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雾山-诺水河:千年蜀道行,百里红叶妆

光雾山-诺水河:千年蜀道行,百里红叶妆

>>> 讲好自然保护地故事

这是保护地故事发表的第44个作品

作者:黄成龙

插画:魏明格 设计:张也 编辑:黄波

音频:侯越 毛怀国 动效:毛怀国 视频:脚爬客

支持单位: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

视频加载中...



一段“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在米仓山流传千古,而萧何韩信深夜疾行所走的石道就是李白口中“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虽不知青天上有什么美景,但是蜀道盘桓的米仓山,云蒸霞蔚,恍若人间仙境,风景俊秀无比。若是韩信于金秋十月沿着米仓道东归,那他一定会被层林尽染、万山红遍的景色震撼到。


从汉中出发,抵达米仓山最高峰光雾山,继续前行,直到抵达南江县,此间100余公里,崇山峻岭之间,披着一层红色叶林,映衬着溪河瀑潭,必然是荡魂摄魄。


光雾山-诺水河:千年蜀道行,百里红叶妆

光雾山红叶©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



01

中国红叶之乡


萧何追上韩信的地方就是如今的“中国红叶之乡”——巴中市南江县,这里为何敢称为“红叶之乡”?


当然是“背靠大树好乘凉”!这颗大树就是光雾山,作为米仓山主峰,它的海拔达到2507米,丰沛的雨水,温和的气候,使这里森林茂密,郁郁葱葱。


光雾山-诺水河:千年蜀道行,百里红叶妆

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地理区位图©脚爬客


而设立于此的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保护有植物种类达2000余种,米仓山一带植被覆盖率在97%以上,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


光雾山-诺水河:千年蜀道行,百里红叶妆

光雾山茂盛的植被©图虫


其中起源于白垩纪的水青冈为特有树种,被称为植物活化石。


光雾山是世界水青冈属植物的起源和现代分布中心之一,也是国内目前水青冈属植物保存面积最大的地区。


光雾山-诺水河:千年蜀道行,百里红叶妆

水青冈,树形端正,秋叶鲜黄,可栽培用于观赏©脚爬客


此外光雾山红叶还有枫树、椴树、蔷薇科等40多个品种,有手掌状、羽毛状、船形状、针形状等20多种形状,有火红、品红、酒红、褚红、玫瑰红、紫红、金红等10多种颜色


光雾山-诺水河:千年蜀道行,百里红叶妆

常见彩叶对比©脚爬客


每当秋日来临,绵延700余平方公里的山川被染上红色,姹紫嫣红,流光幻彩,称南江县为“中国红叶之乡”,定是当之无愧的!



02

“林”上之林


光雾山红叶之所以美,除了它丰富的色彩、广布的面积外,和它们的分布规律也是有关系的。


千沟万壑、犬牙交错的峰峦让这些攀附其上的红叶拥有了错落的韵味,同样的,攀附于其上的米仓古道也因此坎坷曲折,萧何能够追上韩信,米仓古道可以称为第一大功臣。


光雾山-诺水河:千年蜀道行,百里红叶妆

米仓古道纵贯秦巴山区,联接黄河长江流域,北上三秦而通中原,南下四川以达南方,古称大行道©脚爬客


试想一下,如果是在今日,韩信沿着四通八达、一马平川的大道跑路,早就一溜烟儿的跑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哪里会有后来的韩信点兵,中国的历史都有可能被改写。


米仓古道蜿蜒崎岖,前行艰难,是跟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分不开的,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我国近东西向的昆仑-秦岭-大别山中央造山带与纵贯中国腹部南北向的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康滇地轴巨型造山带近直交的十字形构造带中心,属米仓山造山带


光雾山-诺水河:千年蜀道行,百里红叶妆

米仓山地质构造示意图©脚爬客


公园碳酸盐岩分布面积约876km²,厚达3000m,是喀斯特景观形成的物质基础。由震旦系、寒武系白云岩和灰质白云岩发育而成的镁质喀斯特地貌和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石灰岩发育而成的钙质喀斯特地貌,构成一个完整喀斯特景观系统。


光雾山-诺水河:千年蜀道行,百里红叶妆

峰丛、峰林是较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脚爬客


镁质喀斯特地貌,发育在米仓山穹状杂岩体边缘,因白云岩层向穹状体外倾斜,形成举世罕见的单斜山景观,靠近穹隆处,断裂裂隙发育,常成绝壁陡崖或城墙岩,并发育垂向节理,经溶蚀风化作用,呈为岭脊型金字塔峰丛和峡谷分布。如贾郭山峰丛、燕子岭峰丛、焦家河峡谷、韩溪河谷等。


贾郭山属于岭脊型峰丛,由寒武系碳酸盐岩组成。其是单独的山峰连成带状,断续延伸可达10km,宽数米至数十米,由11座峰丛景观构成,极为壮观震撼!被称为“天然长城”。


