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即将横空出世,但仍需两面观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金榜题名、蟾宫折桂无疑是每个学子所梦寐以求的。但是过度宣传“高考状元”的事迹,难免会落入“功利化教育”的窠臼。因此,今年2月,教育部在部署今年高招工作的通知中再次强调:严禁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严禁各地政府、学校、培训机构以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

“高考状元”即将横空出世,但仍需两面观

其实,对“高考状元”的追捧,背后是对应试教育的崇拜与迷信,不利于在社会形成良好的教育观、人才观,并且对于培养全方面的素质人才也是一种阻碍作用。对“高考状元”的追捧,会造成区域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使经费、师资、生源等资源向这些“状元校”倾斜,此消彼长之下,“马太效应”的现象会愈加明显。

“高考状元”即将横空出世,但仍需两面观

同时,“高考状元”的噱头可能会导致学生的盲目自信,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画地为牢,却做着一只井底之蛙。殊不知,在人生的道路上,高考只是作为一个很小的转折点,开局落后并不代表没有逆风翻盘的机会,比如在一次的国际100米比赛中,苏炳添与“闪电”博尔特通常竞技,苏炳添的起跑节奏完全带偏了博尔特,可就在最后30米中,博尔特展现无与伦比的后程爆发力,一举拿到了小组赛第一名。同样如此,“高考状元”只能说分数不错而已,并不代表今后就一定能够成功。

“高考状元”即将横空出世,但仍需两面观

一次考试的成功也并不能代表一生的顺利,高考状元也不能代表着人生道路的第一名。获得“高考状元”的学生应当戒骄戒躁,理性地面对自己的分数,进入大学之后,切勿产生骄傲自满之心,因为大学对于学业的标准与高中时期是截然不同的,须知“三人行必有我师”,沉下心来读书思考问题才是上上之道,否则会坠入到伤仲永的窘境。

教育事业的目标,是培育出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而不是落入“唯分数论”的怪圈。破除对“高考状元”的满目崇拜,也恰恰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究其本质而言,唯独摆脱功利化的教育,让读书考试回归到育人的初衷,这样方能打破对“高考状元”热衷的魔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马太   蟾宫折桂   高考状元   骄傲自满   戒骄戒躁   数论   窠臼   画地为牢   万里长征   功利   两面   分数   崇拜   标准   人生   学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