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有句老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老北京人的眼里,甭管说话办事,处处得讲究有理有面儿。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北京人讲规矩,出门见客有规矩,在家吃饭有规矩,出门在外打招呼还有规矩...今儿个,咱就来好好聊聊北京人的规矩~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饭桌上的规矩

北京人爱吃,所以这饭桌上的规矩可就多了!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排 位

一般是按年龄和辈分儿,最长者坐主位,然后依次坐;如果是招待客人,可以让客人坐在主人左右,主位一般是坐北朝南,可如果您分不清东南西北,一般对着门的就是主位。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一坐到底

饭桌上只要确定了位子就不要挪地方了,直到散席。因为端着碗跑的那是“要饭的”。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不能一只手放桌下

北京人喜欢直来直去,什么事儿都摆在明面儿上说,您要把手藏在下面表示您搞小动作呢。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吃 相

不能狼吞虎咽、不能吧(bia)唧嘴,不能大声喧哗嬉戏打闹,北京人有句话叫“茶余饭后”,就是只有要喝茶还有吃饭之后才能闲聊。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舔盘子、扒菜

家里无论贫富,一定不能舔盘子,一是不雅观像要饭的,二是只有猫狗才舔盘子呢~还有夹菜可以但不能满盘子扒来扒去的。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话茬儿

不能说“完”“蛋”,肉丸子也不能说,要说“狮子头”,炒鸡蛋要说“摊黄菜”,鸡蛋汤说成“甩果汤”…因为丸和完同音,意思不好,蛋又是骂人的话:滚蛋、混蛋…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碗里的饭没了,再盛决不能说“要饭”,要说“再添点儿”“再加点儿”“再来点儿”…吃完了也不能说“吃完了”“吃没了”,要说“我吃好了”!饭桌上更不能提“屎”“尿”,如果起身去厕所要说“方便一下”。

喝茶的规矩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俗话讲“茶七饭八酒十分”,倒茶一定要倒七分,否则就是“酒满敬人,茶满送人”了。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用盖碗喝茶时,要一只手捧着托碟和碗,另一只手把盖轻轻掀开一道缝儿,然后举到嘴前小啜。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主人也不能随意掀开碗盖续水。只有客人把碗盖拿起来,靠在盖碗的托碟上。这个动作就等于告诉主人碗里该续水了;续水的时候壶嘴不要对着客人;当人面儿不能往地上泼茶水,这是轰人的意思。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喝酒的规矩

说完喝茶那就要说喝酒了:倒酒一定要倒满,否则就显得没诚意;小辈与长辈碰杯,酒杯的高度一定要低,这是一种尊敬。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先干为敬

原意是指“因为我并不知道您的酒量,所以我先干了,您随意不强求。”如今却变成了酒席上劝酒的话了,有点“您要不干了就是瞧不起我”的意思了。

问路的规矩

出门在外,难免碰上您没去过的地方,这问路的规矩您可得记好喽。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尊称一声“师傅”您吃不着亏,绝对不能“哎我问问你啊”;“劳驾、费心、借光…”出门在外,多说吉祥话比什么都好使!甭管您是骑车还是开车,问路的时候一定得下车问!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搬家的规矩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搬家当天注意要赶早

北京有句老话说:越搬越亮堂。等搬完阳光普照了,充满朝气和希望,岂不是个好兆头?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不能两手空空进家门儿

搬进新家,如果是第一次进门,所有进家门的人手中都要保证持有物品,食品、被子、珠宝等等都可以,这样日子才会过得持久并且富裕。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交朋友的规矩

北京人出门儿爱广交朋友,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那么平时跟朋友的关系您可得维系好喽:

不要在朋友面前炫耀

谁看到心里都会不舒服,何况是您的朋友。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不要过问朋友的私事儿

不管你俩多好,每个人心中都有不愿被别人涉足的角落,尊重他就是尊重你们的感情。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不要跟朋友的伴侣多来往

这是一种很敏感的事儿,虽然你可以保证自己不出问题,但你能保证对方对你没有任何“心思”吗?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如果不是请客,就别让朋友买单

一件事儿是一件事儿,虽然不花几个钱,但也要尽量避免让人家心里不舒服。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亲兄弟,明算账”

