深入;随着越织越密的轨道交通网络不断造福市民,首都将呈现出更加“高大上”的风范。

发力“现代化”,用有机更新不断提升市民幸福感。越来越现代化的城市在给居民带来更加美好的享受的同时,也提升了市民对于更加美好生活的期待。近年来,北京聚焦市民诉求,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老城保护、老旧楼房改建、棚户区改造等“三老一改”工作为抓手,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目前,511个小区基本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461个小区成立了业委会或物管会,居民满意度在90%以上。未来,本市将重点聚焦多功能核心区老旧平房(院落)申请式退租和保护性修缮、恢复性修建,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等六类更新项目,不断为市民提供越来越“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不断提升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正是北京在城市治理精细化、现代化等方面不断发力,有力提升了城市有机更新的广度和深度。面向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不断多点发力,城市更新必将“面面俱到”,在持续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不断造福市民!

多点发力,让城市更新“面面俱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多点   背街   棚户区   城市   面面俱到   北京市   小巷   助力   城市建设   北京   风范   首都   品质   市民   小区   未来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