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不仅有黄土高原、一半还是水乡


说起陕西,很多年以前,人们对陕西的想象是地处黄土高原,男人们头上裹着白羊肚手巾,唱着信天游……


30年前有一首流行歌曲很火: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大风从坡上刮过

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

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还有一首歌这样唱到:

我低头向山谷,追踪流失的岁月

风沙茫茫山谷,不见我的童年,

大雁听过我的歌,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一遍又一遍,

窑洞里留下我的梦,信天游带走我情……


有山谷、有风沙、有窑洞、有山丹丹花,这些元素组合到一起,被认为就是描写陕西的陕北。

陕西不仅有黄土高原、一半还是水乡

在很常一段时间,外界人对陕西人的心中的形象就是头上包着一个白羊肚手巾……


不错,这就是陕西,但是这只是陕西的陕北,这是过去,这是以前的陕北。时代在进步,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由于陕西省跨度大,即使陕西本地人,也未必了解陕西。今天我来介绍一下如今的陕西。


陕西不仅有黄土高原、一半还是水乡

陕西省,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现为西北地区工农业最发达的省份。陕西总面积20.5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953万。陕西是中华民族及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西周、秦、汉、唐等14个政权在陕西建都。

陕西英文名称为:Shaanxi、而山西为Shanxi。

陕西是秦始皇在这里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陕西是能源大省,是文化大省,也是科技大省。也是文物大省,经常说:陕西的黄土埋皇上。

陕西一半在塞上、一半在南方

打开陕西地图,你就会发现,陕西的地图像一个兵马俑。陕西是一个南北狭长的穿越秦岭的省份。


陕西不仅有黄土高原、一半还是水乡

陕西分为:陕北和关中、陕南。

关中是平原地带,因为地处在西面的大散关、东面的潼关、南面的武关、北面的金锁关这四关之内,所以叫“关中”,自古是兵家之争之地。

关中平原被称为“八百里秦川”,是陕西的粮仓,盛产小麦和玉米。陕西的省会西安就位于关中平原。

从关中平原穿越秦岭,在秦岭以南,有商洛、安康三个市。从地理学角度来说,这三个市属于南方地区。三个市都产茶叶。


陕西不仅有黄土高原、一半还是水乡


汉中 汉中市地处中国版图地理几何中心,属中国西南地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界秦岭主脊, 南界大巴山主脊,与四川省广元市、巴中市毗连,东与陕西省安康市相接,西与甘肃省陇南市接壤。

1954年,四川省通江县碑坝区划归陕西省南郑县。1957年,四川省旺苍县三道乡划归陕西省黎坪中心区,由此可见汉中和四川是接壤的。

汉中北有秦岭、南有大巴山脉两大屏障,寒流不易侵入,潮湿气流不易北上,气候温和湿润、干湿有度。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区 ,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汉中中部为汉中盆地。汉中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粮仓,是鱼米之乡。有中华聚宝盆”之美誉,生活在秦岭南麓汉中盆地的“秦岭四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这四种珍稀动物,一直被誉为“汉中四宝”。

汉中的森林覆盖率为52%,林草的植被率达60%,这在中国也是不多见的。汉中市的河流均属长江流域汉中境内有汉江、嘉陵江等567条河流,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是真正的水乡。

汉中的茶叶汉中仙毫非常有名。汉中主产大米,主要种植水果是桔子。

我们再来说说安康。安康市地处祖国内陆腹地,陕西省东南部,居川、陕、鄂、渝交接部, 南依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东与湖北省的郧县、郧西县接壤。

东南与湖北省的竹溪县、竹山县毗邻,南接重庆市的巫溪县,西南与重庆市的城口县、四川省的万源市相接,地处汉水中游的安康,居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秦陇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接壤处,特殊的地域赋予了安康极具个性的奇丽文化的同时,又使这块文化更富多元性和包容性。


陕西不仅有黄土高原、一半还是水乡

安康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安康素有“秦巴万宝山”、“中药材摇篮”和“天然生物基金库”的美誉。


陕西不仅有黄土高原、一半还是水乡

蚕桑生产是安康传统经营项目,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年生产蚕种能力50~60万张,居中国之首,85%的蚕种来源于当地。


陕西不仅有黄土高原、一半还是水乡

安康岚皋300多年前的古梯田,至今还种水稻。

安康位于陕西省最南部,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由西向东横贯其中,非常适宜于茶树的生长,是全国重点茶区之一。

