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年,有哪些名校没落了,有哪些高校越来越风光?

1、引子

又到了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

到底选哪个学校?选哪个专业?很多高三毕业生根本就是一头雾水。有的人说一定要填最热门的专业。但是问题来了,热门专业会一直热门吗?

我们的社会一直在发展,这个世界也一直在变化,可能10年前热门的专业10年之后就变冷门了。

其实每个人,在自己30-50年的职业生涯里,肯定要遇到几次周期,你会遇到行业上升期,一切形势大好,赚钱数到手软;你也会突然遭遇行业整体萎靡期,风口过去了,说不行就不行了。

所以,没有哪个专业一定能够保证千秋万世一统江湖。

如果我们囿于3、5年的时光,可能看不清形势,但是放在10年、20年的时间尺度上,我们就能看出,哪些行业没落了,哪些行业风光了。与之对应,哪些高校没落了,哪些高校越来越风光,这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2、过去20年各大高校各省平均分数线变化趋势

那么,怎么看出过去20年中国高校的变化大势呢?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表,统计了2001年和2017年全国各大高校录取平均分对比。这个图真的是一目了然,尤其是那些陡峭的黑线都指向哪个学校,太直观了。

过去的20年,有哪些名校没落了,有哪些高校越来越风光?


还有一个排名版,分别比较了2001年,2012年,和2017年各大高校全国各省录取平均分数线的变化情况。

过去的20年,有哪些名校没落了,有哪些高校越来越风光?


通过上面这2个图的对比,咱们可以直观看出,过去20年,哪些学校录取分数线在直线下滑,哪些学校录取分数线在直线拉升,哪些下滑得比较多,哪些提升得比较多。

这个图有点太大了,咱们拆分成理工科和文科2个吧。

过去的20年,有哪些名校没落了,有哪些高校越来越风光?


过去的20年,有哪些名校没落了,有哪些高校越来越风光?


下面咱们就总结一下吧。

当然,这里面还是要说明一下,现在大家公认的清北华五人,其实这20年来变化不大。这里面看起来中科大的黑线有点陡,但其实是因为2017年把北大、复旦和上海交大的医学部加了进来,等于凭空多了几个学校,排除这些因素,清北华五人的录取分数线排名,基本上没有变化。

然后,我们可以看出,最陡的黑线都集中在哪些学校呢?

3、过去20年风光不再的外国语言类高校,源于外企没落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外交学院。

过去的20年,有哪些名校没落了,有哪些高校越来越风光?


这所学校在2001年的录取分数线,曾经比肩清北,但是如今已经大幅落后于大多数985名校。实际上这2年外交学院的录取分数线还在下降。

外交学院的录取分数线为啥会下降这么多呢?

其实不独外交学院,所有名字里带有外国语的高校,这20年来都逐渐褪去了曾经的光环。

大家看最陡峭的黑线,基本上都集中在北京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广州外语外贸大学这几个学校。除了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也是从曾经的录取分数线第11名,降到了近30名。

外语类高校的地位逐渐下降,是这20年中国高校最大的变化。而这背后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什么呢?

很简单,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外企入驻,到1990年代和21世纪初,中国最好的就业岗位是外企,那个时候只要读了外语专业,就很容易进外企,拿高薪。所以外语类院校在2000年左右,录取分数线达到了顶峰。

过去的20年,有哪些名校没落了,有哪些高校越来越风光?


有那么20年,进外企就等于走上人生巅峰的观念深入人心。

记得我2003年到武汉上大学,家乐福在洪山广场新开了一家店,周围的同学都专门去看个新鲜。不夸张得说,那个时候外企在我们眼中的形象就是光鲜亮丽,就是高大上。毕业的时候,什么宝洁、联合利华这些快消类外企的管培生,都是热门岗位,武大毕业生也是抢破了头往里挤啊。

在2008年之前,大学生理想雇主调查,外企一直都名列前茅。

过去的20年,有哪些名校没落了,有哪些高校越来越风光?


然而好景不长,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外企在中国的好日子彻底过去了。

10年过去了,以阿里、腾讯和华为为代表的民族企业已经崛起。外企再也不是曾经光鲜亮丽的代名词。

如今如果你再问大家毕业了最想去哪里工作?互联网大厂才是如今高大上的代名词。曾经在国内风光一时的外企,则开始纷纷从中国撤出。

随着时光的流逝,外企在中国的地位更是一年不如一年。

回想起这个过程,也真让人唏嘘,果然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外企在中国的神话和破灭,差不多就是30年。

4、财经类院校成为新贵,源于金融行业崛起

外企没落的同时,最近10年国内高薪产业越来越集中在互联网和金融方面。

因此,和外语类院校越来越没落相比,那些以计算机和金融为王牌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吃香。

中国的高校里面,没有单独开始计算机专业为主的院校。所以,那些因为计算机专业越来越热门而受益的高校,大多数都是早就名声显赫的理工类综合高校,比如华科,比如北航,这一点咱们下面再说。

但中国以财经为主的高校比较多,它们也就成为了过去10年地位蹿升最快的高校群。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上海财经大学。

最近几年,上海财经大学的毕业生平均年薪屡屡排进全国所有高校前列。

过去的20年,有哪些名校没落了,有哪些高校越来越风光?


