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三川中洲手工业

回眸三川中洲手工业

冷碧

1396年,即明朝洪武二十九年,北胜州设澜沧卫(今永胜县),置屯,并施行“寓兵于农”,以“十百户伍”屯田于中洲,随着“军屯”“民屯”“商屯”人口的增多,其住房就得沿“沙洲”而建,渐形成村落。经年累月之后,为便利屯田军民就地“摆摊以易物”,后形成了“中洲市”,且订“寅、午、戍”之日赶集。


回眸三川中洲手工业


中洲,是永胜“边屯文化”的富集地,其手工业多以边地简单工具为主,依靠手工劳动,从事小规模生产的工业。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初,始终与农业融为一体,属于农民副业性质的家庭手工业。农民把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作为原料进行加工,或者制造某些劳动工具和日用器皿。其产品除满足自己的需要外,多余的予以出售。


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永胜中洲的手工业,只是少许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个体手工业,其特点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使用私有的生产资料经营,一般不雇用工人或只雇用做辅助性工作的助手和学徒,并以本人的手工劳动为生活的主要来源。


回眸三川中洲手工业


1949年以后,永胜手工业者走上了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手工业得到了振兴。而中洲手工业属于典型的农民副业性质的家庭手工业,多在“整顿”中“停业”,从业者较多的走上了“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以“集体经营”。1982年,农村土地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集体为主的手工业再次转为“个私经营”。一部分传统的手工业,得到发扬并有所创新。一部分传统的手工业,随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变迁,己被其他新兴工业及其制品取代,“作坊式”手工业不得不退出历史的舞台。


笔者以“对话永胜中洲曾经的一些手工业”为题,目的是找寻手工业曾经为中洲过去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所需提供了哪些服务。


一、传统作坊


(一)酿酒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含一定浓度酒类的过程。中洲的作坊酿酒,主要是白酒,多以含淀粉物质为原料,如高粱、玉米、大麦、小麦、大米、碗豆等,其酿造过程大体分为两步。首先是用米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将淀粉分解成糖类,称为糖化过程;第二步由酵母菌再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其工艺流程:煮料——摊晾——加酒曲——发酵——蒸酒——接酒(酒质控制)——勾兑——灌装。装甑时应按照“稳、准、细、匀、薄、平”的原则进行操作;装甑蒸汽应按照“两小一大”的原则进行操作;流酒时蒸汽应按照“中酒流酒,大气追尾”的原则进行操作。白酒的酒精含量一般控制在60度左右。


传统的蒸酒,在锅庄上置一口大生铁锅,加入适量水和麦草(作隔垫)及猪骨(去异味),内置个土陶罐(密闭式的,用于酒液较多的酒料)或木质蒸茏(开放式,用于干酒料,须在蒸隔上铺一层麦杆,以防酒料下漏),加盖后在锅庄内加带火的灶灰将大铁锅内水煮沸并使笼内有水蒸汽溢出,加入发酵完全的酒料,装好集酒器及引流管(一般是竹子的),在笼上放置一口生铁尖底锅,并用沙布或毛巾沿周围密封,在笼顶铁锅内加入冷水,并随时更换以保持低水温,继续蒸煮出酒。


回眸三川中洲手工业


蒸馏过程中,酒液流出,最先馏出的酒精浓度在80%以上,谓之“酒头”,慢慢下降,酒精浓度在20%~40%称“酒尾”。有经验的酿酒师,在接酒时可以“酒花”的大小程度来判别“酒头”和“酒尾”。若品酒,则在酒味出现微酸时分装,以区别酒质。大约以50度左右为界,50度以上和以下的酒,分别装罐,密封、备用。


为使酒质均匀一致,迎合消费者口味,必须进行调兑,将不同酒精浓度,分次蒸馏,以及年份,作不同比例进行勾兑,求其色﹑香﹑味上的均衡,然后进行灌装存放(多为6个月),使新酒辛辣味,经过老熟(让酒体成熟),去除糟味而改善口感。


回眸三川中洲手工业


在中洲,酿酒作坊从明初至清中期,多以玉米、小麦酿制白酒。清末时,酿酒作坊除用玉米、小麦外,还用高粱酿制白酒。到了民国,酿酒作坊有所增加。新中国成立后,酒类实行专卖,除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国家商业加工少量白酒外,全部由外调供应。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在全国掀起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中洲各村在芮官山山麓一带“改天换地”向荒山要耕地,改造乱石山为“梯田”近200余亩,并种植了“台糖”系列甘蔗。在粮食紧张、白酒供应紧缺的双重压力下,各生产队利用甘蔗榨糖的渣皮进行酿酒,当时称甘蔗渣酒,又称“甜渣子酒”,按户籍人口多少实行分配。


