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遇到陆地第三大动物,巨兽彻底没了脾气

我又写回了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 我只在那里待了三天时间,她却支持了我接近2年的创作灵感。如果疫情结束,我一定要重返克鲁格国家公园,在那里住足够长的时间。这些天在家里重温小时候看过的电影,那会儿没有网络,电视上播什么就看什么,《正大剧场》还有一些地方台播放了很多关于人与自然的外国老电影,比如《森林女王》《熊的故事》《狮子与我》……好家伙,《狮子与我》是1965年的电影,第一次看大概是在94年左右,现在重温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在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那些小时候看过的场景会重新浮出记忆。时间是那么神奇的东西,而记忆就是物质在时间上的质量,它沉甸甸到甚至能弯曲时空,其实回到过去不需要发明时光机器,有足够分量的记忆即可。这一天的记忆,因为这种动物的出现而特别有分量——它是陆地第三大动物。


探索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遇到陆地第三大动物,巨兽彻底没了脾气


二十米开外,草丛中有一巨物在移动,像一座巨大的山丘。向导马修把车停了下来,远远望去,它硕大的身体和枯草色完美融为一体,得费好一番眼力才将它的轮廓勾勒了出来。它通体浅灰,身上有明显蹭过泥土的痕迹,正是这层“护肤土”成了它极好的伪装。它的肩高至少有1.7米,体长3米有余。这样一尊躯体,少则也有2吨吧。它的背部有一个高高的隆起,承载着巨大的头部。这么大,它还需要伪装吗?它在躲什么呢?


探索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遇到陆地第三大动物,巨兽彻底没了脾气


人类。


这是一头白犀牛,确切地说,南部白犀牛(southern white rhinoceros)。白犀牛的颜色从来不是白色,之所以被命名为“白犀牛”是源于一次从荷兰语到英语的错误翻译。荷兰语的“wijd”意为宽,意思是宽吻犀,正应白犀牛长而宽、呈标志性的方形的吻部,然而这个词与英语的“white”(白)形似,因此被误译为白犀牛。从南非到赞比亚,南部白犀牛是非洲大陆上数量最多的犀牛。但它的近亲,北部白犀牛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探索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遇到陆地第三大动物,巨兽彻底没了脾气

随着2018年3月19日,北白犀“苏丹”(Sudan)的离世,世界上最后一头已知的雄性北白犀消失,地球上仅剩下两头雌性北白犀,现年21岁的法图(Fatu)和32岁的纳金(Najin),她们是北白犀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希望的微弱之光。可两个夏娃,没有亚当,如何构成北白犀的伊甸园呢?肯尼亚奥尔·佩赫塔(Ol Pejeta)保护区从两头“夏娃”犀牛体内采集未成熟的卵细胞,用已保存的苏丹的精子对卵细胞进行人工授精。2020年圣诞节期间,两枚最新的北白犀胚胎被研育了出来(两枚可授精的卵细胞都来自于相对更年轻的法图)。胚胎细胞是否能成功发育成北白犀胎儿还有待时间的考证,但这无疑是送给全世界最惊喜的圣诞礼物!


视频加载中...


眼前的这头南部白犀牛,他静静地躲在草丛中,敏感的听觉和嗅觉早让他在我们发现它之前觉察到了我们的存在。仔细看,和黑犀牛一样,他鼻吻部的两只角也都被锯掉了。这两只本应承载着胜利的功勋的宝戟给太多的犀牛带来了灭顶之灾。相对脾气暴躁无常的黑犀牛,白犀牛脾气较为温和。然而温和不代表怯弱,所有的犀牛都是冲锋向前的勇士,那两枚高高立起的尖角如同圆桌骑士的长剑一样勇猛,蓄积着无穷的力量。我见过一头犀牛幼崽守在倒在盗猎者枪下、血泊中的母亲身边,毫无畏惧地冲向营救人员。在一头犀牛的基因中没有胆怯,无论迎面而来的是狮子还是大象,它们都会一往无前,但前提是这些都是体面的对手。可面对手持暗器的盗猎者,光明磊落的勇士束手无策。它们没有暗算、诱骗或实施任何下作手段的基因,纯净的血液容不下暗器的玷污。


探索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遇到陆地第三大动物,巨兽彻底没了脾气

然而,这头白犀牛,和Balule地区所有的犀牛一样,不得不缴械了。和敏锐的嗅觉、听觉相比,犀牛的视力较弱,此时那头巨兽的眼神看起来更温良了,甚至有些温顺。一头野生动物顺着眼,这场景怎么看都别扭。他只是想活着。

探索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遇到陆地第三大动物,巨兽彻底没了脾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南非   赞比亚   荷兰语   国家公园   卵细胞   犀牛   暗器   胚胎   英语   夏娃   嗅觉   草丛   陆地   巨兽   狮子   脾气   动物   记忆   时间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