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出行带什么?这套旅行装备让你成为古代最强背包客

作为一个幸福的现代人,带上手机身份证就能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在古代,出门旅行可不能说走就走,一路上暑雨祁寒山高水长,一定要准备好装备防身。


古人出行带什么?这套旅行装备让你成为古代最强背包客


古代出行再艰难也挡不住大家的步伐,前有秦始皇巡游天下、孔夫子周游列国,后有李太白漫步人间、徐霞客踏遍山河。是什么助他们登山涉水、过府冲州?他们的出行装备,与我们现代人有何不同呢?


出行穿什么


在古代,大部分人出行都靠一双腿。古代徒步旅行需要哪些装备呢?首先要解决的是“穿什么”的问题。郊游爱好者陆游曾说过:“忆昔轻装万里行,水邮山驿不论程”,这说明户外出游穿衣最重要的就是要轻便舒适,简简单单。


古人出行带什么?这套旅行装备让你成为古代最强背包客


不过,户外出行雨天是不可避免的。打伞当然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古代的雨伞可不像今天这样可以折叠,不仅不易携带撑着也不方便赶路。苏轼在定风波中写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语就点明了雨天步行的重要装备:蓑衣


古人出行带什么?这套旅行装备让你成为古代最强背包客


古诗文中常提到的蓑衣就是最早的“雨衣”,一直沿用至今,大朋友们可能还有见过。除了衣服,鞋子也是出行重要装备之一。古代人鞋子精贵得很,出行时遇上下雨天古人宁愿选择光脚走路或者穿草鞋。


古人出行带什么?这套旅行装备让你成为古代最强背包客


赤足易受伤、草鞋易磨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著名“虐山”大神,南北朝诗人谢灵运,以数十年的山水阅历发明的“谢公屐”,受到古代登山旅行爱好者的追捧。就连诗仙李白也曾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谢公屐”堪称古代出行“潮鞋”了。


古人出行带什么?这套旅行装备让你成为古代最强背包客


行李装什么


还记得电影《倩女幽魂》中宁采臣和聂小倩在树林相遇时,背著的那个双肩竹背包吗?它的学名叫“游山器”,是宋代时的流行品。全身都由竹子编成,坚固、轻巧,方便携带日用品和其它登山用品,例如干粮、酒水、换洗衣物。


古人出行带什么?这套旅行装备让你成为古代最强背包客


虽然出行一路上都有美食少不了,但古人出门旅行还是习惯随身携带食物以防万一。徐霞客包中装有胡饼、笋脯、茶叶等食物和酒水,以及烹饪美食所需的调料和器具。


古人出行带什么?这套旅行装备让你成为古代最强背包客


除了吃的和喝的之类的生活用品,他们随身的行李还有蜡烛、茶叶、棋子、折叠棋盘和中药等。“熟艾、大黄、芒硝、甘草、干姜、蜀椒”这些中药,都是“居家旅行必备良药”,大多有芳香开窍、除秽杀虫的作用。


古人出行带什么?这套旅行装备让你成为古代最强背包客


还有一个东西很重要,那就是“虎子”,也就是夜壶。因为古代客栈很少有独立卫生间,必须自带夜壶。除以上物品,还可根据个人需要选择携带:笔墨纸砚、酒器、茶盏、斧子、锄头、刀子、油筒等。


古人出行带什么?这套旅行装备让你成为古代最强背包客


路上坐什么


远途旅行一路靠走不现实,许多古人也会选择乘车出行。其中有耐力持久的骡车,适合长途旅行且有一定速度要求的。此外,如果怕颠簸“晕车”,可以选择以稳著称的“太平车”。这种车比较笨重,以牛牵挽,每天行程不超过30里。我们最常见的“马或马车”,都是有一定身份和经济实力人群的选择。


古人出行带什么?这套旅行装备让你成为古代最强背包客


不过,古人只要能走水路,就算绕远道也在所不惜。为什么呢?坐车颠簸、翻山越岭危险,水路要惬意多了。到了隋唐时期,大运河开通连接南北,明代船服务也越来越普遍。


古人出行带什么?这套旅行装备让你成为古代最强背包客


古人旅行很少独行,一般都会携带家奴,或找志同道合的友人结伴而行,一路上提行李住宿甚至作画写诗什么的也有个照应。家境富裕的会选择雇上几艘游船,带上行李和家仆一路游山玩水,免受旅途艰辛。


古人出行带什么?这套旅行装备让你成为古代最强背包客


以上就是古人出行的主要装备啦,可以看到出门要带的东西还是非常多的,很多装备也比不上现代的便捷耐用。不知道屏幕前的你喜欢背包旅行吗?你出行一般会带什么呢?有什么出行好物推荐吗?期待你在评论区种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中宁   杀虫   古人   夜壶   古代   装备   旅行   蓑衣   草鞋   酒水   水路   颠簸   现代人   行李   最强   路上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