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武当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讲好自然保护地故事

这是保护地故事发表的第19个作品

作者:常珊 设计:魏明格

音频:漓笙 韦星 编辑:二十六

本文共3599字,预计阅读时间14分钟。



在中国,山从来都不只是山,而是文化的载体,武当山尤其如此。它既是武当武术的发源地,也是中国道教的圣山,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武当山地理区位图@脚爬客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汉魏之前就有不少羽客、隐士在武当山隐居修炼。元末明初,道士张三丰于湖北武当山开创武当派,尽管过去了数百年,斗转星移,江湖里依然有他的传说。


01

四大名山皆拱极,五方仙岳共朝宗


武当一词的来源,源于《传记》中记载的“地势雄伟,非玄武不足以当”。武当山在中国的地位,自古就有“四大名山皆拱极,五方仙岳共朝宗”的说法,也就是说,武当山是“五岳之冠”


武当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武当山紫霄宫@拍信创意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位于湖北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东接古城襄阳,西望车城十堰,南依原始森林神农架,北靠高峡平湖丹江口水库。


武当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武当山区位示意图@脚爬客


山上的自然风光以雄为主,兼具“险、幽、秀”的特征。如果你登上这座山,除了心驰神往的名胜风景,你还会发现,点缀于山水间的古老建筑群,竟与一草一木融合那么巧妙;如果你驻足于一石一隅,你会惊叹于这里记载的地质现象,是如此的千奇百怪,将地质历史时期的变动展示在你面前。


武当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与古建筑巧妙融合@拍信创意


武当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主要地质遗迹景点有75处,由五龙宫、南岩、金顶、太子坡四大地质遗迹园区组成,不仅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还向人们展示了山上的地质科学意义,是一座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名胜区


武当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远山叠翠@拍信创意



02

混沌初分有此岩,此岩高耸太和山


武当山是如何形成的?经历了怎样的地质变动?如果你跟着一个地质学家一块游山玩水,你会发现他们会盯着山上露出来的石头左看右看,还会拿出放大镜趴在地上看;更有甚者,还有可能舔一舔。不要奇怪,他们这是在鉴定岩性。


武当山的主体,是由变质岩组成的,还包括部分岩浆岩,属于新元古代武当群(7.8-6.7亿年以前形成)和耀岭河群(6.8-6.3亿年以前形成)。山上出露的变质岩主要为千枚岩﹑板岩、片岩等。变质岩是由地壳中先形成的岩浆岩或沉积岩,在构造运动的影响下,不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使得其成分和结构发生了改变而形成。


变质矿物可反演变质作用时的温压条件、还原原岩成分,从而获得地壳变动的相关信息。武当山上发育的变质岩,记录了近18亿年沧海桑田的变迁,是研究变质岩地貌的天然博物馆,也是研究秦岭褶皱系构造沉积演化最重要的实物标本。


武当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巍峨群峰@liuzr99


在远古时期,华南和华北曾经是两个彼此分离的板块,中间被秦岭洋所隔开。是的,秦岭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华南和华北曾经是两个彼此独立的板块。早古生代时期,两个板块开始拼合、碰撞,分分合合之后,形成了现在的秦岭造山带,武当山是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造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作用下,武当山不断抬升,古老的地层出露至地表,一边记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边诉说漫长的地质历史。


由于受东西向构造控制,武当山的山脉大致呈东西向展布,以海拔约1612米的天柱峰为中心,东部的岩层向东倾斜,西部的岩层向西倾斜,岩层节理发育,构成悬崖峭壁的断层崖地貌。这些断块山峰在在裂隙和节理的地质作用下,形成了“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奇观。


所以,登上天柱峰,环顾四周,七十二峰凌耸九霄,且都俯身颔首,朝向主峰,宛如众星捧月,俨然“万山来朝”,置身云端,仿佛所有尘世烦忧尽消于足下。山的魅力,大抵如此。


武当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天柱峰@拍信创意


以武当山发源地的水系有三条:剑河、东河、九道河。在流水的作用下,沟谷相应深切成涧,泉水汩汩而下、碧水连珠。山为水秀,水为山清,山水相映,使得武当山有“面朝大顶峰千丈,背涌甘泉水一湾”、“涧水绿中声漱玉,岭云白外光浮碧”的传颂。


武当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武当山山水晴明@拍信创意


陡岩岩面经流水进一步侵蚀和差异风化作用下,岩壁的软弱岩层部位形成大小不一的洞穴,洞壁蜿蜒曲折或浅或深,或宽或窄,吞云吐雾。虔诚的人们在这些洞穴中修庙建观,作为供奉神灵的场所,让岩洞和历史文化相符相依、相得益彰。


武当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寺相映@拍信创意



03

金顶承露耀武当 千年文脉水流长


武当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在独特的自然风光下,更显得深邃,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展现的淋漓尽致。联合国专家考斯拉在考察武当山时曾说过,“武当山自然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因为这里融会了古代的智慧历史的建筑自然的美景。对我个人来说,这三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为居住在都市和现代氛围中的人,提供了一个天然、宁静的场所。这次考察使我非常荣幸,而且深受感动”。