光雾山-诺水河:千年蜀道行,百里红叶妆

贾郭山峰丛©图虫


钙质喀斯特地貌,发育在米仓山穹状杂岩体外围,远离穹状体,地层产状逐渐变缓,以至水平,在石灰岩分布区,发育坡立谷、峡谷、洞穴及洞内钙华景观。


如空山天盆、丽江峡谷、万字格石林、诺水河洞穴群和洞穴钙华等景观。


光雾山-诺水河:千年蜀道行,百里红叶妆

空山天盆©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 李仕亮/摄


漫步在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最吸睛的莫过于基部完全相连,顶部为圆锥状或尖锥状的峰丛,园区内峰丛形态各异,石峰峭拔,石笋林立,有的如长剑出鞘,有的如巨臂擎天,有的纤细清秀,有的浑圆丰厚......


光雾山-诺水河:千年蜀道行,百里红叶妆

十八月潭景区分布的峰丛©图虫


当峰丛继续受到溶蚀,发育成为峰林,一座座石山酷似一棵棵巨木,而生长其上的浓绿与艳红,则是光雾山一年四季变化的调色盘,其中韵味,妙不可言。



03

喀斯特大观园


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喀斯特地貌包括地表喀斯特和地下喀斯特。


地表喀斯特主要分布在光雾山园区,有石林、峰丛、孤峰、溶蚀洼地、漏斗、喀斯特峡谷等。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诺水河园区,有溶洞、伏流、地下河等。


光雾山-诺水河:千年蜀道行,百里红叶妆

喀斯特地貌形成示意 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科普系列宣传片©脚爬客


完整而系统的镁质和钙质喀斯特地貌景观共存,地上与地下喀斯特景观争相辉映,堪称世界喀斯特博物馆。


光雾山-诺水河:千年蜀道行,百里红叶妆

喀斯特地貌示意图©脚爬客


沿着米仓古道,向着东南方向,此间90余公里,即抵达诺水河景区,在诺水河两岸,一片96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星罗棋布般存有128个洞穴,达到1.33个每平方千米,洞穴密度堪称世界之最。


光雾山-诺水河:千年蜀道行,百里红叶妆

诺水溶洞风光©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 何嗣猛/摄


各洞穴交错相通,景色层出不穷,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塔林、石幕、石瀑布、石旗、流石坝,石梯田、石萄萄、石珊瑚、边石坝......当真是“入之愈深、而愈见愈奇”,令人眼花缭乱,流连忘返。


光雾山-诺水河:千年蜀道行,百里红叶妆

石钟乳形成示意图©脚爬客


岩石与水,在时间的调和下铸就了地上地下的诗意空间,在光雾山-诺水河的盛美之作上,不吝再添新的光彩。


雄川瀑布长约23.7m,高约3.5m,外形酷似冰川,上面水流如帘,飞花四溅,终年不断,下是无数水潭,潭边由金银色的石幔组成。石瀑布规模宏大,造型优美,令人霞撼。


光雾山-诺水河:千年蜀道行,百里红叶妆

楼房洞(雄川瀑布)©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 何嗣猛/摄


龙湖洞中的亿万鹅管则是以细微之见地,谱写着新的自然奇观的篇章。


鹅管是钟乳石发育过程中最初的造型,自洞顶向下生长,上下大小基本一致,呈空心细玻璃管状。如洞内环境洁净无污染,便常能造就色如白玉、质似凝脂的鹅管。


龙湖洞鹅管单片面积约800㎡,是目前已知的单片面积最大的鹅管群,同时该地质遗迹点也被评为“四川一百个最美拍摄点”之一。


光雾山-诺水河:千年蜀道行,百里红叶妆

亿万鹅管©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 何嗣猛/摄



04

民族的,世界的光雾山-诺水河


白云千载,大河悠悠,一条米仓古道串起了绵延的历史文化、优久的地史长河、奇妙的生物演进、多姿的喀斯特景观,犹如珍珠洒落在斑斓的红叶林中,构成一幅幅充满绝妙色彩的画卷。


2018年4月17日,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204次全会上,光雾山-诺水河地质公园被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萧何月下追韩信当年走过的道路,躲过大雨的岩石,匆匆一瞥的风景,如今已被世人所熟知!


光雾山-诺水河:千年蜀道行,百里红叶妆

香炉映霞©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


时过境迁,全长658公里的西成高铁全面连接了关中平原、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以往遥不可及的蜀道之难,已变成高速坦途。


千年蜀道虽已成为历史,却化作一个文化符号,深深地烙印在华夏民族的记忆中,我们从那里连接彼此,如今,也将携手连接世界!


闲暇时光,不如再去跟着萧何韩信,踏着千年古蜀道,游一游光雾仙境、诺水洞天。





本文版权归属保护地故事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阅读更多自然保护地故事,请关注保护地故事(ID:NRstory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蜀道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   红叶   南江县   青冈   钙质   洞穴   古道   峡谷   中国   百里   景观   地质公园   千年   故事   旅游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