安康茶树栽培历史悠久,历史上安康茶叶统称“陕青茶”,长期占居西北茶叶消费市场。2010年,安康市茶园面积达到43万亩,茶叶产量达到8800吨,实现产值近10亿元。富硒是陕西安康茶的最大特色,安康是全国两个富硒地区之一。

安康还生产一种水果叫杨梅。

陕南的另一个市叫商洛, 商洛在陕西省东南部,东与河南省 南阳市、灵宝市、卢氏、 西峡、 淅川等县交界;东南与湖北省郧县、 郧西县相邻;

北部气候属暖温带,南部气候属亚 热带。由于受到冬夏季风和 青藏高原环流的影响,加上秦岭整个山脉对南方暖湿气流的阻挡作用,所以商洛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商洛又是全国有名的“天然药库”。中草药种类1119种,

商洛文化独具特色,承秦文化之刚阳,蓄楚文化之柔美。商洛同样出产茶叶。

商洛古为“秦楚咽喉”,是长安通往东南诸地和其他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

羊和煤矿石油共存的陕北

陕北榆林位于中国陕西省的最北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西邻甘肃、宁夏,北连内蒙古,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

陕北古时候离匈奴最近,常受匈奴骚扰。故称塞外或者塞上。

榆林分为风沙草滩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状低山丘陵区三大类。榆林市是中国日照高值区之一,在陕西省,日照时间最长。

榆林市全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分别占全省总量的86.2%、43.4%、99.9%和100%。

平均每平方公里地下蕴藏着622万吨煤、1.4万吨石油、1亿立方米天然气、1.4亿吨岩盐。资源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


陕西不仅有黄土高原、一半还是水乡

位于陕西榆林横山区驼燕沟村的无定河万亩稻田。想不到吧!


陕西不仅有黄土高原、一半还是水乡


煤 炭预测6940亿吨,探明储量1500亿吨。全市有54%的地下含煤,约占全国储量的五分之一。天然气预测资源量4.18万亿立方米,已探明气田4个,探明储量1.18万亿立方米;

石油预测资源量6亿吨,探明储量3.6亿吨;岩盐预测资源量6万亿吨,探明储量8857亿吨,约占全国岩盐总量的26%,湖盐探明储量1794万吨。此外,还有比较丰富的煤层气、高岭土、铝土矿、石灰岩、石英砂等资源。

榆林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下拥有10亿元的地下财富,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占全国1/3。每平方米土地下平均蕴藏着6吨煤、140立方米天然气、40吨盐、115公斤油。


陕西不仅有黄土高原、一半还是水乡


榆林市统万城是中国境内唯一一座匈奴人修建的都城遗址。

煤炭:预测6940亿吨,探明储量1500亿吨。榆林市有54%的地下含煤,约占全国储量的五分之一。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大多数都很熟悉。位于 黄土高原的中南部,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是真正的黄土高原。

黄河在延安市延川县眼岔寺乡马家骞村入区境,自北而南沿东界流经延长县安河、罗子山、南河沟,在宜川县猴儿川口出境,长183千米。在宜川县城东48千米处,黄河由200-300米宽收缩到50米,突然跌入34米深的壶形峡谷,形似巨壶沸腾,十分壮观,称之为宜川壶口瀑布。

延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三黄一圣”(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革命圣地)享誉中外。

延安市境内石油地质储量4.30亿吨,储油面积1325.5平方千米;探明储量1.93亿吨,面积502.5平方千米。

石油产区伴生有天然气,分布在富县葫芦河上游及直罗和南川、甘泉王坪、安塞、吴旗等地,已控制油气区30多平方千米,储量33亿立方米。

中国第一口油井就是延安延长油矿,从1905年成立延长石油官厂以来,迄今已有一个世纪之多的历史。

八百里秦川并不是尘土飞扬

陕西的省会城市西安坐落在关中平原的中心,南依秦岭,北临渭河,在西安的西边是宝鸡市,称为“西府”。东边是渭南市,成为“东府”。宝鸡别称陈仓、雍城,暗渡陈仓这个成语就出自宝鸡。“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