上财的毕业生为什么能够拿高薪?因为这是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年代。

如今就业市场上所有的热门行业,统统离不开金融。就不说证券相关,银行相关,就算是互联网行业,大多数也离不开融资、收购,这一切资本运作,都离不开金融行业。

比如前不久很火的瑞幸咖啡,表面上看它是卖咖啡的,实际上它就是一个资本游戏。要想玩转资本游戏,你就必须懂金融。

在这个时代,金融行业的优势简直太大了。事实上,如今市场上新兴产业,没有任何一个和金融业脱得了干系。

我们看上财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平均薪酬,就可以明白这一点。

过去的20年,有哪些名校没落了,有哪些高校越来越风光?


所以,上财成为过去20年平均录取分数线提升最高的学校之一,它也是排名靠前的高校里面,红线拉升趋势最为明显的那一个。

过去的20年,有哪些名校没落了,有哪些高校越来越风光?


除了上财,北京的央财,武汉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重庆的西南财经大学,这一票财经类高校,统统都是录取分数线拉升明显的高校群体。

6、哪些综合类985名校最落寞?哪些985高校地位在提升?

好了,上面说的这些学校基本上都是小而精高校。

无论是外语类院校,还是财经类院校,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专攻某个方向,在这个专业方面做到行业顶尖,但不是那种综合类院校。

其实这种专业方向特点比较突出的高校,最容易被时代影响,曾经外语类院校风光,现在财经类院校吃香,这都是因为时代变化导致。

相比之下,综合类高校,也就是大多数985高校受到时代变化因素影响就比较小,因为综合类院校专业门类齐全,这个专业凉了,别的专业又起来了,它总能吃到时代红利。

但是985高校又回受到另外一个因素影响。

咱们看,过去20年,哪些985高校分数线越来越下降呢?最陡峭的2所来自天津的2个985,南开和天大,跌落非常明显。尤其是天津大学,从2001年录取分数线排名20名左右,直线跌落到了2017年的37名,扣除前面赞说的几个医学部因素,天津大学也跌落了15名。

记得在我高考那年,南开的名气几乎是齐名于清华北大,如今确实有所下滑了。

在知乎上有个问题,问的是“南开为什么没落了?”

过去的20年,有哪些名校没落了,有哪些高校越来越风光?


这个问题有300多个回答,超过111万人浏览。应该可以说,这些年来南开的逐渐没落,算是社会上的某种共识了。

为什么是天津的985最受影响?其实这也不是孤立现象。最近20年整个北方的985名校,名气都在下滑,录取分数线也都在下降。

首都北京,除了清北地位稳得一批,北航、北理工由于计算机太过于热门赶上了好时候,其它的,不管是北师大,北邮等高校,基本上都在下滑。

,其它北方省份的985,最突出的是辽宁的大连理工,山东的山大,吉林的吉大,甘肃的兰大,都是录取分数线下滑最多的高校。

为何最近20年,北方的985名校名气都在下降呢?背后离不开经济形势的变化。最近10年全国经济最大的变化,就是南方省份GDP越来越高,排名越来越高,而北方省份的GDP则一言难尽,曾经长期占据中国GDP前10名,甚至是前5名的辽宁省,如今已跌落10名之外好几年了。更可怕的是,辽宁和天津,都出现了GDP挤水分的过程。

总之,最近10年北方省份的经济发展一言难尽啊。

985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当地财政支持啊。20年下来,北方省份985学校财政支持力度越来越不如南方省份,结果就一目了然了。

那么,这20年排名上升比较明显的985学校有哪些呢?

不好意思,红线上升趋势最明显的就是湖北的武大和华科,然后湖南的中南大学。尤其是湖北的双子星,经过2000年的合并之后,逐渐做大做强。

不过严格说起来,武大其实算是收复失地。毕竟80年代的武大,就已经是全国前十左右水平,只不过后来90年代湖北省经济越来越糟糕,拖累了湖北的2所学校。这些年来武大只不过是在找回曾经的位置。

而华科的上升势头其实更加瞩目。当然,前面咱们说了,这20年来以华科、北航为代表的理工类高校之所以崛起势头明显,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吃了计算机专业的红利。

这些年来,受益于计算机和通讯行业的强势,华科校友几乎占领了深圳的腾讯和华为某些部门,这些都让华科的分数线直线上升。

当然,更主要的靠财政支持。

大家看2019年教育部直属高校预算情况

过去的20年,有哪些名校没落了,有哪些高校越来越风光?


当然,这里面的预算主要是教育部财政拨款,各省的财政支持力度并没有完全反映出。但也可以看出,北方省份的985学校,普遍不如南方省份的985学校。

因此,归根到底,主要还是钱的事儿啊。

也正是因为南方省份财政支持力度远远高于北方省份,使得南方省份985高校,在这20年逐渐拉开了和北方省份兄弟院校的差距。

为什么现在老在提“华东五校”?它们成为清北之外中国高校第二档次,很大的原因就是江浙沪有钱啊,特别是浙江省给浙大砸下百亿资金,上海交大也从上海得到了很大支持。这些学校的财政预算,远远超过其它省份。

至于长三角之外的南方省份,广东省给中山大学的支持,四川省给川大的支持,湖南省给中南大学的支持,也都特别给力,因此中南大学和川大,都属于最近20年分数线提升明显的高校。

说来说去,还是离不开钱啊。

毕竟,教育本身就是靠不断投入。任何名校,想要保持自己的地位,就需要源源不断砸钱。一旦砸钱力度下降,长期来看整体实力肯定会下滑。

下一个20年,中国高校又会是谁家欢喜谁家愁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名校   南开   高校   黑线   分数线   外企   中国   省份   年来   地位   风光   院校   金融   学校   行业   旅游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