友情一涉及到金钱,往往会变得比较难办。如果跟朋友借钱,说好的期限就要尽早还。如果是两人涉及买卖,就更要事先都讲清楚,以免日后产生分歧,朋友都做不成。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不要说别人的男/女朋友不好

就算再不好,也轮不到你来说,你的朋友不开口,就永远别多嘴。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不要用太刻薄的语言说你的朋友

朋友就是朋友,不要以为那是你的宠物或者你是人家的父母。太刻薄的语言只会伤了和气,没几个人会当那是忠言逆耳。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过年的规矩

春节一到,各家各户张灯结彩,这时候北京人的讲究就更多了,您可瞅好了,别一不留神犯了忌讳。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除夕的规矩

包饺子和饺子馅儿、煮饺子的时候,一定要顺时针搅动,表示顺顺利利,如果饺子破了一定要说“挣了”。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大年初一的规矩

大年初一绝不能扫地、倒土、泼水…这都是“散财”。大年初一您刷完洗盘子也得当心,摔碎了可是破财运的事儿,可一旦摔碎了,赶紧拿起来说“碎碎平安”。老辈儿人讲“初一吃药病不好”,为了一年的事业发展更不能“睡午觉”。初一这一天还不能动刀剪,剪指甲、剁菜都不行,所以北京人年三十之前要“备年货”。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初一拜祖先、家尊以及宗族至亲,初二拜姻亲、邻里。先拜长辈,再拜恩师,三拜邻里,除此之外拜访同事朋友。这拜年的手势也有讲究:平辈一般是用“抱拳礼”,必须是左手包住右手,因为右手一般用刀,放在里面藏起来表示尊敬,您可别用反喽(右包左一般报丧、求饶、上坟用)女孩子不用抱拳,只需压手就可以了。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初二的规矩

已经出嫁的女儿得等到初二才能回娘家,因为初一回去意味着一年都在娘家过,会把娘家吃穷的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过年时的其他规矩

另外还有,“不能借钱,不能讨债”,“不能让别人从自己口袋拿东西”,“初五之前妇女不能出门拜年”…以及过年拜年串亲戚也有不少规矩:大概就是“由内及外,由近及远”。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别看这些讲究有些老套,但为了一年讨个好彩头,有些礼儿咱还得这么办。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叫人儿的规矩

北京人讲规矩,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着舒服。这串亲戚叫人可也有讲儿,您可别叫乱喽。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排行最小的都叫“老”

无论是祖辈儿的还是父辈儿的,只要是比自己辈儿大,又在兄弟姐妹里排行最小,都可以叫“老”,比如“老姨”“老舅”“老姑奶奶”…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百试不爽的“杀手锏”

如果您串亲戚的时候,遇到了类似母亲的二姨的舅妈的小叔子的儿子的闺女这样类似的关系,您实在一时拎不清到底怎么称呼,教您一招杀手锏:单刀直入,直接上来问“您好,请问我该叫您什么?”这时候您千万别怕丢面子,随便给人家加了一个称呼,这只会让您更失面子。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爱人”的用法

咱北京人串亲戚难免会问到家里人,怎么称呼自己另一半成了一个大问题一般人说:我爱人、我们家内口子、我们家老徐…尽量少用老公这个词儿,老公在老北京人心里有点儿太监的意思。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借东西的规矩

北京人规矩多、礼儿多绝对不是吹的,日常行为里哪一步都有讲儿,咱就拿借东西来说吧: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药锅和碗

借药锅可以,可借完了您可不能马上还回去,得挨自个儿家搁着等着人家上门来要,如果您还了就等于“盼着人家生病”呢!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借碗可以,可还的时候就要注意了,您要还人一空碗就是您不讲究了,家里有点什么好吃好喝的盛点儿回去,哪怕给人端碗水回去都行。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有的能借,有的不能借

另外,刀子剪子是凶器,绝对不能借,没有您还是去买吧!另外香火也不能借,要不等于您骂人呢。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图片出处见水印)

出门儿见着熟人要叫,尤其是长辈,邻里关系就在这一次次的打招呼当中建立起来了!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北京生活规矩

北京人生活里的规矩无处不在,细小到一个动作,一个称呼,

不信您看:

1、递刀剪要逆着递,开刃冲着自己,以免伤着对方,也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2、敲门要先敲一下,没回应的话再敲两下,急促拍门那是报丧!

