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坊风格独树一帜的杨氏大祠,见证了杨家一段光宗耀祖的爱国历史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藤田镇温坊村,是一个弘农杨氏家族聚居的大村。村里有数千人丁,加上外迁的后裔,总共有数万人丁。温坊杨氏在上个世纪30年代末,动工修建杨氏大祠。

时值国家危难之际,民族存亡之秋。南昌沦陷日寇之手,南昌乡村师范学校被迫迁往吉安办学。温坊杨氏深明大义,主动腾出杨氏大祠,邀请南昌乡村师范学校来温坊办学。


门坊风格独树一帜的杨氏大祠,见证了杨家一段光宗耀祖的爱国历史

杨氏大祠关西夫子匾额,由此可见他们是杨震的后代。

根据《永丰县教育志》记载,1943年秋天,南昌乡村师范学校正式入驻温坊杨氏大祠。南昌乡村师范学校为了满足办学需求,对温坊杨氏大祠进行了装修改造。

1944年,温坊杨氏大祠装修改造工程竣工。杨氏大祠的楼板等内部装修,大多是南昌乡村师范学校所建。杨氏大祠堂的门坊,也是南昌乡村师范学校所建。

门坊风格独树一帜的杨氏大祠,见证了杨家一段光宗耀祖的爱国历史

传统的中式祠堂门坊,拍摄于温坊村贤伯公祠。

杨氏大祠堂的门坊风格独树一帜,跟中国传统的祠堂门坊大相径庭。我这些年游历江西各地,见过了数百座祠堂,从来没有见过杨氏大祠堂这种风格的门坊。

在我看来,杨氏大祠堂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一是因为物以稀为贵。这种风格的门坊少见,所以才有文物价值。二是因为爱国,爱国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所以有文物价值。

门坊风格独树一帜的杨氏大祠,见证了杨家一段光宗耀祖的爱国历史

杨氏大祠门坊,风格与众不同。

杨氏大祠经历了90多年的风风雨雨,还曾经是温坊小学校址。最近几年,杨氏大祠由于年代久远,出现了屋顶漏水的情况,已经有了成为危房的迹象。

杨氏族人开会讨论,有了拆掉老祠堂,在原址重建新祠堂的动议。温坊杨氏人丁兴旺,我丝毫不怀疑杨家有把新祠堂修得富丽堂皇的能力。

我有一言:“请杨氏贤达考虑一下,是否可以效仿岭南王氏大祠修旧如旧的方法,对杨氏大祠进行修缮。”

门坊风格独树一帜的杨氏大祠,见证了杨家一段光宗耀祖的爱国历史

岭南王氏大祠,2017年被江西省级地方志评为著名古祠堂。

岭南王氏大祠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藤田镇岭南村,它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有120多年的历史。打日本的时候,岭南王氏深明大义,邀请江西国立第十三中学到王氏大祠办学。

1946年,江西国立第十三中学回到南昌办学。学校为了感谢岭南王氏的爱国精神,在1946年给王氏大祠敬赠“泽荫槐庭”匾额一块。这块匾额被王氏家族视为荣耀,至今仍保存完好。

门坊风格独树一帜的杨氏大祠,见证了杨家一段光宗耀祖的爱国历史

泽荫槐庭匾额,此乃王氏家族的骄傲。

2018年,王氏大祠因为年久失修成为危房。王氏大祠的损坏程度,远超杨氏大祠的损坏程度。王氏族人筹款170多万,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王氏大祠进行修缮。

2020年,王氏大祠修缮工程竣工。2021年元月2日,王氏家族举行大祠堂修缮工程竣工典礼。各界友好人士,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王氏宗亲,齐聚王氏大祠参加竣工典礼。

门坊风格独树一帜的杨氏大祠,见证了杨家一段光宗耀祖的爱国历史

杨氏大祠内部情况,损坏并不严重。

我指着泽荫槐庭匾额,给他们讲述王氏家族支持打日本的爱国历史。我认为,爱国事迹是光宗耀祖的行为。我在讲解的时候,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若是温坊杨氏对杨氏大祠进行修缮,日后依然可以指着门坊,对后代儿孙讲述承办南昌乡村师范学校的爱国历史。此事肯定可以让后代儿孙,感受到光宗耀祖的荣耀。

王某人微言轻,言尽于此。此事说不说在我,听不听在各位杨氏贤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爱国   吉安市   永丰县   贤达   风格   荣耀   江西省   光宗耀祖   匾额   南昌   祠堂   师范学校   江西   岭南   乡村   见证   家族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