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流拍27宗地:谁在逼着房企躺平?

北京流拍27宗地:谁在逼着房企躺平?

文|叶书利


当下的楼市,躺平的不仅是购房者,还有房企。


截至10月11日,北京第二批集中供地,合计43宗地,其中的27块地因为无人报价,不得不终止出让。土地流拍率达63%,一跃成为二拍中热点城市中土拍流拍率最高的城市。


你没有看错,北京成为了二拍中土地流拍率最高的城市。


伴随楼市的转冷,地市迅速跟冷,曾经需要挂马甲抢地的房企,开始不买地了。相应地,土地流拍正在成为常态。此前,深圳、上海、广州、重庆、成都、苏州、天津、无锡等热点城市,曾经不愁嫁的土地,皆遭遇“无人抢新娘”而流拍。


主要城市第二次土地集中供应时的流拍率情况

城市

二拍时的流拍率

北京

62.79%

上海

26%

广州

52.08%

沈阳

58.7%

长春

38%

无锡

4%

福州

32%

青岛

10%

济南

35%

天津

34%

成都

31%

重庆

33%

苏州

14%

南京

22.6%

深圳

4.5%

(数据来源:壹书生根据公开数据汇总而成)


热点城市的土地为什么突然遭遇规模化的流拍?房企为什么突然躺平了?在壹书生看来,主要原因如下:


A,缺钱的背景下,房企的核心战略开始由此前的规模化扩张转向求稳式生存。


过去这么多年,“规模化”一直是各大房企的核心发展战略,因为规模化就意味着行业竞争力,凭借规模化,房企便可而降低资金成本、运营成本等。然而在三条红线导致行业内爆雷不断的背景下,“活下去”逐渐成为越来越多房企的最核心发展战略。


在“活下去”的最高企业目标下,“谨慎式求稳”渐成行业内的生存共识,相应地,拿地时更谨慎了,政府卖地就更难卖了。


B,行政力量强行介入楼市的力度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调控端增加了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加大了房企运营的市场风险。在此背景下,叠加A条原因,越来越多的房企选择性躺平,以寻求“活下去”为上。


C,地价太高,而限价太低,留给房企的利润空间太薄,房企陷入“给人打工,却可能亏钱”的窘境。


以北京的本次土拍为例,朝阳前苇沟村6宗地块,起拍楼面价均价约6.2万/平,拐点楼面价约6.5万/平,而政府确定的销售指导价为7.98万/平,地价与房价之间仅有1.5万/平的价差,拿地后,房企还需要建安成本、资金成本、运营成本等,很难赚到钱,稍不小心,房企就会陷入“帮人打完工,最后还得给老板倒贴一些钱”。


杭州也陷入了类似的情况:因为地价太高,未来房企卖房时的限价不高,杭州流拍的一些地块,即使房企以底价来拿地,流拍的10宗地块中,差不多过半地块,房企拿到地后开发,最后会出现不但赚不到钱,还亏损的境地,所以房企们只能不买地,避免“越拿地,越亏损”的窘境。


D,“铜九铁十”之下,楼市进入速冻期,未来走向不明,所以房企们先躺平求稳。


9月后,全国楼市迅速冷冻,这也让房企们不得不先躺平,观察情况后再动。


克而瑞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百强房企9月业绩显示,9月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加剧,28个重点监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7%,同比跌幅进一步扩大至25%,较2019年同期下降17%。一线城市成交全线回落,二、三线城市成交持续走低,近80%二、三线城市成交同比转降。


国庆期间,楼市延续转冷趋势:中指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期间,重点监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去年同期下降33%。


楼市快速转冷之下,一方面,房企现金流回款压力加大,正在进一步加大房企的资金压力,相应地,房企的拿地能力下降;另一方面,房企对于未来楼市的预期转阴,拿地意愿下降。


楼市销售转阴,地市遇冷,在被政策强行按在地上摩擦了一段时间后,中国楼市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在这个十字路口处,壹书生提几点个人的购房观点,以作参考。


A,中国楼市正式进入双轨制:人口正流入的一二线价值城市,楼市进入政府定价期。房价的涨跌,主要取决于政府端的政策,如资金端的松紧、限购端的松紧、抢人端的松紧等。而越来越多的人口负增长城市,楼市进入市场定价期。在这些楼市,限跌令会越来越多,但人口的负增长、经济的萎缩等,正在让这些城市鹤岗化。


B,防跌,而不是防涨,会逐渐地成为中国楼市的主基调。


伴随人口负增长的实际到来、经济增长压力越来越大等因素叠加下,防跌才是今后中国楼市真正的主题,哈尔滨、唐山、张家口等城市的限跌,才是今后中国楼市真正的底色。而防涨只是少量城市未来一段时间的阶段性插曲。


C,未来二年左右,哈尔滨化会是越来越多中国城市楼市的唯一选择,以后对于类似的限跌令,购房者们不要大惊小怪了。


D,深圳、广州、杭州、东莞等几个城市,未来二年,宏观层面,调控只能越来越严,目前的楼市转冷,只是开始。换句话说,未来二年,这几个地方的楼市可能是最危险的城市。背后的道理只有一个:2017年317后,不太听话,涨价过多了,房价过于透支了,该还债了。


E,北京这座城市,不会大跌,会以稳为主。因为2017年317后,房价层面已经还过债了。而目前的地市遇冷,主要是“卖地人太狠”所致,不是缺少需求。


F,环京楼市里,为了避险,回归环京核心区:沿潮白河带。


G,未来楼市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所以对于购房者来说,赶快减少杠杆率,适度躺平,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北京   热点   松紧   地市   地价   杭州   地块   广州   深圳   中国   楼市   房价   土地   未来   城市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