3、“婚丧嫁娶”提前打招呼:三天为请,两天为叫,当天那叫提溜;

4、别抖腿:俗话说“男抖贱女抖浪”,一定要注意形象;

5、看人要正眼儿看,斜眼儿那叫心术不正!

6、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男的歪着站那叫二椅子,女孩儿靠门站古代只有八大胡同才有这个呢~

7、别人给您点烟,为表示对人尊重要“护火”。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新时代的规矩

1、修图的时候不要只修自己,帮朋友一起修修;

2、不回微信前请别发朋友圈;

3、朋友给你看照片,请不要主动的左右滑;

4、别人玩手机或者看电脑的时候,没有邀请你,请不要死盯着屏幕看;

5、借了钱请及时还,还不了也得记得及时打招呼;

6、聚会的时候,请不要自顾自低头玩手机;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7、不要在连排坐的座位上面抖腿;

8、KTV不是自己点的歌儿,即便会也不要抢着唱或未经允许跟着唱;

9、在地铁上不要一个人靠着扶手,体谅别人无处安放的手;

10、在公共场所看视频听音乐玩游戏请戴上耳机;

11、别人可以自嘲,但是你千万不能附和;

12、打人不打脸,说人别揭短。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生活在北京,要有规矩

在北京,您要是骑车去哪里,停放一定是要按规矩,这是打小就知道的啊!哪怕是共享单车,只使用一段时间,咱顺道随手给码放整齐能有多难?非让它独个儿“横尸”路上?不能够!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看见门口的车座椅坏了,有个师傅就推进来自己修理了!然后又放回到门口,这素质:必须称赞!!简单地举手之劳!如此的到位!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生活在北京,谦让是美德

我们不道德绑架,真的碰到老人,孕妇,需要的都会给站起来让座,就算自己站着,能帮忙搭句话的:“嗨,哥们麻烦您给这位老人让个座呗!”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其实有时给老人让座,就一两站的老人都按住你让你别动:“姑娘,我就几站,谢谢啦”;得了座的,临下车也会主动把座位让给让座的好心人:“来,小伙子你继续坐吧,我下车”。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生活在北京,规矩是打小儿教的

加塞儿可不是一个好词儿,从小到大,都知道人多要排队。北京是人多,但也要有秩序!请自觉排队,哪怕您坐电梯咱就养个习惯靠右边儿站,给人让点儿道,多简单?!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出门儿开车也要有点样儿,并道打灯儿,不乱开远光,垃圾自己收着点儿。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有次开车路过路口,减速让一大爷先过去,大爷竟给我敬了个礼,我也回礼招了招手,彼此微笑,心里都是暖暖的。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生活在北京,德行决定素质

北京地铁9号线上,有人醉酒吐了一地。一位陌生大叔看到后,蹲在地上,用纸巾把呕吐物擦净,也有其他乘客帮忙递纸。大叔最后把用过的纸放到袋子里,下车的时候带走了!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生活在北京,就得热心肠儿

有位公交协管员真是棒!为了大家的出行方便甚至自带望远镜!耐心的告诉大家公交车的到站情况!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这些北京的大爷大妈,总是提醒着大家做好准备,不要错过,看好自己的包儿……诚信热心!值得尊重!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还有许多年轻人,也秉承了这个好优点,大街上,地铁里,您要是问路,知道的一定详细告诉您,有空的,说不定直接带您过去了!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北京人出门在外,讲究“多说吉祥话儿、拜年话儿”,一句“劳驾、谢谢、回见”印证着咱北京人讲理、讲礼。我说的客气,您听着舒服,其实好多事儿就在您一句话,如果您非得拧巴着说,能不打架么?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说白喽:一个“您”字,是习惯;一个“爷”字,是文化;一声“师傅”,是亲切;叫哥们儿、姐们儿,是瓷器;上来喊你“孙贼”也许是铁磁!

其实这些只是老北京规矩的冰山一角,更多的规矩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北京人规矩多?因为已经融入了北京人的习惯当中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北京人   规矩   盖碗   出门在外   饭桌   娘家   盘子   北京   饺子   事儿   讲究   要说   客人   老人   习惯   朋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