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喜庆又好养,大气典雅,提升家居格调,旺运又吉祥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朋友们喜欢在家里种上一些花草树木。一方面能美化、净化家居环境,为生活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也为子孙后代和地球绿色美好的明天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更多的彩叶树种也走入了我们的视线,渐渐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如我们熟悉的——南天竹。


南天竹喜庆又好养,大气典雅,提升家居格调,旺运又吉祥


南天竹,又叫南天竺,红杷子,钻石黄,天竹,兰竹等,属毛茛目、小檗科下植物,是我国南方常见的常绿小灌木(木本花卉种类),常常出现在园林绿化、绿篱、盆栽、盆景等应用中,是一种既能观叶观花,又能观果的优良景观植物。


南天竹喜庆又好养,大气典雅,提升家居格调,旺运又吉祥


我国是南天竹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历史悠久。在我国历史上,南天竹虽然没有梅花、牡丹、兰花这些植物出名、有地位,但是它在中医药学方面有着很多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现代生态绿化事业中,也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南天竹喜庆又好养,大气典雅,提升家居格调,旺运又吉祥


因为南天竹“叶叶相对,类似竹”的外形,茎干丛生,叶片成簇层叠,到了秋冬季节,叶片会由绿变红再变深红,还会孕育很多小浆果


南天竹喜庆又好养,大气典雅,提升家居格调,旺运又吉祥


到了冬天,红似火焰的叶片和鲜红喜庆的果子冬寒而不凋,可与“岁寒三友”松竹梅比肩,最早是生长在南方,所以才有了“南天竹”这个大气典雅的名字,比喻为“虚心有节”,深受文人们的青睐。因此,在古代也被常应用在“岁朝清供”主题的插花中,象征长寿吉祥、家族兴旺、子孙满堂的美好寓意。


南天竹喜庆又好养,大气典雅,提升家居格调,旺运又吉祥


南天竹叶片会随着季节由绿变红(当然,也有不变色的品种,一年四季都是绿色叶片或是红色叶片),果实也非常的鲜红亮丽,热情似火,所以,也被人们看作是吉祥好运、生旺的风水植物。


南天竹喜庆又好养,大气典雅,提升家居格调,旺运又吉祥


把它养在家里,既能用作绿篱、围墙,盆栽,又能当盆景,开花会有淡淡清香,花落之后会结出小果子。到了秋冬季节,当百花凋谢,万物冬眠时,南天竹为家居空间增添融融暖意,提升家居格调,让家庭氛围显得更为喜庆、和谐美好。


南天竹喜庆又好养,大气典雅,提升家居格调,旺运又吉祥


南天竹生长缓慢,作为岭南派的盆景特色之一,深受盆景爱好者的喜爱,被认为是制作多干式或丛林式的极佳素材。南天竹有节似竹,株型优美,树姿秀丽挺拔,叶序横斜,潇洒飘逸,绚丽多彩;入冬后,成熟的果实,红的像珊瑚,晶莹剔透,观赏效果极佳。


南天竹喜庆又好养,大气典雅,提升家居格调,旺运又吉祥


在春节时,人们常用南天竹、腊梅、松枝瓶插,相映成趣!寓意吉祥,好运,好兆头。也把南天竹送给老人,代表祝愿老人一生平安、健康长寿。


南天竹喜庆又好养,大气典雅,提升家居格调,旺运又吉祥


虽然,南天竹生长比较缓慢,但是我们在养护过程中也需要给定期修剪。一般在春夏之际把老叶枯枝、多余的枝条清理,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营养流失,促进它开花结果,也有利于保持植株的形态美观。


南天竹喜庆又好养,大气典雅,提升家居格调,旺运又吉祥


南天竹根系发达,对环境的适应性广,能耐40度高温和零下15度低温,能适应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有一定的耐碱能力。

对光照的要求也不严,光照充足时,叶片如同火焰一样美丽。同时,它也是比较耐阴的植物。但如果长期在阴暗的环境中,叶片又无法变色,会长得暗淡无光,甚至泛绿,严重的话会造成徒长,影响观赏价值。


南天竹喜庆又好养,大气典雅,提升家居格调,旺运又吉祥


所以在春秋冬三季可以让南天竹多接触光照,冬季随温度降低叶片会变红变亮,叶片观赏期可长达5个月之久。夏季光照太强烈,放在明亮散光处养护就行,以免暴晒造成叶片枯黄。


南天竹喜庆又好养,大气典雅,提升家居格调,旺运又吉祥


温馨提示:南天竹全株有毒,家中如果有孕妇、小孩或者宠物对花粉及南天竹气味过敏的情况,那就要将南天竹放在室外养殖,更不能误食。

欢迎下方评论留言分享您的经验!

喜欢的话,别忘点个赞,或是收藏、分享、关注哦~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南天竹   家居   吉祥   绿篱   长寿   盆栽   叶片   盆景   寓意   格调   果子   鲜红   喜庆   典雅   大气   生长   季节   美好   植物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