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车不再是出行痛点?中国移动出行市场需求的共性与个性

无车不再是出行痛点?中国移动出行市场需求的共性与个性

据麦肯锡发布的《2030汽车革命八大趋势》报告,预计2030年全球新兴的出行服务将推动汽车行业收入大幅增长30%,相当于额外增加1.5万亿美元。并且,每售出10辆汽车,就有1辆汽车应用于移动出行服务。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出行市场,在2019年整体交易规模突破了3240亿元。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移动出行行业也已呈现较快反弹,正重回快速发展轨道。

结合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移动出行市场份额的剧增与消费者的需求转向紧密相关,主要体现在出行观念和行为的改变。

1.消费者出行需求的共性:省时、便捷最重要

与城市地铁、公交和轻轨等公共交通规定路线运行模式不同,移动出行服务可以实现A点到B点的无缝连接。对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来说,借助汽车这一出行工具可以很好地节省挤地铁、等公交的时间,让出行安排更合理,更灵活。

而移动出行服务的出现,如网约车、顺风车、分时租赁和长短租车等,为消费者的日常出行带来了许多便利的同时,还潜移默化地改变消费者对车辆的态度。

2.“联网一族”不太看重是否拥有私家车

不像六七十年代,汽车属于高端消费品,拥有一辆车象征着高等的社会地位。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公共交通和出行服务越来越便利,消费者的购车需求逐渐降低。

贝恩咨询对中国消费者展开的调查结果显示,自2014年至2017年,消费者认为拥有私家车能提高社会地位的比例从60%下降到40%。

与此同时,麦肯锡对中国消费者展开的调查结果显示,52%消费者认为没有私家车不影响日常生活,36%消费者同意购车没有过去重要,38%消费者表示有免费共享出行,他们愿意放弃自购私家车。

这些调查数据表明,对“联网一族”来说,汽车不再是必需品。他们并不太看重是否拥有一辆私家车,反而注重可以体验不同汽车的智能互联、特制功能。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被激发,更看重汽车的车内空气净化系统、汽车消毒等功能。面对消费者对汽车的观念转变,移动出行平台的服务也应随之改变、提升。

3. 消费者出行偏好改变,个性化服务更具吸引力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交通拥堵剧增,停车位供需矛盾突出,用车成本增加,消费者的出行需求逐渐从拥有一辆车转向付费使用一辆车。这一消费行为的体现,在移动出行领域中分时租赁服务尤其突出。

基于至优出行的观察和统计,消费者对付费用车的需求日趋个性化。不同的出行场景中,如购物、通勤、商务、出游等,消费者会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时间、网点和车型等。同时,消费者希望平台能提供特定场景的定制化服务,如短途旅行攻略、车辆推荐等。除此之外,消费者对车况、车的性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更加青睐于汽车的智能化体验和自动驾驶体验。

在网约车、顺风车等服务模式中,消费者对乘车的安全性非常注重。一键报警、全程录音录像、紧急联系人、实时位置保护等安全功能的升级,已被广大乘车消费者所认可。

实际上,不管是哪种出行服务,移动出行平台抓住消费者的新需求点,思考如何在特定场景下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车型和服务,打造差异化,才利于企业本身的突破成长和行业的有序发展。

参考资料:

【1】麦肯锡,《2030汽车革命八大趋势》,2016.

【2】麦肯锡,《2017中国汽车消费者调查报告》,2017.

【3】贝恩咨询,《中国移动出行市场全球居首》,2017.

【4】易观,《2020中国移动出行市场年度分析》,202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中国移动   私家车   共性   疫情   中国消费者   公共交通   车型   地铁   场景   便利   注重   消费者   需求   个性   旅游   汽车   市场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