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十三关 熬夜也要让孩子背熟


第一关:山海关——河北秦皇岛

万里长城十三关 熬夜也要让孩子背熟

。 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 长城远岫分上下,明月寒潮共往还。

山海关位于明长城东端,是明长城唯一与大海相交汇的地方。向北是辽西走廊西段,地势险要,为古碣石所在地,所以史家又称其为“碣石道”。关城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冀辽在此分界。

第二关:黄崖关——天津津门

万里长城十三关 熬夜也要让孩子背熟

金汤巩固,继光拔剑豪气!

黄崖关亦称小雁门关。建于明代,是蓟县境内唯一的一座关城。海拔高度300米,关城东西两侧崖壁如削,山势陡峭雄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著名的雄关险隘。由于山崖在夕阳西照时,反射出万道金光,故名黄崖关。

第三关:居庸关——北京昌平区

万里长城十三关 熬夜也要让孩子背熟

天畔浮云云表峰,北游奇险见居庸。

居庸关在距北京市区50余公里外的昌平县境内。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后取“徙居庸徒”之意,故名居庸关。汉代沿称,此后各代仍称居庸关口这里山峦间花木郁茂葱茏,仿如碧波翠浪,故有“居庸叠翠”之称。居庸关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

第四关:紫荆关——河北易县

万里长城十三关 熬夜也要让孩子背熟

汉家锁钥惟玄塞,隘地旌旗见紫荆。

紫荆关是长城的关口之一,位于中国河北省易县城西40千米的紫荆岭上,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东汉时名为五阮关,又称蒲阴陉,列为太行八陉之第七陉 。紫荆关位于居庸、倒马二关之间,号称“内三关”。紫荆关由五座小城组成:拒马河北岸的小金城、南岸的关城、小盘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岭城。

第五关:倒马关——河北唐县

万里长城十三关 熬夜也要让孩子背熟

倒马关位于唐县倒马关乡。又称鸿上关、鸿山磁、铁关或唐关。"山路险峻, 马为之倒",故名。关山险峻,绝壁祟岗,石径逶迤,沿途九曲,是捍卫京师的重要门户,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关有二城,上城又名上关,为明长城关口所在,建于洪武初年,与紫荆关、居庸关合称为“内三关”。

第六关:平型关——山西大同灵丘县

万里长城十三关 熬夜也要让孩子背熟

当年弹洞山前见,勇士血斑崖壁留。

平型关(曾名瓶形寨、平型岭关等)位于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这里因发生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而闻名,是中国抗日战争第一个大胜仗的遗址,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军事博物馆

第七关:偏头关——山西偏关县

万里长城十三关 熬夜也要让孩子背熟

东仰西伏黄蟒湾,北扼南阻偏头关。内外长城汇聚处,缓急戍笛金鼓酣。

偏头关,位于偏关县 黄河边。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因其地势东仰西伏,故名偏头关。“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这是古人对偏头关的赞誉。偏头关历史悠久,地处黄河入晋南流之转弯处,为历代兵家争夺重地。早在 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 战场。“赵武灵王略中山破林胡,取其地置儋林郡”。偏关秦汉属 雁门,隋属 马邑,唐置唐隆镇,名将尉迟敬德在关东建九龙寺。

第八关:雁门关——山西忻州代县

万里长城十三关 熬夜也要让孩子背熟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雁门关“九塞尊崇第一关”,座落于 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是中国古代关隘规模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上古称北陵、西 ,战国列称九塞之首,南北朝列称北庭三关,明代列称山西内三关。历称勾注塞、西 关、西陉关,向以关山雄固,北塞门户著名,是中国长城文化、关隘文化之瑰宝。《雁门关志》载:“勾注山,古称陉岭,岭西为西陉关,岭东为 东陉关,两关石头边墙联为一体,历代珠联璧合互为倚防。雁门关明代前址西陉关, 东陉关倚防;明代后址东陉关,西陉关倚防”。古雁门关北口为白草口,南口为太和岭口;明雁门关北口为广武口,南口为南口。雁门关东西两翼分别延伸至繁峙、 原平,设隘口十八。雁门关整体布防概括为“两关四口 十八隘”。

第九关:娘子关——山西平定县

万里长城十三关 熬夜也要让孩子背熟

夫人城北走降氐,娘子军前高义旗。今日关头成独笑,可无巾帼赠男儿。

娘子关(原名苇泽关)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中国万里长城著名关隘,素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因唐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驻守于此得名。

娘子关为战国时期中山国所建长城的关口之一,现存关城建于明代。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建有关门两座。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额题“直隶娘子关”,上有平台城堡,似为检阅兵士和瞭望敌情之用。天然屏障。

第十关:杀虎口关——虎口关晋蒙交界处

万里长城十三关 熬夜也要让孩子背熟

经商走西口,落日故人情

杀虎关古称参合口。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剌南侵,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起名“杀胡口”。自从明朝隆庆五年,蒙汉“互市”以来,化干戈为玉帛,杀胡堡、得胜堡、新平堡(天镇)马市重新开放。 1925年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进驻“杀胡口”。是年,冯玉祥任命其十三太保之一的韩多峰为杀胡关镇守使。 韩为了缓和民族矛盾,促进中原地区与塞外的贸易,遂沿袭自清朝以来的俗称,正式改名为“杀虎关”。两千年来“杀虎口”战火绵延不断,特别是在明正统至嘉靖年间,先后多次被蒙古军队攻下来。清朝以后,这里成了“走西口”的必经之路。

十一关:嘉峪关——甘肃嘉峪关

万里长城十三关 熬夜也要让孩子背熟

烟笼嘉峪碧岧峣, 影拂昆仑万里遥

嘉峪关(又称: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主要景点有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黑山石刻、木兰城、“七·一”冰川等。

嘉峪关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

十二关:阳关——甘肃敦煌市

万里长城十三关 熬夜也要让孩子背熟

阳关门外故人远,独有残阳相伴西

万里长城十三关 熬夜也要让孩子背熟

阳关烽燧

阳关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这里残存部分房屋、农田、渠道等遗址,当大风过后,这些遗址清晰可见,引人瞩目。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凄凉悲惋,寂寞荒凉。今日的阳关,不再是王维笔下“西出阳关无故人”凄凉委婉的代名词,今天的阳关、已是柳绿花红、林茂粮丰、泉水清清、葡萄串串的好地方。

十三关:玉门关——甘肃敦煌市

万里长城十三关 熬夜也要让孩子背熟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的设立,始自西汉武帝时,距今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秦汉以来,好战的匈奴对汉民族威胁很大。汉初,匈奴东败东胡,西逐大月氏,占据河西,并以河西为基地,屡犯汉境。汉王朝开始曾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希图换取暂时的安宁。汉武帝时,放弃了和亲政策,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反击。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 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击了匈奴右部。同年,汉分河西为武威、酒泉两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增设张掖、敦煌两郡,同时建玉门关和阳关。从此,玉门关和阳关就成为西汉王朝设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关隘。

玉门关遗址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疏勒河南岸,由戈壁、荒漠、河流、湖滩共同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北与北山相望,南与祁连山呼应,东南距敦煌市约90公里,西距罗布泊东部边缘约150公里。此区域在地理区域上具有东西交通分界的标志地位,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雁门关   平型关   敦煌市   玉门关   马关   山海关   阳关   嘉峪关   万里长城   河西   关隘   长城   匈奴   河北   关口   明代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