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会东:烟叶变“金叶”乡村共振兴

初秋的会东大地,烟叶飘香,在乡野田间,一眼望去,成片的烟田早已脱下绿衣,微风拂过,座座烤房香气迎面扑来。

凉山会东:烟叶变“金叶”乡村共振兴

凉山会东:烟叶变“金叶”乡村共振兴

近年来,会东县通过资金扶持、技术引导培训、合同种植收购等方式,不断扩大优质烤烟种植面积,为烟草产业优质高效发展培基固本。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记者来到位于乌东德镇的鹿鹤烟叶收购站,看到一片繁忙有序的景象,一个个白色塑料筐内放满了金黄的烟叶,质检、分级、定价、过秤……现场秩序井然。

按照分配好的烟叶收购轮次前来售卖烟叶的烟农们络绎不绝。家住会东县乌东德镇青山村的烟农许龙金,按照排定好的轮次,早早就把烘烤好的烟叶送到了站内。

凉山会东:烟叶变“金叶”乡村共振兴

凉山会东:烟叶变“金叶”乡村共振兴

“今年种了25亩,价格也比较好,一亩大概卖得到7000元左右,今年烟叶收入应该在17万元以上。”许龙金乐呵呵地向记者展示他家的烟叶,“今年的烤烟看起来颜色金黄,闻起有股清香的味道。”

“种烟的收入有10多万,这两年收购价格也高,我们种植烟叶的信心越来越足。”朱光友一边看单据一边乐呵呵地说。今年雨量充足,烤烟长势喜人,产量较往年有所增加,价格也很不错。

为提高烟叶生产质量,保障烟农收益,会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多次到各个乡(镇)、村(组)开展烟叶种植与烘烤分级等培训,在育苗、移栽、采摘、烘烤、分级等各个环节为烟农提供手把手指导服务,确保烟叶生产工作有序开展。

“4户新烟农在海拔2400米左右试种40亩烤烟成功,为红花村6组的农户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会东县龙树烟站站长肖昌胜满脸洋溢着笑容,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烟叶收购站扁平化改革新起点的一年,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又是烟叶收购站站长,将与烟站全体人员走村入户、问计于民,探索会东县铁柳镇红花村6组近1000亩新烟区的开辟。

凉山会东:烟叶变“金叶”乡村共振兴

凉山会东:烟叶变“金叶”乡村共振兴

会东县龙树烟叶收购站所辖会东县铁柳镇红花村、老君峰村、花山村、上进村共4个村19个种烟社,2021年签订烤烟种植合同454户,种植面积5730亩,合同收购量15204担,预计烟农售烟收入2926.7万元。按照会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安排部署,烟站职工6人每人每月走访10户烟农,把烟农当成自己的亲人,交心谈心,切实为烟农解决实际困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收购环境,因今年气候条件好,预计增产17.34万公斤左右,增收667.7万元。

在会东县新马烟叶收购站内,辅助工们热情地帮助烟农把烟叶送到分级台,专业化分级员仔细筛选把关烟叶,分级组长将烟叶按照等级放入不同的框内,主评员再次确认烟叶纯度、进行定级,最终过磅称重后,进入烟叶库房进行打包……收购人员按照工作职责,相互配合,高效衔接,一派忙碌的收购画面。

忙得不亦乐乎的会东县新马烟叶收购站站长李明华表示:“新马烟站2021年烟农种植面积17829亩,种植烟农户数1017户,加上丰产,合同之内的总量预计收购571万斤,烟叶收购从8月25日开秤到现在,已经有一个月了,总的收购了288万斤,上等烟比例达到83.06%,均价是38.94元/公斤,群众也非常满意。”

当前,会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烟叶收购的重心放在稳定等级和对分级人员的监督管理上,想方设法尽最大努力把烟农的烟分出来,提高烟农效益,让烟叶成为烟农发家致富的“金叶”。

会东县坚持多途径保障烟农增收,高质量推动烟叶产业的发展,会东烟草人充分发挥烟叶产业的主导作用,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努力,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截至目前,会东全县收购烟叶总量685963.403担,占烟叶收购计划量的84.79%,烟农收入12.04亿元。

在脱贫攻坚转战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金叶”的力量在会东大地上汇聚,一点一滴滋养烟农的脱贫信心,一啄一饮不忘乡村振兴的使命。

(记者 冯正梅 王世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金叶   会东   烟叶   东德   会东县   烟农   轮次   烤烟   专卖局   高效   收购站   红花   乡村   烟草   收入   合同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