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游记(二十)

石钟山是个令人神往的地宅儿,蓦然间一道闪电般亮起笑人的俗话。西北风吹得夜壶响,竟不觉哑然失笑。大约是由于大雅与大俗间巨大落差的碰撞吧,虽说下流。原理应该不差,不敬之处顾妄言之顾妄听之算作耳旁风勾逗小趣。

见过菜单,便衷情于石钟山。有名,当然与石钟山记有关,会响的石头与会飞的山峰,我想。那份儿奇妙不仅仅只会让孩童们好奇,一探究竟应该是心结与缘分使然?

笔下描述与实际景况出入甚大,应该容易理解。我一直认为作文如万物之精要,大海之一滴尔。只在太阳的光照下才会现其七彩斑斓,显微镜下才知世界之奇妙。游船不小,百十来人游刃之地应该有。木质的,比人们熟知的红船大。画舫?很精致且不失古朴典雅。见有铁壳船军舰般威武霸气,熊掌与鱼不可兼得。而且由不得人选择,也只能只好随遇而安已矣,也行。

所谓石钟山下,有名的彭蠡之口。阴天,不算阔水期。可也水雾缥缈浩淼无垠,可谓接天地水无穷碧,动地天山有神趣。那一刻你才知什么叫大,尽管它物理意义上当然不够最大。可视觉感触上应该是一样的,早春二月嘛。和风徐徐水雾蒸笼令人心旷神怡那是再自然不过,导游旁敲侧击夾杂进播放器里石钟山口鄱阳湖畔的过往今身。九江早先的柴桑郡,大都督周瑜操练水师屯兵的地方战略意义非同小可。朱元璋击败陈友谅的制高点,统帅部。步曹孟德后尘二次上演火烧赤壁的升级版,硬生生让一块石头拌倒了英雄二次。不敢轻看陈友谅的智商,尤其是经常的历史上的重大失误特别显的小儿科,也太让人生疑。删繁就简抽象掉了许多的事非曲直之故吧,解释不清时索性借故推诿给了上天。反正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经常的波云诡谲,似乎早已司空见惯,何况朱元璋当时属于人民。人民最伟大,抗美援朝即朝鲜战争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有人不厌其烦地惊呼那道长江口与鄱阳湖接头的泾渭水线,不知会不会被当地人笑话这城里来的城汉,城巴佬。反正我是混迹其中,好奇让我不能顾及那么多了,城巴徒没见过水中的趣事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一任放纵自己一味的惊呼雀跃,少见多怪嘛。

只是心里惦记着石钟山记,不见舟回至两山间,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湖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当然那是在月下孤舟探险。唉,风景之万一,与东坡遥享雅趣,不仅不止是一个难字了的吧。尤其是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更是不能得遇,倒有点心存幻想幻象一样。好在漫步石钟山园时见到了不多却中空有窍的怪石隐匿更无水波相拥,或可聊以自慰?

忠烈祠,给岳飞塑的造像。写意的,不很真。倒是怀苏亭的苏轼,应该是写真。瀑布美髯之故?竟是一个没脖子的矬子,实在有失风范。川人个子矮,员外里正帽子倒是方正有嘉。算是补遗以正视听?苏同志好像不那么伟岸,帅哥怕是要打折扣的了。东坡说古之人不余欺也,存疑。塑作者有损贤人形象,起码不够美术。且郦元之简,李渤之陋也有瑕疵。貌似石钟,经常得靠意念修饰。那山才像,现成的钟样再像也不过维妙维肖。怎可真得如钟?随便斧跺两石相扣,得混浊或激越之声当然不可信。多窍微波出入声如宏钟,也不好顶真。唉,传说也不过真的是传说而已。倒是石钟山记灿烂夺目,美篇应该有余不假。可也竟有些索然,观景真得不如听景。石钟山记给我的映像,多好。且从小到大到如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鄱阳湖   鄱阳   赤壁   东坡   矬子   月下   顶真   删繁就简   入声   天山   维妙维肖   耳旁风   水雾   江西   有名   奇妙   游记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