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泸沽湖:荒芜萧瑟,还是候鸟天堂

冬日泸沽湖:荒芜萧瑟,还是候鸟天堂


冬日泸沽湖:荒芜萧瑟,还是候鸟天堂


在纳西摩梭族和蒙古摩梭人语系里,“泸”为山沟、“沽”为旮旯里,“泸沽湖”也即山沟里的湖泊。在元蒙后期与纳西东巴时期,泸沽湖有许多怪异的名字,诸如“勒得海”、“鲁枯湖”、“左所海”,颇有宗教寓意和政治色彩。

泸沽湖地势复杂,由西北东南走向的断层与东西走向的断层共生,是典型的高原断层溶蚀陷落湖泊。在地理水文视角,泸沽湖属长江上游支流金沙江的分支雅砻江之理塘河水系,是中国第三大深水湖泊,最大水深达105.3米。

因地处四川省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共辖区,古时是纳西东巴王国与木里王国的交错“国界”地带,成绩卓著、人品一般的植物学家、地理探险家约瑟夫·洛克曾几度往返于此(后来也成就了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和香格里拉)。周边世代居住着纳西族、蒙古族、彝族、普米族和摩梭人,历史交错、地域杂居,具有走婚特色的母系部落摩梭人也渐渐衍生出纳西摩梭人和蒙古族摩梭人,分别居住在宁蒗县域和盐源、木里屋角乡一带。

冬日泸沽湖:荒芜萧瑟,还是候鸟天堂


冬日泸沽湖:荒芜萧瑟,还是候鸟天堂


几经波折,云南丽江备受网络人言人语。

有一半“境域”在丽江宁蒗县境内的泸沽湖也因此遭受不一般的非议(当然,云南丽江境内的泸沽湖本身也“绯闻”四起,以至于多数国人误以为泸沽湖就是云南的),近年来游客渐渐零散、稀少。与此同时,泸沽湖本身迎来了本有的蓝天白云、透明度达12米的清澈湖水,一进入冬天候鸟云集,那些个野鸭子那些个红嘴鸥,睡在这里的人几乎每天都是被它们欢快的叫声闹醒的。

因泸沽湖水面清澈,靠近湖畔的游人几乎可以肉眼看到很深处的沙石和高原日照光线在水里波纹起动的光影,一眼斑驳陆离,一眼浮动迷人,一眼恍如隔世。这是丽江慢时光的再现,也是冬日煦暖的惬意,多少人在冷清中感受温暖!?

冬日泸沽湖:荒芜萧瑟,还是候鸟天堂


冬日泸沽湖:荒芜萧瑟,还是候鸟天堂


冬日泸沽湖:荒芜萧瑟,还是候鸟天堂


不过,不可否认,这里的冬天太冷了!

特别是夜里或清晨,那萧瑟的风如萧瑟的枯树枝,刺骨清寒。如果说这样的景致富有诗意,那只是片刻的幻想,瞬间的迷恋,很快你就会跑回屋内,隔着玻璃欣赏这冬日的景象。

中午,趁着煦暖的日照,你逐一走过那些门扉半开半掩的客栈、餐饮酒吧,凉意十足的餐具桌椅都变得别有格调。

那些第一次来泸沽湖的游人,想必赌着只来一次的念头,穿上漂亮的群纱,光着脚丫子在湖边、在公路上、在山坳石头之间,拍了好一会儿。虽然美丽冻人,但她们始终看着都是快乐的,如同那些个候鸟。

冬日泸沽湖:荒芜萧瑟,还是候鸟天堂


冬日泸沽湖:荒芜萧瑟,还是候鸟天堂


当然,如果你是一位痴迷的摄影师,想必会喜欢这般萧条。兴许是见多了春夏的嫩绿葱郁和秋色的红艳,冬日枯容的走婚桥和清一萧瑟色的沼泽草甸也是别有雅致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普米族   理塘   候鸟   萧瑟   纳西   蒙古族   冬日   日照   丽江   王国   人语   断层   山沟   云南   湖泊   天堂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