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于疏忽败于疏(随笔)


流于疏忽败于疏(随笔)

常言道,安全无小事。炎热夏季,也是事故多发期。我刚浏览今日头条,有好几位网友的话题,都涉及到安全管理问题,而且谈得都很好。据此,我也想谈点个人看法。

我认为,安全管理的要素就是心到做到,不能有一点疏忽,不然早晚要出问题。有史料记载,冯玉祥和阎锡山经过秘密协商,决定在河南沁阳会师,联合歼灭蒋介石部队。行动前夕,作战参谋根据冯玉祥口谕,迅速拟定了一份命令紧急下发部队:“命令××部,昼夜兼程,直插泌阳,与阎锡山部队会师。”结果,冯玉祥部队风雨无阻日夜兼程直赴泌阳,却未能与阎锡山会合,贻误了战机。原来,作战参谋错把“沁阳”写成了“泌阳”,两地相差甚远。一字之差,导致冯、阎联合作战告败。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部队行军作战是这样,安全管理也是如此。剖析一些单位发生安全问题的原因,无不与疏忽有关。有的发现不了问题,有的对事故苗头视而不见,说到底就是安全意识不强,导致问题的蔓延扩大,最终酿成悲剧,教训十分沉痛。

流于疏忽败于疏(随笔)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往往一个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任何单位、任何时候都有发生问题的可能性。一个单位一点问题都没有是不可能的。出现事故苗头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视问题,把小问题“捂”成大问题。因此,管理者一定要增强工作预见性,把问题想在前,把工作做在前。

安全管理贵在经常,重在预防,尤其是对那些若明若暗问题的绝不能马虎大意,掉以轻心。抓安全管理切记时紧时松,要把它当日子过。越是在建设发展形势好的情况下,管理者越要保持高度清醒,主动想安全、抓安全、保安全。纵然一旦发生了问题,管理者也不要惊慌失措,乱了阵脚,而是要沉着应对,妥善解决,切不能把目光盯在问题的表象上,要善于查找深层次问题的原因,采取根治措施,防止出现“惯性”,杜绝更大问题的发生。

流于疏忽败于疏。对于管理者来说,就是要保持谨慎,防患未然,以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的工作状态,扎扎实实抓好安全管理工作。这不仅是对单位建设高度负责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成功管理者个性品质的最佳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泌阳   沁阳   疏忽   时紧时松   作战   苗头   参谋   安全管理   管理者   部队   随笔   事故   矛盾   发生   单位   旅游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