姜太公钓鱼这个成语也出自宝鸡,宝鸡是周秦王朝发祥地。《封神演义》就是说的西周宝鸡的宝鸡的故事。

渭南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因在渭河之南而得名。有“省垣首辅”“形胜甲于三秦”的美誉。中华民族“华夏”之称即来源于渭南,渭南是中原地区通往陕西的咽喉要道。

东濒黄河与河东古邑运城、陕州故地三门峡、帝尧都邑临汾相毗邻,西与千年帝都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革命圣地延安、铜川接壤。


陕西不仅有黄土高原、一半还是水乡

渭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又称“华夏”即源于渭南:“华”即华山,“夏”指“夏阳”特指横亘于这区间的狭长地域。由这里产生的文明即就是“华夏文明”,因此渭南也有“华夏之根”的称谓。

西安是关中的“白菜心”

“中国”一词来自陕西

1963年出土于宝鸡贾村塬的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它的铭文中就出现了最早的“中国”二字。


陕西不仅有黄土高原、一半还是水乡

何尊的铭文大意是:武王攻克商朝首都后,举行了一个隆重的仪式向上天报告:“我现在占有了中国,准备把它当做自己的家,并且统治那里的民众”。

陕西不仅有黄土高原、一半还是水乡

中、国二字都是象形文字。“中”本义是大旗,是商朝人为召集他们的部队和民众用的标志。由于这面旗帜总是在中间,所以就衍生出了“中央、中心”之义。

“国”的口表示人,下面的横杠表示土地,还有人拿着戈保卫。为了更安全,还要在四周筑上围墙。所以国,就是有围墙围起来的,有人守卫的一个居民点。


陕西不仅有黄土高原、一半还是水乡


中国的大地原地在陕西咸阳市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


陕西不仅有黄土高原、一半还是水乡

国家授时中心在地处西安临潼,这里承担着我国标准时间的产生、保持任务,并采用多种手段与国际时间保持同步,同时这里拥有一支时频领域的科研队伍。

国家授时中心授时部地处陕西省蒲城县城西 ,北京时间从这里发出。

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陕西省延安,在黄帝死后的几千年里,历代祭祀黄帝的活动从未中断。从虞、夏、商、周到秦、汉、隋、唐、宋、元、明、清,除了有的时段将黄帝同时作为“天神”、“帝王”祭祀外,都无一例外地将黄帝作为祖先祭祀。

陕西人不全爱吃面

都说陕西人爱吃面,这是不了解陕西,在陕北,人们爱吃羊肉,在陕南,以大米为主食,只有八百里秦川的人喜欢吃面,而且吃了新花样,面食种类有几百种。

陕南种植水稻,陕北种植小米。陕北以杂粮而出名,各种豆类应有尽有。陕北的种植的荞麦也面积也非常大。

在4000年前的陕北神木石峁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家山羊

由于陕北坡沟深,适合养羊,所以陕北的羊多,羊肉无膻味,肉质细嫩,深受陕北人民的喜爱。炖羊肉、蒸碗羊羔肉、.红烧羊腿肉、.什锦羊肉、炒锅炖羊排、浓汁羊排、清炖羊腩、羊腿片、羊杂碎,羊肉饸饹等等……


陕西不仅有黄土高原、一半还是水乡


一只羊的生命是完整的,即使它被放在碗里,除了它的毛发,从头到脚,从内到外,都逃不过陕北人的烹饪技术。有人说,没有一只羊能活着离开陕北,这是真的。

陕南人的饮食,有这么一句话:“无鱼不成筵”。无论是高雅的餐厅,还是普通百姓的农家饭堂,每餐必食鱼,鱼已经成为食客味蕾中的珍馐。


陕西不仅有黄土高原、一半还是水乡

汉江的鱼


陕南人喜欢吃鱼,一定要是汉江水里长大的鱼。汉江,源于陕西省汉中宁强县,止于湖北省武汉。在陕西境内流经692公里后, 丹江口急转弯汤汤北上 。陕南溪流纵横,网状交织,这些溪流,清澈亮丽,姿态各异,或宽或窄,上下交织;105种鱼生活于此。

陕南鱼肉嫩味美老少皆宜,不吃鱼你就别去陕南,不吃米饭,你也别去陕南。

关中人因为出产小麦,因此也爱吃面。但是面食在关中地区被神奇的创造出几十种吃法。即使在关中,西府和东府的吃法也不尽相同。西府的面食做得最好,最著名的要算岐山臊子面。就算臊子面在西府也分为多种流派。


