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角八大碗


片角八大碗


片角八大碗


片角镇位置金沙江畔,立秋凉不来,处暑暑还在,属干热河谷地带,山峰连绵,河箐纵横,是山坝参半的典型地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雨水丰饶,花果顺季而熟,物产富赡,主产稻谷、玉米、花生、绿豆、甘蔗、烤烟、黄豆等,党的富民政策使片角发生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变化,衣食住行都告别了以往的寒酸,变得像模像样、春风满荡,社会经济的发展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让人倍加爱恋这方水土。


片角八大碗


片角八大碗


片角人信奉“人勤地不懒”、“饿着懒人,冷着闲人”的俗世乡谚,吃苦耐劳,淌汗苦拼,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着美好的家园。片角民风醇朴,乡俚友睦,人情善美,特别好客和礼贤,从乡村待客饮食可见一斑。每逢家有喜事,结婚迎娶、嫁女出门、建盖竖房等,“有朋自远方来”,家家户户都用八大碗来款待四方宾客。

片角八大碗


片角八大碗


第一道是酥肉,肉为瘦肉,切成小坨状,和进小粉,再打进鸡蛋拌匀,于油锅煎炸。酥肉色泽金黄,肉质滑嫩,酥松爽口,无论干吃还是煮吃,口味俱佳,人人都爱吃。


片角八大碗


第二道是小炒,把里脊肉切碎,用葱或蒜或酸萝卜丝、酸芹菜做料,经猛火翻炒,滋啦啦倒入钵中,香气丝丝缕缕,袅袅婷婷,滋味也是一绝,非常可口。


片角八大碗


片角八大碗

第三道是鸡肉,以本地土鸡肉为主,剁成坨状,如果煮吃,切上腊肉翻炒,再放上清水、蘑菇猛煮,出锅前放少许草果面,提味提鲜。如果炒吃,则放上干辣椒、味精、酱油、料酒等,色泽油亮,骨里透香,香而不腻。


片角八大碗


片角八大碗


片角八大碗


第四道是鱼肉,多为酸辣鱼,先把鱼肉煎黄,配以葱葱、花椒、芫荪、姜丝、蒜瓣、味精、酱油、酸菜、辣子面等作料烹制而成,酸辣适中,麻香绵绵,味道鲜美,香气浓郁,引人食欲猛增。


片角八大碗


片角八大碗


片角八大碗

第五道是蒸肉,带骨的肉坨,配以茴香面,放于木甑子里,经怒火蒸透,风味别致,特别适宜老人和小孩的胃口。


片角八大碗

片角八大碗

第六道是黑皮肥坨坨,又叫墩墩肉,三鲜肉的皮用烧锅烙尽碎毛,洗净,切成麻将坨,抹上一层蜂蜜之类的甜物,放进锅里汆熟,用蘸水打着吃,嚼在口中油水四溢,这道菜在五荒六月尤其受人欢迎,解馋而又过瘾。


片角八大碗


第七道是香碗,香碗肉是指猪里脊肉或净瘦肉配以作料穿衣下油锅炸熟,待客时切成冷片,碗底盛上白水炸熟白嫩鲜净的萝卜或白菜片,其上覆以八片香碗肉,八个客人每人一片,嗅其清香,让人垂涎欲滴。



片角八大碗


片角八大碗


第八道是豆腐,一种是豆腐坨,白生生净灵灵的,打油辣子蘸水吃,清甜爽口,很是开胃。一种是豆腐丝,先把豆腐块晾晒干,再用油炸至脆黄,切成拇指长的条状,吃起也是清新舒畅,妙不可言,越吃越想吃,吃了不上火。


片角八大碗


片角八大碗


以上所说,就是片角镇待客的“八大碗”,琳琅满目,色香味俱佳,多是传统风味的一些菜数,味道适应了本地气候干热、地气爆燥、腹内生火、食欲不振、吃食味重的特点。

如今,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片角的日子越发的富足和充裕,八大碗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需要,于是,聪明好客的片角人又在八大碗的基础上,相继进行衍生和创造出十大碗或十四碗,增加了香喷喷而勾人馋涎的烤鸭、润如玉而温婉凝脂的凉菜(以凉粉、卷粉为主)、甜如糖而绵甜适中的八宝粥、色泽悦目乳香扑鼻的乳扇、晶莹粒润嘎嘣脆香的花生米、甘甜沁心齿舌生津的糯米饭、汤圆等,味道上进行了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协调,切合了如今生活好了饮食不只求糊口饱腹、大鱼大肉吃腻追求的是风味的需求。


片角八大碗


片角八大碗



片角镇的八大碗,无论怎样衍变,片角人都遵循不夸富、不奢侈的乡俚良俗,而是用俭而不奢、富而不侈的礼数来款待四方宾朋,无不尽礼尽情。八大碗是片角的名片,是片角人的“脸面”,它独特的风味,回味无穷,常引得人发出“肚子撑破了,嘴里还想吃”的赞叹,这声声赞叹促使片角的厨子们越发注重厨艺的更大提高,让舌尖上的片角知名度更高了。


片角八大碗


作者:龙天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大碗   切成   作料   翻炒   辣子   爽口   好客   瘦肉   鱼肉   水土   味精   酱油   风味   豆腐   味道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