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美国CIA日常不拿枪,挖空心思琢磨人

间谍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美国CIA日常不拿枪,挖空心思琢磨人

像007、碟中谍、杰森·伯恩这样的间谍,只能出现在电影里。

手拿高科技装备,全球执行任务,一言不合就开枪,把街头驳火当饭吃,如果间谍真这么工作,坟头草早就长成大树了。

真实世界中的间谍,更多的是斯诺登那种,文文静静、人畜无害,像普通上班族一样,用着商务笔记本,坐在格子间里处理情报。

即便大名鼎鼎的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手把手培训出来的间谍,也都是拿笔多于拿枪的“文职人员”。

间谍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美国CIA日常不拿枪,挖空心思琢磨人

2500多年前,兵圣孙武,就定义了什么是间谍。

他在《孙子兵法》里写道,“知敌之情者也”,如果去掉秘密属性,“间谍”这事儿说穿了,本质不复杂——间谍即情报。

像“纳粹谍王”西格佛里德·贝克尔,被美国视为“西半球最重要的德国间谍”,他最重要的工作有两个,一是分析美国报刊和技术杂志,收听电台广播,通过与外交官和访问过美国,或者在美国受过训练的军人打交道掌握信息;一是调查空航和远洋的货运信息,重点在运输时刻表和货运往来情况,以此分析评估盟军补给线,所能支持的战争规模。

间谍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美国CIA日常不拿枪,挖空心思琢磨人

中央情报局(CIA),是美国最大的情报机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立起情报网,就是为了有足够信息,供给后方情报人员做分析、侧写。

情报人员不但要分析每一条信息的真实性、重要性,分析它们所能产生的影响,更要对消息链条上的每一个关键人物,做全面侧写:他出于什么原因,说了这样的话、做了这种决策、心理动机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尽可能、最大限度地琢磨人。

像这种分析侧写,需要动用资源极丰富,对于不同目标,优先级自然不同。

比如冷战时期,CIA专门针对前苏联编制《传记手册》,每个负责制定和执行政策的重要人物,其个人情况都记录在案。

间谍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美国CIA日常不拿枪,挖空心思琢磨人

CIA记录的个人情况,并不仅仅是姓名、年龄、家庭、籍贯,就像前面所说,只为特定人物分析侧写,内容包括目标人物的兴趣和动机,找到能够解释其过去或未来行为的内在动因。

这个间谍项目,贯穿了整个冷战,根据现在公开资料,到了1977年4月,给前苏联特制的《传记手册》,已经更新增补到第四版。

CIA不但对假想敌下手,对于盟友一样不放过。

在我们印象里,美国倾尽全力保护以色列,事实也是如此,自以色列建国以来,美国在联合国为其动用了40多次否决权,这主要因为犹太裔势力,对美国政府影响巨大。

所以,小朋友才有了那个大问号,“美国和以色列,到底谁是谁的爹?”

即便如此,CIA还是给以色列政要编写过“传记”,其中,堪比出埃及记的英雄总理伊扎克· 拉宾(Yitzhak Rabin),受到极大重视。

间谍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美国CIA日常不拿枪,挖空心思琢磨人

经过CIA分析侧写,得出了一个间谍眼中的拉宾:他“存在矛盾性”,因为他是军事上的鹰派、政治上的鸽派;同时,他曾以将军出任大使,在各个强国、大国之间周旋,造成他心中信念坚定、行事谨小慎微。

这种“直入人心”式情报分析,投入大、效率低,但这就是间谍们的日常工作,特别是现今,大数据盛世,间谍工作也进入智能时代,极大提高了分析准确率。

不过,CIA公布出来的成功案例,还发生于前互联网时代。

一是针对伊拉克,一是针对本·拉登。

1991年1月,在“沙漠风暴”行动展开之前,CIA提交了《伊拉克政治及人物手册》,对伊拉克政坛进行了极其详细的分析,深挖萨达姆内心,给军事行动顺利进行,提供了极大帮助。

间谍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美国CIA日常不拿枪,挖空心思琢磨人

CIA对于本·拉登的调查分析,也极为详尽,分析了他的成长背景和教育经历,甚至把他在苏丹居住期间的情况,和他背后的大金主都挖了出来。

不过,这份于1996年完成的“奥萨马·本·拉登调查”,并没有阻止2001年发生“9·11”。倒是在以后十年间,美国海军陆战队追捕本·拉登,这份“拉登传记”提供了不少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鹰派   伯恩   美国   间谍   以色列   伊拉克   挖空心思   前苏联   冷战   传记   情报   日常   情况   手册   人物   人员   旅游   工作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