陕西不仅有黄土高原、一半还是水乡

西府的擀面皮也是非常有名的,如今已经卖到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西安人喜欢吃羊肉泡馍,渭南人喜欢吃水盆羊肉。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尽管陕北和陕南不出产小麦,生活习惯也和关中地区不同,但是在陕西,不管是陕北还是陕南和关中,全省人民都爱吃凉皮。在陕北也能吃上凉皮,陕北人也爱吃凉皮,还发明了洋芋凉皮。陕北的凉皮有时候会在上面放一勺猪肝。

陕南有汉中米皮和汉中热面皮,安康有一种凉皮叫"蒸面”,安康人的一天是从一碗蒸面开始的。

陕北、陕南、关中风俗截然不同

由于陕西地形南北跨度长,从陕南汉中到到陕北的榆林,就有1000多公里。即使在本省的 也会有有人会有陕南的人人终生没有没有去过陕北,陕北的人没有去过陕南。三个地方风俗习惯、饮食文化、说话口音也不尽相同。

陕北人个高、雄伟,个性豪爽,喜欢喝酒,说话声音大。陕南人女人玲珑苗条,陕南人说话声音轻柔,关中人说话直接,音节简短。陕南到陕北,一般人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陕北人喜好喝酒,如果你不能喝酒,你就别去陕北.。陕北人人喝酒是你不能想象的,如果有五六个人吃饭,他们会带一箱白酒,放在墙角。


陕西不仅有黄土高原、一半还是水乡

没错,是一箱酒而不是一瓶酒。开席每人先敬客人3杯酒酒……席间可能还要唱歌助兴。他们一般认为,客人没有醉,就是把客人没有招呼好!

陕南人也喜欢喝酒,但是他们动作幅度小,他们双手毕恭毕敬的给你端一杯酒,你实在找不出理由回绝他们。陕南人就连给你发一根烟也是双手毕恭毕敬的捧上,让你感到受宠若惊。

陕南人不仅爱喝酒,在农村还有人用包谷烧白酒,这是地地道道的纯粮食酒,度数极高,略带一点甜味。在陕南,一些女性的酒量也是很惊人的。

关中人也喜欢喝酒,但是酒量根本比不过陕北人和陕南人。


陕西不仅有黄土高原、一半还是水乡

安康

陕南人有洁癖,喜欢修房子,外墙涮得很洁白,看上去很美。他们喜欢在门前种花,把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即使门外堆放的柴禾,也码的整整齐齐,像用尺子量过的一样。

影响历史发展的10个陕西名人

在历史上陕西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中有一些名人对历史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下面让我们来认识几个吧:


1、姬昌:周文王,岐山人。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武王之父。

2、秦穆公:宝鸡凤翔县人。春秋时期政治家,秦国第九位国君(前659年-前62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秦德公少子。

3、刘彻:汉武帝,西安人。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4、杨坚:隋文帝,华阴市人。隋朝开国皇帝,政绩卓著。

5、王翦:富平县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

6、郭子仪:渭南人。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


7、张骞:汉中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8、李自成:榆林米脂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陕西不仅有黄土高原、一半还是水乡

9、颜真卿:西安人,唐朝名臣、书法家。

10、孙思邈:铜川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如今陕北是最富裕的地方

几年前曾经有几个段子陕北人在西安买房:陕北某人给老乡打电话问他干什么?老乡回答说在西安看商品房呢。他随口说给我也捎两套。

还有说一陕北人来到西安一售楼部,售楼小姐看来人衣着不是很精致,就很是心不在焉,结果来说:这一栋我全要了……

也不知是真是假,反正如今的陕北的确是最富裕的地方。榆林的神木和府谷,多年蝉联全国经济百强县。

如今的陕北正在也不是风沙茫茫满天飞的陕北了,经过多年的沙土治理,绿化,如今的陕北很少看到沙漠了,放眼望去全是绿。

从山野绿了到百姓腰包鼓了,从摆脱贫困、全面小康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孕育着勃勃生机的黄土地,在新时代展开一幅更加绚丽的画卷。

这既是陕西,发展中的陕西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黄土高原   陕西   陕南   商洛   关中   秦岭   陕北   渭南   榆林   汉中   宝鸡   安康   陕西省   储量   水乡   中国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