武当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武当武术@拍信创意


不一定所有的中国人都会武功,但是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一定知道武当武术。武当武术以“内家功夫”而著称,与少林比肩而齐,公誉为“北崇少林、南尊武当”。 其功法讲究以静制动,阴阳并济,也是当今人们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最佳选择。另外,武当山道教音乐是我国道教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当道乐,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当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武当古建筑@拍信创意


除了武当武术之外,另一个驰名中外的武当文化就是武当山古建筑群。这里的古建筑恢弘壮观,别具匠心,是“皇室家庙”地位显赫的象征。兴建于永乐十年(1412年),经历了六百多年兴衰史


武当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武当古建筑@拍信创意


武当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武当古建筑@拍信创意


武当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武当古建筑@拍信创意


在武当山长达160km建筑线上,自唐至明代共建各种建筑五百多处,大小为楹两万多间。纵观全山整个建筑,荟萃了中国古代建筑法式,集中体现了皇家宫殿的宏伟壮丽,道教的神奇玄妙,园林的幽静典雅,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建筑风格,成功体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1994年12月1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武当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武当古建筑@拍信创意



04

鸟啼隐隐闻天语,鹤影翩翩度晚钟


仙侠剧里,但凡修仙的地方,必有灵兽药草。


武当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飞禽走兽汲取日月之精华,纵情于山水之间。据统计,武当山有鸟类130种,兽类49种昆虫1055种植物758种。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记载的1800多种草药中,武当山有400多种,被誉为“天然药库”。据1985年药用植物普查,全山药材有617种,较名贵的有天麻、七叶一枝花、绞股蓝、何首乌、灵芝等。


武当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天然药库@脚爬客


武当山的植物景观具有寺观园林的特征,高险中蕴含玄妙,庄重中富有清幽,是中华大地的名山代表之一。山上有许多古树,或形态怪异,或老态龙钟,或苍郁挺拔,其中在南岩老虎岩前的银杏,树龄约600年以上,胸径1.35米,高逾20米,被誉为“武当银杏之王”。


武当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丰富的植被@拍信创意


在武当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豆腐沟村高楼庄,一株年龄有2300多岁的七叶树,树高30余米,胸径112公分,树冠覆盖1000多平方米,直到现在还长得枝繁叶茂而显得郁郁葱葱。


传说这株七叶树就是战国时期完璧归赵主人公蔺相如的小儿子蔺冕所植,当时蔺冕还曾执行完璧归赵“从者”的重要使命。这事被当地明姓家谱记录下来,丰富了史记上不曾记载的一些细节故事,揭开笼罩在完璧归赵上的厚厚历史迷雾。


武当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七叶古树@武当山


山上的部分植物是武当山特有的,如榔梅,具有观赏价值的同时,还有许多动人的传说,代代相传,赋予了武当山神秘的色彩。


武当山上的原生植被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合林次生林为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林地间各色花朵点缀在不同生境之上,赋予了武当山独特的底蕴。清明时节,杜鹃遍开,万紫千红;仲夏之夜,野海棠花满沟谷,清香四溢;深秋之际,红叶满园,姹紫斑斓;腊冬之时,冰封雪盖,玉树琼花。这里有山的烂漫,有水的柔情,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难怪古代时期武当山一直是上古神仙飞升之地,也难怪自古以来的隐士,都寄情于此。



05

长生之决绝如何?道充德盛即良图


修仙长生自古就是很多皇帝梦寐以求的事情,明朝的几代皇帝都在追寻张三丰的足迹,希望能求得灵丹妙药。然而道家人物闲云野鹤,逍遥快乐,无欲无求,因此避而不见。


武当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武当山香炉@拍信创意


就在永乐皇帝求而不得正要发难于寻访者之时,张三丰寄诗皇上,以免为难寻访者。诗里写到“皇帝寻我问金丹,祖师留下长生诀。长生之决绝如何?道充德盛即良图”;“敢把微言劳圣听,澄心寡欲是长生”。意思就是说,长生诀是什么?老子的《道德经》就是一个答案。《道德经》里记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教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仙境。因而求道不在于功利,而在清心寡欲,让心性纯净如清澈的泉水一般,思虑淡化得如空中的云彩一般。


武当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拍信创意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因压力大而感到焦虑的时候,不如学习一下张三丰的道家思想,撇去浮华,遵从本心;因加班而身心疲惫的时候,不如登高远望,再来一段太极。


所以,一起去爬山吗?




本文版权归属保护地故事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阅读更多自然保护地故事,请关注保护地故事(ID:NRstory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武当山   东西向   天柱   秦岭   名山   道教   变质岩   完璧归赵   岩层   创意   风景名胜   武术   地质   古建筑   故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