目前,中洲酿酒坊具有百年历史的,仅有上街村冷氏1户,至今已是四代相传。第四代传人冷健夫妇,仍以酿酒为业,并在原有的酿酒方法上,吸收先进技术购置环保厨具,从原来只能酿造苞谷白酒的单一酒类上,发展到今能酿制出高粱、青稞、糯米、苦荞等多品种酒,能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


中洲,近10年步入私营酿酒行业者,仅有王松林、陈文华2户。


(二)土陶

1962年以后,中洲的土陶器生产建立起来并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一项新兴产业。


中洲下街村第九生产队的胡奎,曾是永胜陶瓷厂的骨干技术员工,因家中父母年迈和儿女幼小,他的妻子在家难以维系,他只好选择了退职回家务农。鉴于他熟悉陶器生产的技术和操作,在他的倡导下,以集体方式建起了一座2仓的陶窑。当年就为第九生产队增加经济收入2000余元。


回眸三川中洲手工业


到1964年,第九、第十两个生产队合作经营。生产队长唐元奎负责生产经营工作。将原来的一座2仓陶窑扩建到5仓,聘请在永胜陶瓷厂当过工人并有技术专长的李彦清、刘维汉、黄中位等人参与土陶厂制陶,并不断改进、创新品种的规格与样式,把好各个环节质量关。经过整改培训,近10名员工能上车盘独立操作,为扩大生产打下了稳定的基础。


回眸三川中洲手工业


1966年8月,中洲大队副业联队成立,土陶器生产归并副业队经营管理。之后扩大了生产规模,作业人员增加到20余人。联队主任邓良瑛、会计李琳先亲自到千里之外的红河州建水县的一家陶器厂参观、学习。随后派技术熟练、责任心强的李彦清到该厂学习3个月。李彦清回来后,新建了一座有9仓连成一线的陶窑,陶窑上面盖了所能覆盖整个窑子的大瓦房,对窑子的结构、设施、仓门、观火洞等,都作了较大改进。唐元奎请示主管农业的副县长赵子荣,反映了中洲陶罐生产的情况,征得同意,引进了1台多功能的脚踏辘轱机(可制作各种式样、大小不等的模型样品),使陶产品的生产速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当年纯收入均达2万元以上。截止1982年,纯收入合计达348万元。


回眸三川中洲手工业


中洲生产出来陶制品,品种齐全、工艺精细、外观华美、经久耐用。产品出炉后,正品全部由供销社统购出售,次品由联队修补后在市场上降价销售。其产品不但销往省内各地,还远销印度、缅甸等。


回眸三川中洲手工业


中洲的陶产品种类,凡家庭所需,无所不包。有大口径可淹肉300斤、盛酒(水)50至100斤的大中型陶缸,中、小口径酒缸;泡制各种蔬菜的大中、小型濮水坛(又称泡菜坛);大、中型茶罐药罐;中、小型小口径的油坛;可做辣参、肝花酱、麦酱的大、中、小型坛罐等。还有小口径可盛装盐、辣椒面的中、小型圆口坛;各种型号的火锅、土锅、汗鸡钵、花盆等。


回眸三川中洲手工业


到1982年,土陶制品的生产转型为个体经营。个体户有:邓良武、李浩明、秦培荣、刘汝南、唐加宏、刘理平等人,他们自建陶窑,家院当作坊,仍在经营土陶的制作与烧制工作,服务于社会。目前,胡奎之孙唐加宏,是永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二、草烟制作


中洲卷烟:在中洲把“草烟”加工成“卷烟”,有近80年的历史。卷裹、包装的“草烟”,行销三川坝、县内乃至邻县的大多市场,供不应求。曾被县内外吸烟的烟民称之为“名优土产烟”。


在我国,千百年来存留的吸烟习俗,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有近60%的成年男子都有吸烟的嗜好。有些未成年男孩把吸烟当作是一种时尚,故而时常“偷吸”几口,几番几复后,便就“上嘴上瘾”,之后就成为“明面”上的吸烟人了。在许多民族地区,不分男女都吸咽。如傈僳族,吸烟不分男女和老少,你若办事有求于他们,到其家中传烟,最好人人都传一支,否则,你有怠慢之嫌,办事就不那么利索了。


