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在安排这次旅行的行程时选择到淄博的很大原因是因为蒲松龄,要看看究竟有没有鬼怪狐仙,最初做计划时给淄博安排了半天的时间,后半天到潍坊的十笏园,聊斋城不打算去,主观上我认为聊斋城是根据《聊斋志异》的故事建设的鬼狐景点,我更喜欢自然景观。

15日晚上从济南到淄博后,住在了淄博站附近的锦江之星酒店,为的是方便出游。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淄博站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淄博

7月16日早上在酒店旁边的西安面馆用过早餐,到公交站乘车准备去周村古商城,也许是周村烧饼的香味吸引了我,鬼使神差的临时将周村古商城加了进来,潍坊十笏园就被取消了。

从淄博站每人4元乘4路公交到周村火车站, 又花5元乘了一辆电动三轮车,9点15分到了周村古商城。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周村古商城

周村古商城门票40元,在高德地图上买票可以优惠3元,含千佛寺、遇见周村、大清邮局、瑞蚨祥丝绸展览、民俗展览馆、英美烟草公司、票证博物馆、票号展览馆、杨家大院、魁星阁、卡卡魔像馆、三星庙,大染坊和状元府另售票,前者40元,后者30元,我选择放弃。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售票处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入口处

周村古商城,从名称来说,突出的就是商业贸易,这也是不同于其他古镇以官商宅院或民居为主的地方。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周村古商城

周村古商城的景点主要分布在三条街道上,同其他地方的布局类似以民居、商铺为主依次排开,只是这里相对的老字号多一点。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状元街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周村古街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周村古商城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大染坊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街上的店面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状元府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老民居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老民居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周村

周村有天下第一村之称,因为这里不是州府不是县城仅仅是个村庄,却有着城市商阜般的繁华贸易,这也是周村的特点。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第一村

周村又有“旱码头”和“丝绸之乡”之称,这点也反映出这里的贸易规模和特点。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旱码头牌坊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丝绸之乡

在村中央有一通“今日无税”石碑,这是清初刑部尚书李化熙所立,他曾经上书朝廷免过长山县的土地税,还代缴周村商户的税款,子孙六代二百年,为周村做生意的商户提供了方便,也算是积了大德。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今日无税碑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介绍

清朝顺治年间周村出了一名状元叫王应统,他住过的街道叫状元街,他的家就是状元府。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状元府文化博物馆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状元府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状元及第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高升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王应统

这里周村烧饼最有特色,经常能看到卖烧饼的,价格从10元4包到15元1包,店面越大价格也越高,除了一些小铺外,大的店铺应该是周村烧饼和天下第一村烧饼博物馆。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烧饼店铺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周村烧饼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烧饼展览馆

在周村烧饼店铺里看到正在制作烧饼的人员,和她聊了制作过程,不过,我肯定没有学会,想着简单,看她做就觉得不容易。品尝之后,10元买了一包五香味的烧饼。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制作烧饼

天下第一村烧饼博物馆有一个展厅,里面有这家老字号聚合斋的发展史。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聚合斋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聚合斋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荣誉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烧饼展览馆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烧饼展览馆

好了,再说一下景区里我看过的几处收费景点吧。

“遇见周村”在北入口处,是一座精致的二层楼四合院,属于明清民居建筑,展厅主要介绍了周村的历史和作为外景地拍摄过的影视作品等。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遇见周村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遇见周村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遇见周村

瑞蚨祥丝绸展览和英美烟草公司我没有进去,就在门口拍照。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瑞蚨祥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英美烟草公司

参观民俗展览馆,最感兴趣的是石磨和石碾,因为能使用。这里是参观的收费景点中规模比较大的地方,有好几个展厅。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民俗展览馆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民俗展览馆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民俗展览馆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民俗展览馆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民俗展览馆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民俗展览馆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民俗展览馆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丝绸文化展览馆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丝绸文化展览馆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丝绸文化展览馆

票证博物馆我看得比较认真,不少的商标尤其是老商标设计得比较精致,还特地拍了一下视频,这里对我来说觉得有参观价值。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票证博物馆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老商标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老商标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老商标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老商标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老商标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老商标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老商标

票号展览馆也进去看一下,主要是介绍了乔致庸及其票号的发展过程,也介绍了周村票号情况。这里也应该叫“乔家大院”或者“乔家小院”吧。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票号展览馆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票号展览馆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票号展览馆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乔致庸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格言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介绍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清慎

杨家大院是近代商人杨瑞清的住所,以他的从商经历拍摄有电视剧《旱码头》。小院建设的比较精致,没有其他商家宅院的高墙与堡垒。院里的一棵拐枣树长得挺有个性。另外屋里的一些家具很珍贵,雕刻的非常精美。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杨家大院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杨家大院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杨家大院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拐枣树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杨家大院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杨家大院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杨家大院

在魁星阁和三星庙转了一圈。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魁星阁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大殿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才高八斗独占鳌头

吃的除了烧饼,筛选了一下,选择了知味斋的肴鸡,45元一只,个头也不小,味道还不错。在沿途路上看到当地有很多肴菜饭馆,时间关系没有顾上去品尝其他的菜品。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知味斋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肴鸡店

