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武器》中以悲剧结尾的爱情,是对战争的猛烈控诉

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


一部《永别了,武器》,将战争的残酷,爱情的光辉和个体的随波逐流展现得淋漓尽致。

《永别了,武器》中以悲剧结尾的爱情,是对战争的猛烈控诉

美国作家海明威

海明威的这部作品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主人公是一位跑到意大利北部担任红十字会救护车驾驶员的美国青年弗瑞德里克·亨利。

利用碎片时间读完了英文原著,感觉意犹未尽,又听了一遍有声小说,感觉初步达到了深度阅读的门槛。

如今,想达到深度阅读入脑入心,读完感觉深受震撼或启迪且思有所得的境界,似乎正变得越来越难。

《永别了,武器》中以悲剧结尾的爱情,是对战争的猛烈控诉

阅读

人们越来越喜欢观看精彩的短视频,或者沉湎于围观劲爆的绯闻八卦,留给深度阅读经典图书的时间越来越少。

一天下来,情绪被这些转瞬即逝却价值不大的信息冲击得跌宕起伏,回头想想却又好像一无所得怅然若失,长时间保持这种状态,心态怎能不浮躁,思想又如何能保持独立不浅薄?

说起战争,我们都知道它是惨烈的,是会造成人身伤亡的,海明威对战争的写作风格,则是不走寻常路。

他的文风看似平铺直叙,轻描淡写,却令人细思恐极。

《永别了,武器》中以悲剧结尾的爱情,是对战争的猛烈控诉

战争

描写自己被炮弹击中的感觉,海明威是这样写的:

我努力呼吸,可是没法子呼吸,只觉得灵魂冲出了躯体,往外飘,往外飘,一直在风中飘。我的灵魂一下子全出了窍。

描写他的队友被炮弹击中后的惨况,是这样的:

我在暗中和光中看出他两条腿的膝盖以上全给炸烂了。有一条腿全没了,另一条腿还由腱和裤子的一部分勉强连着,炸剩的残肢在抖着扭着,仿佛已经脱节似的。

一个本来四肢健全、灵魂有趣的人,转瞬间变成残废,这就是海明威希望向读者呈现的战争的惨烈。

面对随时可能失去生命的威胁,海明威笔下的人们大都过着及时行乐、玩世不恭的生活。

军官们随意开着腼腆教士的玩笑,教士盼望着战争赶紧结束回到故乡阿布鲁息,海明威的化身亨利离不开酒精的麻醉,他的爱人凯瑟琳只求两人能厮守在一起活在当下。

《永别了,武器》中以悲剧结尾的爱情,是对战争的猛烈控诉

白兰地酒

亨利和凯瑟琳的爱情之路,虽坎坷曲折,却又日渐情深意浓。

开始时,亨利并非真正喜欢凯瑟琳,凯瑟琳内心也是已有所属,然而,有时候命运就是那么奇妙和不讲道理。

亨利受伤后回到罗马的一家美国医院养伤,凯瑟琳很快也来到这家医院工作,而这里,正是二人感情加深的关键场所。

后来二人夜渡马焦莱湖,在瑞士郊区的一家木屋酒店共同度过了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直到最后凯瑟琳难产死去。

《永别了,武器》中以悲剧结尾的爱情,是对战争的猛烈控诉

瑞士山间木屋

这场战争期间的爱情,既是两个厌恶战争之人相互抱团取暖,也是日渐理解相扶前行。

凯瑟琳一次次地追问亨利是否爱她,是否永远只爱她一个人,侧面反映的是个体在战争所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苦闷彷徨的内心世界。

亨利一次次地回答她的问题,既是发自内心的爱,更是希望给她一个承诺,一个他根本无法保证的承诺。

《永别了,武器》中以悲剧结尾的爱情,是对战争的猛烈控诉

爱情

凯瑟琳难产时,海明威笔下亨利的内心世界,更是让读者感到绝望。

看着凯瑟琳慢慢死去,他却无能为力,这大概是世间最让人心碎的场景,也是战争期间个体最大的悲哀。

最后,愿这世界永远和平,再无战事,如有豺狼,猎枪恭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海明威   阿布   亨利   战争   爱情   瑞士   教士   炮弹   木屋   惨烈   笔下   猛烈   所得   结尾   深度   悲剧   个体   武器   感觉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