回眸三川中洲手工业


旧时之人吸烟,其方法是将烟叶搓碎,装进烟斗(又称烟锅),点火烧燃后吸烟,由“吸”入肺,由“呼”而吐出。中洲人把草烟烟叶卷裹成支,再包装成包,让烟民省去了携带烟斗的不便。中洲卷烟一经上市,很受烟民喜欢,尤其是“烟龄”较长者,他们认为,中洲卷烟,烟味可口,一支烟要分2次,或是3次才能抽完,既省事,又“杀瘾”。


为什么中洲卷烟上市就受到吸烟人的首肯与赞誉,究其原因有四。一是卷烟的烟叶,用的是兴文羊房(今文祥)种植的老品种草烟。因兴文当地的土壤特质得天独厚,生产的草烟,味道纯正香浓,无酸、苦、涩味。二是要把卷裹的草烟首先放在“老水”(老水,是烟筋、烟骨和白酒经长时间在木质和陶制的水缸里泡制而成)里浸泡透3小时左右,卷裹的烟叶,每天都要在老水的缸里浸泡,久而久之,老水缸里的烟味浓度就越来越高,提升了烟味的质量,而白酒能消除异味,(白酒,每半月至少要加1次)。三是适量的在卷烟里添加香料,常用的香料有桂皮,民丹和香水等。将桂皮和民丹研末或将香水液溶解,适量地掺在烟叶里,喷上白酒后搅拌均匀,再用烟叶制作的“包皮”卷裹成一支支的草烟。四是卷烟全是依靠手工作业,一支一支卷裹出来。要求卷烟的粗细、大小一致,关键还得讲究“通顺”二字。不然,吸起烟来就会不接火(熄火),或者吸不通,从而影响信誉。


回眸三川中洲手工业


中洲人的裹烟生产,起步于明末清初,在解放前夕达到了高峰,裹烟的农家接近20户。卷烟主要销往县内各地市场。以金官街为例,逢街天,金官十字街口东面皮家的四间铺子前面至走廊过道一线约长30米,全是中洲人卖卷烟的摊位,每场街集拿来上市面销售的卷烟都能销售一空。


往昔,由于交通的闭塞,加之物资的极度匮乏,国产香烟价钱昂贵,只有极少数富裕之家的人,才买得起,绝大部分的吸烟人,只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烟斗”装烟末点火吸之。鉴于携带烟斗、烟袋及点火用具等,很是“赘手”,便催生了省事的“卷烟”问市。而中洲又是丽江、中甸等地的马帮经常往来和歇脚之地,他们常常都要买上几条中洲卷烟带回去。一些商人也把中洲卷烟带往县内外的一些市场销售,这无疑提升了中洲卷烟的知名度。他们是“媒介”,也是中间商,他们的参与扩大了中洲卷烟的外销渠道。


回眸三川中洲手工业


到了20世纪六十、七十年代,梁官供销社将兴文、四维等地生产出来的草烟统购集中到中洲供销社,由中洲副业联队卷裹成卷烟交供销社销售。为此,中洲副业联队把裹过烟的行业人员组织起来,一支有15人左右的专业队专门从事卷烟生产,每年只到烟叶裹完为止。年复一年的进行卷裹,供销社从来都没有积压,在短时间内便能销售一空。既满足了社会的需求,每年又为中洲集体经济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中洲裹烟人家,基本都集中在上街。在明末清初,源传于一个由四川来永胜摆摊做生意之人,名叫李云山。他长住中洲上街,在刘家落脚,看到市场上都有草烟在卖,烟叶宽大稍长,尝试后,比他家乡四川的草烟还好,但在市场上又没有看到有卷烟在卖。于是,李云山在心中就“萌生”了要把老祖宗传受给他的裹烟技术活“献给”当地(实为答谢刘家让他落脚之情),另外以弥补市场需求的不足。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户主的赞赏和支持,表示愿意跟他学习技术,作坊就设在刘家的二楼上,由王、汤、丁、刘、沈等居家户报名参与。在李云山言传身教下,学用结合,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现场作业,卷裹的第一批卷烟经包装上市,使草烟的自身效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也为其业主们增加了一笔不菲收入。名利双收下,卷烟在中洲正式拉开了序幕。靠卷烟来养家糊口,裹烟的农户也就逐渐增多起来。新中国成立之后到1955年,还有20余户在卷烟,各家都制作了一块刻有标识自家名称的卷烟“牌子”,如牡丹牌、玉峰牌、雄鸡牌、梅华牌等等,用以区分和显示各家卷烟的质量和信誉度,在竞争中寻求消费者的满意,增加其销量、收入。


