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旃的被盗墓:《明朝那些事》里多次提到他

明庆王朱旃是朱元璋的第十六子,宁夏当时属明代九边之一,庆王分封在此。父皇朱元璋嘱其要勤民奉天,蕃辅帝室。他先是在韦州就藩,9年后到银川,他忧民疾苦,足迹遍及宁夏山川大地,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后患病而死,死时61岁,葬于罗山之原。

实拍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旃的被盗墓:《明朝那些事》里多次提到他

朱旃的陵墓加上王妃、子孙的陵墓共计有34座之多,称为明王陵,可惜陵墓群多次遭外族部落焚掠及盗挖,如今除了庆王墓之外,其他的陵墓基本都不存在了。满地青砖碎瓦,可以想见当年地上陵园建筑的宏伟。

实拍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旃的被盗墓:《明朝那些事》里多次提到他

盗洞直达墓室,可容一人通过。

实拍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旃的被盗墓:《明朝那些事》里多次提到他

墓室正前方。陵区的墓冢多用黄土夯筑成的陵台,四周修筑陵园。

实拍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旃的被盗墓:《明朝那些事》里多次提到他

当地向导带路,他第一个下去,墓里会是什么样子呢?

实拍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旃的被盗墓:《明朝那些事》里多次提到他

庆王朱栴墓除用料的质地和规模略逊于北京十三陵中的明万历帝的定陵外,从构建、方位、布局和十三陵的形制则基本完全相同。墓室由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和左右耳室6部分组成,全部使用磨光青色长条转砌筑。配室为券顶,前、中、后室为穹窿顶。

实拍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旃的被盗墓:《明朝那些事》里多次提到他

盗洞就在后室上方,盗墓贼非常专业和精准。里面的珍贵文物早已被盗一空,而庆王朱旃的尸骨更是不知去向,令人扼腕长叹。

实拍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旃的被盗墓:《明朝那些事》里多次提到他

史载,庆王天性英敏,学问博洽,长于诗文。《贺兰大雪》节录:北风吹沙天际吼,雪花纷纷大如手。青山顷刻头尽白,平地须臾盈尺厚。胡马迎风向北嘶,越客对此情凄凄。寒凝毡帐貂裘薄,一色皑皑四望迷。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丈夫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

实拍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旃的被盗墓:《明朝那些事》里多次提到他

韦州是朱旃建宫室之地,他在此居住了9年。据记载,其城墙高大,护城河池阔两丈,深七尺,从远处看,韦州城像只小船在水上摇动。朱旃王宫今何在,绣户、画檐、玉阶、辇路皆不见,韦州古城只剩残垣断壁,依稀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实拍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旃的被盗墓:《明朝那些事》里多次提到他

西夏皇帝崇奉佛教,在韦州老城内建康济寺塔,朱旃经常登临。檐铃声声依旧,却是物是人非。

实拍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旃的被盗墓:《明朝那些事》里多次提到他

实心喇嘛式墓塔依然保存下来,只不过成了羊圈的一物。朱旃建王府于此。

实拍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旃的被盗墓:《明朝那些事》里多次提到他

韦州清真大寺。当地居民多为回族。史料记载,洪武七年立宁夏卫,“徙五方之人实之”,“宁夏多江南人”。宁夏在当时已有很多史称回纥的伊斯兰教徒,据考证,他们有一部分人可能是元代迁入我国的色目人的后裔,有一部分人其远祖就是居住在我国西北的少数民族,另有一部分是来自江南的汉人后来皈依了伊斯兰教。

实拍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旃的被盗墓:《明朝那些事》里多次提到他

虔诚的穆斯林在做礼拜。信仰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实拍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旃的被盗墓:《明朝那些事》里多次提到他

庆王后代,生活骄奢淫逸,武功废弛。庆王死后,到嘉靖时世袭封爵的皇族子孙已传六代,人数不下七、八十人,嫡系后代居住在今天银川市的庆府之内,拥有军士、匠役、乐工和仆从共约7000多人,而大家熟知的《红楼梦》里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荣宁二府,最多也不过四五百人。奢靡浮华,高下立判。

实拍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旃的被盗墓:《明朝那些事》里多次提到他

满清立国后,对明王朝皇室子孙展开长达10多年的追杀,朱旃的子孙是否幸免,不得而知。 “楼头怅望久踌躇,目送征鸿向南去。黄沙漫漫日将倾,总是江南客愁处。”满带思乡之情的朱旃最终没有回到故土,而是永远留在了宁夏大地。

实拍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旃的被盗墓:《明朝那些事》里多次提到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明王   罗山   奉天   银川市   伊斯兰教   穆斯林   色目人   向南   回族   明朝   墓室   陵墓   宁夏   江南   陵园   子孙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