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实际工作经验分享

下面我愿意从一些案例来和大家分享下,我是怎么从事造价工作的。

有序分析问题是按照项目规律的严格逻辑分析,对项目进行划分、组织和实施。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项目图纸交给项目工程师,那么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打开总图,仔细研究系统描述,然后打开系统图研究系统结构, 就像医生戴着听诊器窥探你五脏一样。 下一步就是全面核对平面图、安装示意图、接线示意图、控制示意图等配套图纸,根据专业特点详细了解图纸内容。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简单有序的思考过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一步的目标是什么,最后要达到什么目标。 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基础工程搞得一团糟,而你面对的图纸从系统图开始就充满了错误,这种有序的分析还有效吗? 如何建立模型进行有序分析? 我觉得普通的工程案例很难强调有序的过程,所以我就举今年的一个特例作为参考。

案例背景:

某中型楼宇自控项目,6个建筑单体,共计2500点,单体之间采用光纤局域网通讯方式居多。每个单体机电设备原设计以及供货单位不尽相同,控制方式按照通讯和硬接点大类分有两种,通讯控制细化后还有3、4种通讯协议组成。承建单位(以下称甲公司)在勉强支持了大半年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抛下不明不白的管线施工现场,被迫退场。办公现场留下一大堆极不准确的设计图纸外,还有残缺不全的报验资料。基本情况就是这样。以下我们就这个案例按照接手时的实际情况逐一描述。

造价实际工作经验分享

工程管理有序化分析以及具体应用:

从进场之初说起。进场之初,面对复杂的基础施工情况,不可信服的设计方案,我和我的技术负责人几乎是在无数个斗转星移中度过的。而且各配合单位几乎是用一种奇特的目光审视着我以及我们的小组,当很多问题需要配合的时候,所遇到的阻力自然可知。

对这样的环境下,基础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组织基础作业————图纸作业,作摸底分析报告,搜集一手资料。楼宇自控项目专业性很强,监控的机电设备、电气设备,以及自身固有的监测元件不同的特性要求,尤其是这样一个二手工程,对工程师的工作要求更加紧迫和苛刻。

楼宇自控工程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修养还需要顽强的专业精神。短暂的摸底之后,对于系统的假想已基本建立起来,此时,最迫切的事情并不是着手去做,而是缜密的思考实施步骤,建立完善的施工体系。况且,施工任务极其紧急,一个步骤的失误或者缺漏对我们来讲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

因此,在制定工程规划的时候,我的立足点放在了原有图纸的再审核上,首先,假定其正确性;其次,在系统布局上下功夫打开缺口检查缺漏;再次,根据每座建筑单体的设计要求审核控制对象的准确性。最后根据控制原理补充深化图纸落实施工。这样一系列的工作,就将甲公司在将近一年的设计、施工过程一口一口地吃下去,然后推翻,最后使本工程在我们的努力下走回到我们的思路上来。

按照这个预想,我把整个过程具体划分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图上作业,理清脉络。

第二阶段,现场审核,针对不同的设备不同的控制原理,使其在我们的设定范围内就位。

第三阶段,根据吃透的图纸,再生出我们的设计方案。

第四阶段,具体落实。

造价实际工作经验分享

认真仔细的落实设计。

在第一阶段,地图上的工作大约需要一周时间。 制定了计划,基本纠正了一些常见的错误。 两台机组的通讯控制方式通过局域网成功连接,使其更加稳定快速,也为施工提供了便利条件(根据以往在社区工作的经验,外部管网 施工累,维护也很麻烦)。

第二阶段,现场勘察和图纸同步进行,找出原图纸上机电设备控制的不足。 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关键阶段的开始。 面对错综复杂的控制环境,原来的设计图纸暴露了很多问题。 原设计图没有明确标明监控对象、监控组件的具体布置位置,甚至控制原理图。 为了完成这个阶段,在阴雨绵绵的四五月份,我穿了两双旅游鞋,换来了实际的配置图纸。 这很值得! !

回过头想,这也为我本人以后的工作做了一个活生生的范本。图纸作业一定严格要求,不能马虎潦草,不能含糊不清,不能情况不明就胡乱添足。很遗憾他们这张图和我后期补出来的图纸不能拿出来给大家比较。毕竟同行不是冤家。

第三阶段,冲刺阶段,设计深化。此时,虽然我们手里还没有一张完整的平面布置图,但是,整个项目的旧版平面图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了各种各样的标注,深化的主要方向已经开始向控制目标转化。换句话说整个施工的基本面貌已被我们描绘出来,主动权已经牢牢地掌握在我的手中。同时在安装公司、以及业主方面积极的配合下,所有的标注又落实到监控元件和线路按部就班地各就各位。也是由于前面的努力,使得现场管理易如反掌,在对施工队、安装公司讲解施工大纲时,大多数人甚至这样理解,整个方案是我们重新设计的。作为现场一线的管理者,当时自己心里很明白还有更大的风波在后面,所以脉动几乎是和豹子的一样,既有激动也有强劲的冲力。

第四阶段。具体落实阶段。检测设备安装,控制盘就位,一次接线,而后是粗调。就像待嫁的新娘一样,大婚之日即是揭开面纱之时。甲公司遗留的问题和我们自己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有时候是缺漏的控制设备,有时候是乱序的接线编号,搅得你头疼。还好都是末梢问题,没有预计的那么糟糕,很多问题都能够及时准确地通过各种途径沟通解决。

我们犹如长征一般,一步挨一步的前进,把这个项目做到尾声。2006年的年底随着物业接收部门一个子系统一个子系统的接收使用,我的心跳也逐渐恢复了以往的宁静。虽然整个整改工程还没有真正结束,但是,我终于可以爬到主楼的屋顶俯瞰这块方圆不到20万平的地方,回忆着我的每一滴汗水,每一份欢悦,还有那段日子中,难忘的每个故事。在那个楼顶,用望远镜还可以看见海港里飞翔的海鸥,好美呀!

概括以上的工程实践,我认为理论上有以下几点值得大家研究的。

有序化分析系统。

认真仔细的勘查现场,核对图纸。

认真仔细的深化方案。

认真仔细的落实设计。

有序化分析是后面3条的基础,认真仔细是项目实现的有力保证。

综上所述,本次项目能够在8个月的时间内将对方1年多的工作量弥补回来,最值得借鉴的一点就是,使用了大量的工程理论,切实有效的分析症结,改良我们自己的施工方法。按照科学的理论有序化地剖析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缺漏   作业   示意图   接线   图纸   自控   造价   仔细   阶段   现场   基础   项目   工程   旅游   工作   系统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