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中国被罚,警钟为谁而鸣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17日消息,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因违反广告法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00万元,处罚日期为10月12日。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经查,当事人为推销新产品,于2021年6月28日委托上海传采广告有限公司(下称“传采公司”)为其设计、制作了“SONY 更多精彩 随心记录 新机将至 2021.07.07 22:00”等表述的互联网广告(下称“涉案广告”)。当事人向传采公司提供了文字、图片等广告素材。2021年6月30日22时,当事人通过其拥有合法使用权的互联网媒介自行发布了涉案广告,并于2021年7月1日9时45分将涉案广告予以删除。

当事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18)第九条第一款第(四)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18)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当事人罚款100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18)第九条第一款第(四)项的内容为:广告不得损害国家的尊严或者利益,泄露国家秘密。

6月30日,索尼中国宣布新机将选在7月7日晚上10点发布,而这正是1937年“七七事变”的发生时间,此举立即引发网民的谴责。随后,索尼中国先后将宣发微博和公众号文章删除并发布道歉微博,

事实上,这并非是索尼第一次搞这种“小动作”,2020年同样是7月7日22时,索尼发布了新的变焦镜头。2019年12月13日,索尼发布了一款新款降噪耳机WI-100XM2,口号是音质“永不妥协”。作为一家日本企业,索尼连续3年的“巧合”,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一切似乎都不是巧合,而是“有意为之”。因此,面对索尼中国的道歉,不仅中国网民不原谅,市场监管部门也及时出手对其顶格罚款,如此处罚对于索尼中国来说,完全是其咎由自取。

事实上,近年来,利用广告等向我们发起“挑衅”的不止是索尼,还包括D&G、H&M等洋品牌,而这些品牌也自然因此付出了相应的代价。比如瑞典服装品牌H&M因造谣“新疆棉”,遭遇中国消费者的集体抵制,如今,无论是实体店还是电商平台,H&M的产品已经消身匿迹。这些足以证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今的中国消费者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认同感更为强烈,我们绝不接受任何挑战中华民族尊严的言行,我们也绝不能容忍跟这些“吃中国的饭、砸中国的锅”的无耻行径。

数据显示,索尼2020年营收近9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066亿元),有很大一部分靠的是中国消费者。如果失去中国消费者的青睐,这家日企恐怕会损失不小。因此,此次顶格处罚索尼,更像是对那些热衷于耍小动作挑衅中国、任性在一些涉及中国国家利益的事情上“越界”的洋品牌敲响了一记警钟: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品牌,自作聪明耍“小动作”挑战中国的国家尊严、挑衅中华儿女的情感底线,我们绝不答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索尼   中国   朝阳区   广告法   北京市   警钟   小动作   新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当事人   巧合   中国消费者   尊严   国家   广告   旅游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