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作协的作家从事新媒体写作,他们的文章为什么无人问津?

王某不才,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氏。王某从事新媒体写作九年,累计在新媒体发表文章3000多篇,累计发表600多万字,累计阅读量突破2亿次。王某在新媒体网络征文累计获奖100多次,其中获得10000元奖金2次,5000元奖金4次,3000元奖金6次,1000元及千元以下奖金100多次。

王某的朋友圈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多白丁”。我的朋友圈里面,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吉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永丰县作家协会会员,还有教授、公务员、教师、医生、企事业单位人员、农民、手工业者,商人。

江西省作协的作家从事新媒体写作,他们的文章为什么无人问津?

王某的几位作家朋友,也曾经尝试从事新媒体写作。他们都是著作等身的才子才女,他们的文章经常见载于权威报刊。有的人还出书立说,是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这些作家的文章发表在新媒体平台,结果是无人问津,阅读量寥寥无几。

同样尴尬的局面,也发生在王某身上。王某曾经两次参加作家协会举办的征文活动,结果连个安慰奖都没有得到。在新媒体领域拿奖拿到手软的王某,参加作家协会举办的线下征文活动,结果为何如此尴尬呢?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网文和传统文学的风格大相径庭。我有一位文友曾经打比方对我说:“你一个参加街舞比赛经常拿奖的选手,非要跑去参加民族舞比赛,能得奖才怪呢。

江西省作协的作家从事新媒体写作,他们的文章为什么无人问津?

新媒体文章的读者大部分是普罗大众,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文化水平不高,太过高雅深奥的文章对他们没有吸引力。打个比方,现在抖音上流行的歌曲,大多数是《学喵叫》之类的口水歌,庙堂雅乐在抖音上根本就没有生存之地。

同样的道理,新媒体读者更喜欢阅读通俗性、趣味性的杂文,根本就没兴趣阅读可登大雅之堂的论文。通俗易懂的流水账文章,更能迎合新媒体读者的口味。权威性、学术性、文学性很高的文章,在新媒体平台也没有生存空间。

笔者有一个朋友是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他也曾经从事新媒体文章写作。我和朋友曾经就同一个题材,一人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新媒体平台。朋友的文章洋洋洒洒数千言,阅读量没过500次。我的流水账文章1200个字,阅读量2万多。

江西省作协的作家从事新媒体写作,他们的文章为什么无人问津?

文学圈的朋友们评价我和朋友的文章,都说朋友的文章写得比我好,我也承认朋友的文章比我的文章好很多。问题的关键是,自古以来都是“曲高和寡”,这就像是庙堂之乐无人问津,花儿山歌却广为传唱一样。

陕西师范大学的于赓哲教授是我的偶像,他在央视《百家讲坛》的讲座,我是每集必看。于赓哲教授出版的著作我也买了几本,并且是诚心拜读。我发现于赓哲教授也曾经在新媒体发表文章,但是无人问津,阅读量寥寥无几。

江西省作协的作家从事新媒体写作,他们的文章为什么无人问津?

究其原因,不是因为于赓哲教授的文章不好,而是因为于赓哲教授的文章太好了。碎片化阅读的新媒体读者,接受不了这么高雅深奥的文章。他们宁愿读我写的流水账杂文,也不愿读于教授的《唐代疾病、医疗史初探》。

新媒体文章和作家们的文章,一俗一雅,泾渭分明。这个世界上还是俗人更多,俗人读俗文是大势所趋。江西省作家协会的作家们,就像于赓哲教授一样,习惯于写高雅深奥的文章。他们不愿意放下身段,去写迎合新媒体读者的俗文。于是乎,能登大雅之堂的作家们,在自媒体领域就无人问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江西省   无人问津   吉安市   永丰县   作家   媒体   作协   文章   协会会员   流水账   深奥   高雅   奖金   教授   读者   朋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