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7年变迁,哪些高校暗自欢喜,哪些高校很受伤?

咱们继续来说这个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事儿啊。

前面咱们说了啊,目前软科的中国大学排名,算是目前社会结构方面对这个中国大学排名比较被大家接受的一个。

至于原因,前面咱们也提了,就是软科的评价体系比较公开透明。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7年变迁,哪些高校暗自欢喜,哪些高校很受伤?

它一共有人才培养、科研、师资等9个不同的子项目,然后每个子项目下面又有若干评价维度,然后按照每个评价项目进行打分。

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在软科的官网上,仔细研究一下这些指标体系的所有打分项目。比如学科水平,分为学科规模、学科实力(就是最近常常说的双一流学科)、学科精度3个方面;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7年变迁,哪些高校暗自欢喜,哪些高校很受伤?

人才培养又分为新生质量、培养条件、培养改革、在学成果、培养成果等7个方面。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7年变迁,哪些高校暗自欢喜,哪些高校很受伤?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7年变迁,哪些高校暗自欢喜,哪些高校很受伤?

可以说设计得非常细致。

这种打分模式大家都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所以相对来说还算比较客观。

当然软科的这些打分标准,有的大家都还比较接受,有的也有一些争议。比如生源质量这方面,这个大家都比较认同。比如这个生源质量,就是完全看新生的高考分数情况,哪个学校招生生源最好,大家都清楚,肯定没啥问题。

咱们看从2015年开始,软科就进行了这种排名,当年清华的生源质量最好,其次是北大,然后是复旦交大,这个没有争议。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7年变迁,哪些高校暗自欢喜,哪些高校很受伤?

但是有些指标呢,就值得商榷了。比如这个“服务社会”这一项,每个大学的得分情况差别比较大。比如2021年的排名,清华在这个项目得分37,北大只有12,中科大居然只有0.8......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7年变迁,哪些高校暗自欢喜,哪些高校很受伤?

这个得分确实有点让人看不懂。按说同样是高水平的大学,不至于会在这个方面差距这么大吧?

但是咱们仔细看软科的“社会服务”这个分解指标,似乎看上去设计得也很合理。主要就是某所大学在这一年度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7年变迁,哪些高校暗自欢喜,哪些高校很受伤?

可能中科大过去一年在技术转让方面确实比较少?所以得分就低了。

但不管怎么说,软科的这个排名呢,总体而言还算比较靠谱。

软科是从2015年开始第一次对中国大学进行排名,所以今天咱们就看看,这过去的7年,有哪些高校的排名一直在提升,有哪些高校的排名又一直在下滑。

这一定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咱们先来看2015年的情况。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7年变迁,哪些高校暗自欢喜,哪些高校很受伤?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7年变迁,哪些高校暗自欢喜,哪些高校很受伤?

2015年中国高校前十分别是:清华、北大、浙大、交大、复旦、中科大、南大、哈工、东南和华科。11-20则是:中山、北航、同济、川大、武大、南开、西交、大连理工、天大和山大。

从2015年到今年,软科的中国大学排名一共发布了7次。咱们也不要对比每一次的排名,这样太累,咱们就对比2015年、2018年和2021年这3年的排名情况,看看这些大学的排名变化。

之所以除了开头的2015年,和末尾的2021年,中间选择了2018年,是因为刚好2018年是这7年当中的第4个年头,刚好在正中间。

咱们看2018年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7年变迁,哪些高校暗自欢喜,哪些高校很受伤?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7年变迁,哪些高校暗自欢喜,哪些高校很受伤?

然后2021年的排名前面大家都看了,这里就不放图了。

好了,接下来咱们就要对比研究这3个年份,软科中国大学的排名变迁情况了,看看哪些大学的排名是一直在提升,又有哪些大学的排名一直在下滑呢?

首先这个前7名一直没有发生变化。一直都是清华+华东五校,其中清北的头两名位置也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清华作为中国最著名大学的名头始终没有丢过。

除了清华,北大、浙大和交大也一直停留在2、3、4的位置上,也没有发生过变化。其它3所大学的名次有轻微变化,具体如下:

复旦大学 5→5→6

中科大 6→6→7

南京大学 7→7→5

当然,这前面7所高校的位置,总的来说还是比较为外界公认。

除了这7所,还有一个高校的排名也一直很稳固,就是华科 9→8→8,华科是除了清北华五之外,唯一一个始终稳居前十的大学。

看得出来,软科对华科也一直情有独钟啊。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7年变迁,哪些高校暗自欢喜,哪些高校很受伤?