回眸三川中洲手工业


卷烟户万崇仁家,另辟蹊径,把卷裹的草烟加工成方烟,别具一格。他家专门制做了几百个自制方烟的薄铁皮“夹子”,把卷裹出来的卷烟放在夹子里面,用两个四方形的箍圈扎紧,晾晒后,退脱箍圈,方烟即成。出售价格要高出其它三分之一,颇受顾客满意。


1955年以后,兴文等地的草烟由供销社统购,农村中普遍建立生产合作社。劳力集中到农业生产和水利工程建设,大多数裹烟的农户停止了卷烟的生产,少数几户也只是时断时续的卷裹。在“割资本主义尾巴”期间,个体卷烟完全终止,随市场“搞活、放开”后,又有农户重整旗鼓。至今,中洲卷烟的需求量,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三、纺织品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民国时期,永胜的纺织手工生产,在人口较为密集、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街道得以快速普及。市面上销售的棉布,绝大部分都是自纺品,除满足本地群众的需求外,还远销外地市场。往返不绝的马帮行走在茶马古道上,把棉纱等原料从祥云、下关、大理等地驮来,供应各地产家。当时只有千余人的边陲古镇——中洲,其手工纺织生产就依地利及交通的便利得以快速发展。


纺织业生产在中洲上街有王镐、王福兄弟俩,各自有织布机3台;下街有冯君臣、胡奎2户,各自有织布机4台。中洲共4户织布户,除织布机外,还拥有纺纱车及一切配件设备,他们均以家屋为纺织场地,每家从业人数均在15人左右。


回眸三川中洲手工业


市场上出售的布料,当时民间曾有说法:“南片的清邑布和北片的沈家布,深受群众满意,布料厚实紧密,颜色鲜艳而端正。”在中洲,王家生产的布料,技精、质优、价实。冯、胡两家,与金官纺织与很有名望的业主谭必正和沙河纺织业主沈家是姻亲连襟,均得到沈家关照,布料从不逊色于其他的人家。染色后的布料有黑、深蓝、浅蓝等多种色彩,经久不褪色,尤以浅水蓝布很受妇女喜爱。


中洲生产出来的布料成长条形,以“件”和“幅”为计量单位。出售布料,从来不用尺子丈量。大家知道,以“件”计,每件布长一丈,宽为一尺3寸。若用“幅”计,是以布的宽度对角折叠成正方形为一幅。一件布料可以缝制1套衣裤。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随着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中洲乡党支部为了增加集体收入,将纺织、建筑修缮、养蚕、卷烟、农具加工和一些作坊组合起来,统一领导管理,张岳俊任领导抓经营管理,李正明任会计负责账目、财务管理,从业人员集中于乡公所三官寺内,记给出勤工分,参加年终结算分红。纺织业者有王治平、谭玉芹、胡至、沈福召等人。直到1959年“大跃进”掀起高潮,因劳动力紧缺而停业,纺织机由各家带回。之后,随着我国轻工业的发展以及纺织品在农村供销市场的普遍供给,中洲的纺织也就按下了终止键。


四、民用建材


(一)石料

农村建房及围墙,都要用块石垒砌石脚,碎石打地平。中洲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多于桥头河中刨石,用牲口驮回。新中国成立之后,多用“开石”方式,或者用炸药炸石。再用手推车,或马车或手扶拖拉机(含小四轮)运回。地点于东边芮官山麓刨土开石,建房基多请石匠及其他刨工、运石的零工等。由此,中洲有10余户人家,在芮官山麓专门开设石场,从事石料的开、挖和售卖,直至近年全国“生态治理”工作全面启动,才关停石料场,永胜在全县范围分区域定点保留经改造环境达标的几家企业对建设石料进行供应。


