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太符观印象


汾阳太符观印象

地名里的历史文化点滴

汾阳太符观

——淡茶寡酒斋主

毗邻汾酒厂,307国道旁的上庙村北,有座太符观。“太符”因宋徽宗为玉皇大帝所上的圣号“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中“太上开天执符”而来。太为太极之略;符为符命(天道运行的规律和显示其运行规律的符号和文字)之略;观乃道教祭祀之地、供奉神灵和作法事的场所。历来是善男信女祈福攘灾、求子问道之所,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宝单位。

停下车时,见大门外立着一经幢,上刻《金刚经》,乃唐开元七年(719)所立,显然非太符观之物,不知那座佛寺的遗物搬迁于此,不类,多添一份古意。山门是道观的盘面,如精巧的牌坊,三彩琉璃团龙镶贴在门外两壁,远看,正如道观的两只眼。进的山门,一架葫芦,两畦碎花,新松杂了古柏,显得观院深深,几许清幽,几份仙气。月台之上的正殿,檐角广舒,气宇深沉,乃昊天玉皇上帝之殿,为金代原构。太符观监观主首道士张若愚立石的《太符观创建醮坛记》记载:“伏以恢崇琳宇,合法度于人天;建立星坛,示威仪于福地。所以层分三级、制按四方,计兴创始之功焉”。殿中央的神台上设小木作紫薇阁神龛,神龛正中奉祀昊天玉皇大殿像一尊。有信女提醒塑像像交城的一个什么人,仔细分辨后,会心一笑。

两根明柱和龛内小柱上各有一条盘龙,为道教的护卫四神之化身,张爪怒目,栩栩如生。殿内三壁满布三百六十五日值日神君“朝元图”壁画,与芮城永乐宫的朝元图不同之处在于每组神均有题榜。殿内木构层层叠架,构思精巧,支撑着昊天玉皇大帝的琼楼玉宇。主殿奉玉皇不祀三清,就是一奇,而配殿大于正殿的设计,又是一奇。主殿是三开间的单檐歇山顶,东西配殿却均为五开间的悬山顶,打破了庙宇建筑的惯例,实为罕见。

东西配殿内,几百年前的悬塑艺术珍品还在墙壁上熠熠生辉!西殿是五岳殿,说是五岳殿,可神台之上却坐着五岳和四渎神像。《礼记·祭法》上说:“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祭归祭,但五岳四渎济济一堂就极为罕见了。更加珍贵的是四渎神像后上方山墙上的悬塑——五岳巡幸和四渎出行图,端的匠心独具,但见山峰连绵,云雾缭绕,五岳四渎神或坐或乘,侍从或撑曲盖、或执宫扇随行,山林间虎豹出没,云雾中青龙布云施雨,能看见风吹云动,神仙的衣袂飘飘……

东殿内供着九尊后土圣母像,是九个不同法身。最传神的是一尊怀抱婴儿喂奶的“圣母”像,民间称“奶母娘娘”,只见圣母怀抱吃奶的婴儿,一脚点地,一腿微抬,满满的爱意与自在。圣母殿的南北两壁上,是圣母出巡和游归的悬塑,整个画面十分立体,云端上众神俯瞰人间,仙乐声起,天地间一派祥和。在道教神祇中,后土圣母是掌管阴阳生育,汾阳民间太符观迎请圣母的习俗,已成为汾阳市的非遗项目。

太符观里,还保存着其他地方转移过来的一些碑刻。其中最有名的,是一通一座北齐天保三年(公元552年)的造像碑(说是任敬志造像碑),风化残损,造像隐约,题记漫漶不清,据说人名中多有相里姓氏者,与附近的大相、小相村一起证明着相里氏北齐时在此聚集的兴旺。最高大的碑是北宋名将狄青的神道碑,从附近的狄青墓转移过来的,可惜,碑再高大,最终也没能撑起北宋的脊梁。

太符观半日徜徉,“竖耳恭聆天上事”,或者吧,“进来一日半成仙”,毕竟,“王质烂柯事…一局等闲棋”, “仙家轻岁月…青山无古今”,神仙的事,人怎么说的清呢?

汾阳太符观印象

汾阳太符观印象

汾阳太符观印象

汾阳太符观印象

汾阳太符观印象

汾阳太符观印象

汾阳太符观印象

汾阳太符观印象

汾阳太符观印象

汾阳太符观印象

汾阳太符观印象

汾阳太符观印象

汾阳太符观印象

汾阳太符观印象

汾阳太符观印象

汾阳太符观印象

汾阳太符观印象

汾阳太符观印象

汾阳太符观印象

汾阳太符观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汾阳   道教   神台   配殿   后土   神龛   北齐   正殿   造像   殿内   玉皇大帝   道观   开间   神像   圣母   印象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