那么有哪些大学的排名一直在提升呢?主要有这么几所:武大、西交、北师大、人大、北理工、中南、西北工大、兰大等

这几所高校在软科发布的这7年排名名单当中,一直稳步上升,而且位置越来越靠前。其中

武大 14→12→9

西安交大 17→16→10

北师大24→20→13

人大26→30→18

武大从之前5年一直徘徊在前十名之外,最近2年都稳居第9,屈居同城小老弟华科之下,但是能稳定在前十以内,说明武大这两年的品牌形象立住了。

北师大和人大则是软科排名蹿升最明显的2个高校,其中北师大从24名升至13名,几乎提升了一倍,至于人大能够升到如今排名18,已经算是软科非常给面子了,毕竟大家都知道,软科的这种排名体系,对于人大这种以人文学科为主的高校实在是太不友好了。

其它排名提升比较明显的还有

北理工 25→21→19

中南大学 28→26→23

西北工业 38→29→25

兰州大学 51→57→39

这里面西北工大和兰大这两个西北地区的难兄难弟值得说一下。包括西北地区高校扛把子西交的排名也从曾经的17名升到10名了,这说明这两年西北地区的高校发展环境在改善。

尤其是兰大,大家都知道,前些年来,兰大被挖空的新闻在互联网上不绝于耳。因为西北地区的环境实在太差了,既留不住老师,也吸引不了优秀学子,所以兰大自从90年代以后的发展确实有点堪忧。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7年变迁,哪些高校暗自欢喜,哪些高校很受伤?

但是最近两年兰大似乎开始反弹了,软科的排名方面,兰大也从曾经最低到57名,如今回升到39名了。虽说这个排名依然对不住兰大曾经在80年代的赫赫声名,但总算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几家欢喜几家愁。这些年来有的大学软科排名一直在上升,自然也有些大学的排名逐渐在下滑。

这里咱们先说说北航和同济。因为北航同济的收分是清北华五之外最高。这两所学校在软科的排名还好,只下滑了3名,变化幅度不大。

北航 12→15→15

同济 13→11→16

前面咱们也说了,因为北航和同济的学科种类比较少,所以虽然生源很好,但是在软科的排名不会太好。但它们不算排名下滑的代表。

真正排名下滑幅度比较大的代表学校有东南、南开、大连理工、天大和华南理工。

这里面东南大学的排名下滑幅度是最大的那一个。从曾经的第9名下滑到如今的17名,和上面的北师大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上升了近一倍,一个是下滑了近一倍。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7年变迁,哪些高校暗自欢喜,哪些高校很受伤?

东南大学 9→12→17

然后北方三强南开、天大和大连理工这些年的排名下滑也比较厉害。

南开大学 16→15→20

大连理工 18→23→28

天津大学 19→18→22

尤其是南开,在90年代南开在北方地区和清北其名,但是在最近几年南开的品牌形象下滑很大,之前的文章里面咱们就提过这个事儿,南开的录取分数线,从曾经高居前10,到后来已经落后到20名左右了。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7年变迁,哪些高校暗自欢喜,哪些高校很受伤?


另外还有一个华南理工,在软科的排名下滑幅度也有点大。

华南理工 22→19→27

好了,情况就基本上介绍到这里。

不管软科的排名是否科学,但是软科的排名标准肯定没怎么变,也就是说这个坐标系比较稳定,因此按照这个排名标准来衡量,来看看哪些大学排名上升了,哪些大学排名下滑了,应该还是有一定借鉴意义。

从中我们应该也可以看出,最近7年,到底哪些大学的实力在提升,品牌形象在改善,哪些大学的发展又遇到了一些问题,品牌形象在恶化。

总的来说,从软科的排名来看,如果我们只关注前20名左右的高校的话,清北华五和华科比较稳固,始终稳居前十;武大、西交、北师大在提升;东南、南开则是在下滑。

大家觉得怎么样?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西北地区   中国   同济   南开   高校   大学排名   北航   清华   生源   北师大   学科   人大   情况   项目   旅游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