(二)砖瓦

粘土烧制。砖,多用于砖木或砖混结构住房,或者是营业用房。烧制的砖,以青砖为主,红砖次之。瓦,多用于民房。广大农村在20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民房几乎是土墙瓦屋面,就连机关建造公房,大多也是土墙瓦屋面。烧制的瓦,以用途分为筒瓦、板瓦、印花、钩头瓦,花边挂檐砖、脊压子、瓦猫等。


回眸三川中洲手工业

回眸三川中洲手工业


(三)石灰

用石灰石烧制而成。在水泥尚未问世和稀缺的年代,石灰是建房盖瓦、修缮、粉刷、桥涵沟渠及保坎等的支砌灌浆,也是三合土地平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1970年至1975年,中洲的4个自然生产队相继建起7座砖瓦窑,大队还建起石灰窑2座。砖瓦窑和石灰窑,作为副业生产,由集体经营。土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到户之后,个别农户也曾经营砖瓦窑和石灰窑。后因雇用技术工难(技术工大多到外地城市去打工)而停办。


五、农具加工


(一)铁制品

中洲生产生活用品的加工,由来已久。有锄头、刨锄、条锄、赶耙子、钉抓、铁齿耙、火钳、铁瓢、勺子、锅铲、镰刀、斧头、二挖勤、砍柴刀、菜刀、剁刀、马掌、马钉、铸铁生产(如犁铧)、部分建筑床钉等。构建如抓钉,所打制的铁器深受三川坝人们的喜欢。后来中洲人用镀锌铁皮加工大盆、铁桶、烟囱管、落水管、漏斗等,到金官、梁官的集市上去卖,销路很好。


回眸三川中洲手工业


(二)竹草制品

中洲人用竹子制作的竹篾皿具,篾编品有筛子、大篮筛、大(小)簸箕、米箩、漏斗、碗盏箩、躺席、篾帽、粪箕、撮箕、细箩、笊篱、斗笆箩、壕篼噜、鸡罩、吨箩、背篮、秧篮、竹刷把、竹顶棚、篾折笆等。草制品有草墩和草帘子、草席、草帽,草鞋和草绳。加工竹草制品的农户,其产品主要在县城和金官、梁官集市销售。


回眸三川中洲手工业


(三)木制品

1、房屋构件:中洲自古至今居住之屋,绝大多数人家都是楼厦房,全是木构件,仅房屋外墙才是土舂墙或土基(土砖)支砌,俗称“银包金”,故中洲本土大木匠多,能雕梁画栋、能装隔装修等。


2、木雕制品:制作的产品有雕刻花窗、雕花隔扇门、八仙桌、太师椅、大椿凳、香案、抱柱对、匾额等。


3、一般木制品:有升斗、木桶、水缸、甑子、烟斗、骡马驴使用的架子、马鞍、各种木箱、郎柜、扁桶、大柜、板凳、桌子、大衣橱等。


中洲的袁官村曾经制作木制纸伞出售。中洲木匠最兴旺的时期是成立大队副业联队时期,即1966年到1985年期间,活计多、收入高、待遇好。


回眸三川中洲手工业



六、生活服务业


(一)皮革加工

有皮张交易,就会有人做皮革的加工。中洲皮革加工,多是土法制革,从业者分揉皮削皮、加工缝制两种。产品有驮畜用的皮绳(皮条)、皮口袋、辕具,羊皮褂、狗皮褥子、皮带等。


中洲村旧时的皮匠,曾加工皮鞋、皮包等。


(二)布鞋加工

在过去,中洲人“相亲”,除长相外,还得看一看被相中女子的针线活做得好与不好,会不会做布鞋。可见做布鞋,是衡量一个女子手巧与不巧的标尺。


中洲布鞋的制品样式:若以鞋底分,有千层底布鞋、毛边底布鞋、吊底布鞋、半吊底布鞋。若以鞋面开口分,有剪子口布鞋、圆口布鞋、方口布鞋。其中,方口布鞋又分有绊和无绊(为女士布鞋)两种。鞋帮绣花的,称绣花鞋。随时代的发展,布鞋底逐渐时兴胶底,即把布做的鞋帮纳在特制的胶底之上。


中洲人做布鞋,先是“纳底”,把布用面浆张贴做成一层一层的“硬布壳子”,放样(套“鞋样”)、裁剪后裹上一层崭新的白布,之后,使用顶针,一针一线将麻线贯穿硬布,密密缝制牢实。


