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你还会和父母说心里话吗?

这个暑假,你和父母相处得如何呢?

前几天,朋友甜甜跟我说,迫不及待地想开学,想早点去工作,早点离开这个家。

我有些诧异,她说:“不想跟父母待在一起,每天待在家里都很压抑”。

接着,她给我列举了在家跟父母交流的对话。

比如说:

“妈,这是啥东西?”

“这都不知道,你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爸,我觉得您的教育方式有些不妥。”

“我知道我们不配做你的父母。”

“妈,我想吃这个。”

“都那么胖了还吃,小心以后没人要。”

……

甜甜表示父母一点都不会说话,似乎她每说一句话,就要被贬低到尘埃里去。

即使她提的要求,父母都一一满足了,但父母的话就像一刀深深地插在她心里,让她疼得喘不过气来。

所以,甜甜开始变得越来越沉默了,也不再和父母说心里话了。

因为,她发现有些事情无法改变的时候,发现自己也只不过是个普通人的时候,沉默就变成了最好的面对方式。

长大后,你还会和父母说心里话吗?

你是为什么不跟父母倾诉心事的呢?

我从前不愿跟父母说心里话,是因为说了一句话,可能要解释十句话。

时间转眼到大四,所有人都在人生的赛道上狂奔,我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那天,普通话测试中心通知说因为疫情要推迟测试的时间。

我有些焦虑,因为很快就要认定教师资格证了。

当妈妈询问我:“你教师资格证书拿到了吗?”

我烦躁解释道:“要认定才可以拿证的。”

妈妈疑惑地问:“那不就是没考过?”

我有些火大,沉默不语。

妈妈又接着问:“我看人家都有,怎么就你没有?”

这时,我不耐烦回道:“说了你也不懂。”

她有些委屈,“你不跟我说,我怎么会懂?”

然后悻悻离开了。

妈妈转身的瞬间,我是有愧疚,但也没当回事。

因为,解释很麻烦的。

后来,偶然看见她在刷手机资讯,大数据自动推荐都是教师资格证流程、做好这些你才能拿证这一类的话题。

我问她,看这些问题做什么。

“你什么都不跟我说,我只能自己了解了。”妈妈理所当然、满不在乎地说道。

原来我不愿意花时间解释的事情,她只能浪费更多的时间,独自在这庞大的信息里苦苦寻找。

乐乐也不愿跟父母说心里话,她习惯了“报喜不报忧”。

她说,跟父母说了也不过多份担心罢了。

“妈,别担心,我在学校过得很好!”

乐乐每次和妈妈通话,都只分享趣事,就怕说到不开心的事,自己会想哭……

上大学后,她学会了在电话这头和妈妈“撒谎”,不再和妈妈说生病了。

无论多难受也自己撑着,和妈妈说“你放心,我很好”。

她说:“我实在难以想象,如果把这些不好的事说给最在意的人听,她会难受到什么地步。”

大一的时候,乐乐出现抑郁的情况,她没跟爸妈说一句难受,也不敢让身边的同学,发现自己的异常。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乐乐即使更加孤独了,也只能自己开导自己。

自己一个人去看医生,自己一个人偷偷吃药,难受时只能自己抹眼泪。

她开始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慢慢变得开心起来。

当时的她以为自己厉害得很,是独当一面的大人了,沉浸在自我感动中。

长大后,你还会和父母说心里话吗?

后来,某次回家妈妈不小心看到她藏在书包的药时,妈妈先是生气、心疼,而后是害怕。

“你怎么什么都不跟我说,你要是出事了,我怎么办才好啊……”妈妈的眼泪像不值钱似的往下掉。

乐乐小声嘟囔着:“这不是过去了吗?,而且我现在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妈妈大声反驳:“如果当时你告诉我,起码我能带你去看医生,带你去外面玩,说不定恢复得更快。”

乐乐有些无奈,但也立即明白了妈妈想证明自己的价值,也在证明自己的爱意。

不跟父母说心里话的原因,有很多。

或许我们和父母之间有代沟,确实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

或许是“说了你也不明白”,说一句就要解释十句的疲惫。

或许是我们习惯了“报喜不报忧”,说了也不过多份担心罢了……

但父母仍是我们最亲密的人,不可否定他们的爱,哪怕他们不知道如何去表达。

对于父母来说,或许“正是因为不懂,才要你说”,或许“因为你什么都不说,才更担心”……

跟父母聊聊生活的不如意,相信他们能给你自己最赤诚的爱意和最无私的帮助。

所以,从一刻开始,多跟他们说说心里话话吧,悲喜都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父母   爱意   资格证   早点   难受   沉默   担心   眼泪   事情   小心   习惯   妈妈   方式   教师   时间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