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高瀚文为何背叛了严世蕃,粉转黑?


《大明王朝1566》:高瀚文为何背叛了严世蕃,粉转黑?

《大明王朝1566》朝廷在浙江改稻为桑遇阻,严世蕃、郑泌昌、杨金水等毁堤淹田。杭州知府马宁远等当了背锅侠、冤大头。

严世蕃举荐翰林院高材生,也就是其门生高瀚文出任杭州知府,继续推行改稻为桑的国策。

按说,严世蕃是高瀚文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而且又推荐他担任正四品的知府,从一个清水衙门直接外放地方大员,给了他施展政治抱负的空间。

再者,严世蕃是内阁成员兼工部尚书,是他不折不扣的靠山。临行前,又赠其豪礼,寄予信任和期望。

对于这样的恩师、恩人、恩公,高瀚文应该感激涕零、肝脑涂地、忠贞不二才对。他当即信誓旦旦表态,一年内完成任务。如若不然,提头来见。

然后带着“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救国救民理想,气宇轩昂地离去,踌躇满志地赴任,准备在杭州这片广阔的天地上大有作为,上报效朝廷,下不辜负小阁老的知遇之恩。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让人大跌眼镜。高瀚文到了杭州就和郑泌昌、何茂才翻脸不认人,大唱对台戏,这是彻头彻尾的背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粉转黑。弄得郑泌昌、何茂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小阁老派来的人,怎么这么搞?

其直接原因就是在苏州官驿,他见到了浙直总督胡宗宪。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胡宗宪一番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老成谋国的思想,彻底改变了天真、单纯的高瀚文。

他不会知道,在浙江改稻为桑是各派政治势力的角斗场;他怎么也没想到,一条以改兼赈的建议让他卷入了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

胡宗宪谆谆善诱道,你不该出来当官,你的才情只宜诗文风雅。既然中了科举,就应该在翰林院储才撰书,不应该妄论国策!当他灰头土脸离开浙江时,才会明白胡宗宪的劝告了。

你没请客,又没送礼,也没有刻意巴结小阁老,为什么推荐提拔你去?只因为是他门生和提出建议吗。他的门生可多了去了。

他按照圣贤书的教导要学优则仕,修齐治平。他怀着满腔抱负之心去拯救黎民于水火,却不知社会之黑暗,斗争之残酷,而不自知自己已经成为了他人的棋子。

其根本原因就是他认清了严世蕃的真实目的是让他去跳坑、去背锅、去当冤大头。工作就是这样,越具体,就越深入。越基层,就越靠近实际。

很多决策,明明是利国利民的,可就是到了基层就变调走样。很大程度是因为各级地方在执行的时候在政绩、利益驱动下,急功近利、层层加码。到了基层只能变着法的应付。

高高在上又不出宫门半步的嘉靖同意改稻为桑知道严党要借机捞钱,但想不到会造成毁堤淹田和灾民造反等严重后果。

在翰林院研究室的高瀚文更不可能知道,裕王徐高张、严嵩同党、织造局、胡宗宪这几派政治势力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而浙江就是主战场。江湖,他妈的咋这么黑!圣贤书上没有啊。

哀莫大于心死。本来满腔报国志,却被雨打风吹去。一心一意干事创业,却遭人算计。在听了胡宗宪的诚恳劝告,认识到了严世蕃的真正目的,知道了各派政治势力的斗争,更清晰预见推进改稻为桑的后果后,他真的心灰意冷了。

到任后又经历了仙人跳事件,倭寇假案事件,审讯郑何事件等等,他彻底绝望黯然销魂而去。从而对严世蕃粉转黑,就顺理成章了。

(声明原创、剽窃必究。2020年1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翰林院   金水   大明   王朝   门生   知府   冤大头   杭州   国策   劝告   浙江   朝廷   抱负   基层   势力   政治   事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