做好鞋底,按照相应的布帮,用青布、灯草绒等剪裁,讲究的会在鞋帮上刺绣花朵、燕子、虫鱼等各种图案。成型后的鞋子要用相应大小和形状的木块填充再加小木楔撑紧,撑放1至2天后,取出填充的木块这样布鞋才饱满,不夹脚。


20世纪七十年代前,中洲人结婚,少不了布鞋。新娘子过门时,要给男方家庭成年人每人赠送一双布鞋。新婚当天,新郎要穿“毛边底”的新鞋,新娘要穿绣花布鞋。


由于加工布鞋费时费力,作坊只承接放样、绣花、上底(鞋帮与鞋底用上线缝制)工作。后大队副业联队成立缝纫社,并购买了缝纫机,开始加工鞋帮,另购进不同尺码的胶鞋底后,群众从自制布鞋中解放出来,对缝纫社加工布鞋很是认可,实惠方便,只需定制纳钱,三五天便可取货。


回眸三川中洲手工业


(三)棉絮加工

在宽大的案板上铺好经线,纬线,铺上新棉,或旧的棉,肩扛手持弓弦有节奏的弹棉花,使之被弹到松软、均匀,之后,再将扭好的经线、纬线网上,锁边,一床泡泡松松的棉絮就做成,这就是传统的弹棉花工艺。


中洲所产棉絮有网线密,锁边紧,很受本乡和邻乡邻村人喜爱。棉花匠张仰高,他从外地学艺归来,成为缝纫社棉絮加工的骨干,他带2名员工从业,除棉絮加工外,还加工枕芯、棉祆。


中洲的棉絮加工,从20世纪六十年代起一直就为金官、梁官基社(供销社)加工棉絮。现仍有个体在经营的棉絮、棉被、蚕丝被加工。


回眸三川中洲手工业


(四)服装加工

中洲,无他民族,全是汉族。大家都有一个基本的共识——认同自己是“夷娘汉老子”之后裔,即“夷汉融合”的汉民。究其根本,中洲村落是明朝洪武年间“寓兵于农”在三川沙洲上所建的笫一个村落,之后便是整个三川“屯田”的指挥所,在当时集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为一体。“屯边屯田”军士来自中原(湖南、四川、江西、南京等地),要立足,需娶妻室,当时的北胜州(永胜)本土人,多为“夷人”(中原人称之“蛮夷”),这就构成了基本事实。从服饰上讲,中洲人传统的服饰是,男士穿长衫,套马褂,裤子为大腰、大裤管的兜裆裤;女士穿大面襟衣服(面襟摆长,盖过膝),裤为小腰小裤管的兜裆裤,腰束大围襟,围襟以白布绣花的“飘带”为系,头戴女式布帽并用头巾围帽;女孩著姊妹装(面襟摆长,盖过腰)。衣裤颜色,多为黑、青、蓝三色,白布多为搭配(裤腰、衣兜、飘带、衣的内衬等),与永胜现今彝族支系——他留人的服饰有点相似。


中洲服装加工,在明朝至新中国成立之间,都是手工缝制。到1966年6月,从事机制服装加工的周汝康等人,被中洲副业联队抽调,同时抽调来的还有向茂庭等5人,连同他们“上海牌”的缝纫机,由彭寿山担任中洲缝纫社的领导,另从各生产队抽调有相当缝补技术人员4人。为梁官基社和金官基社进行服装加工,同时承接中洲及邻村服装加工业务,服装多为传统,随时代发展,布料及颜色增多,加工的服装样式也多了起来,有学生装、各式童装、中山装、唐装、各式衬衣等,直至1982年8月解散。之后,服装加工又转为个体经营。


(五)银器加工

20世纪七十年代之前,中洲银器加工者有赵尚清、赵美章两家,是家传的银匠世家,主要制作银手镯、银耳环、银戒指、银锁及帽子上的银鱼、银菩萨等,也做当时流行的家具镶边,打箍等工艺。


回眸三川中洲手工业


(六)其他加工

如绿豆芽加工;豆腐加工;糖水子及麦芽糖加工等等,这些家庭作坊式的加工,既解决自家就业,又方便于村民购买。


回眸三川中洲手工业

作者:冷碧

来源:永胜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图片:美丽永胜

平台编辑:华子

审核:熊锦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中洲   手工业   兴文   永胜   生产队   棉絮   副业   联队   烟叶   卷烟   作坊   布料   布鞋   白酒   加工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