在景区外围转了一下,都是一些商铺,有开业的、有待业的,也有转让的。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周村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周村

11点15分离开景区,本想打车走,景区门口没有,在高德地图上约车也没有人接单,等来了128路公交,司机师傅将我们送到周村公交站,然后换上了22路去淄川公交站,在淄川公交站换乘23路到蒲松龄故居,整个过程一小时四十分钟,还算比较方便。在去淄川的路上下起大雨,刚把伞拿出来,公交车过了一个桥洞,雨逐渐小了,到淄川公交站,就没有下过雨。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蒲家庄商业街

在蒲家庄的商业街,买了一碗馄饨,陪着周村的肴鸡,饱餐了一顿,然后进了蒲家庄,准备参观蒲松龄故居。

蒲家庄东西都有城墙和城门楼,不知道是不是以前留下的。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西门楼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东门楼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城墙

蒲家庄有不少老民居,看上去都有些年头了,村里有老树,树龄也不小。解放战争时期华野曾经在这里进行休整,村里修有纪念碑。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华野整军纪念碑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古树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蒲家庄的老街道

蒲松龄故居在村中偏东的位置,蒲松龄在这里出生和去世,他多次参加科举一生没有考中,以教馆也就是做私塾先生维持生活,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小说《聊斋志异》,我想当年他一定是讲故事的行家,他的学生应该爱听他讲课,邻里之间也许更和谐,听他讲一些鬼怪狐仙,一定是其乐无穷。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蒲松龄故居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蒲松龄故居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匾额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蒲松龄故居

蒲松龄故居环境很优雅,我并不能肯定这些都是蒲松龄老先生亲自置办的,也许与后人或者现在建设景点有关,如果当年有这般光景,家里也算是小康有余至少是财主了,大约不出门教书也应该能平稳度日。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蒲松龄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狐仙石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蒲松龄故居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蒲松龄故居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蒲松龄故居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蒲松龄故居

蒲松龄出生和去世的房屋还在,这里也许是真正的蒲松龄故居吧。堂屋的对联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给予蒲松龄极高的评价,称赞他“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能得到如此的肯定,老先生当是欣慰了。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蒲松龄住过的地方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蒲松龄住过的地方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蒲松龄住过的地方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蒲松龄住过的地方

故居里有展厅,对蒲松龄的生平有比较详细的介绍,我只是浏览了每一部分的标题。也有一些名家书画赞颂蒲松龄的,选择名气大的人欣赏了一下。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蒲松龄生平介绍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展厅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展厅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展厅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石碑

参观半小时就离开了故居,依然纠结要不要去聊斋城,好在不远,我决定去看看,心想如果门票超过40元就不进去了,到了售票处,门票80元一张,但是,因为现在聊斋宫和财神庙维修没有开放,票价优惠到40元一张,也许是蒲老先生有意留我,让我进去看看究竟有没有亮点,既然如此,就买票进了园区。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聊斋城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聊斋园

进入景区就看到了狐仙园也就是蒲松龄艺术馆,我决定进去看看。进入园区,很快就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翠竹挺立、林木青翠、假山动人、小桥玲珑、池水灵秀、曲径通幽,尤其是看上去像狐狸的石头栩栩如生,这是别有洞天。后面的石隐园还是从前的毕家花园,难怪这里的景色如此美丽,原来很久以前这里就被人做了景观建设。在离开聊斋园时,我又进去重新欣赏了狐仙园和石隐园,可见这里的景色是多么的诱人。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第一次拍的狐仙园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狐仙园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狐仙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狐仙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狐仙园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狐仙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狐仙园里的狐仙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狐仙园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狐仙们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狐仙们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狐仙们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第二次进去时拍的狐仙园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石隐园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介绍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石隐园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石隐园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石隐园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石隐园

整个园区大多数是自然景观,这一点出乎了我的预料,沿着大路在园区里行走,人不多,景色不少。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聊斋园景色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聊斋园景色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柳泉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井台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亭台水榭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仙人石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没有开放的财神庙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卧牛石

路过满井寺,就进去参观,满井寺是蒲松龄的父亲出资修建的,也是蒲松龄写《倩女幽魂》是兰若寺的灵感之地。门口有个“福”“寿”的石碑,有人都喜欢触摸一下,摸福增寿图个吉利。

满井寺规模不算太小,大雄宝殿的佛像雕刻的非常精致,有别于大多数的寺庙。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满井寺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大雄宝殿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浮雕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浮雕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寿

景区有蒲家的坟地,蒲松龄老先生就安葬在这里,自然要凭吊一下,略表敬意。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蒲松龄墓园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蒲松林墓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蒲家先祖碑

到聊斋宫的时候,就我一个人走在茂密的树林间,听着小鸟小虫的叫声,是不是的有蜘蛛网拦路,确实有点瘆人,总担心突然遇到狐仙拦路,如果要我留下,岂不耽误了后面的行程。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聊斋宫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聊斋宫前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未开放的聊斋宫

园区的景观基本上以自然地为主,尽管也有新打造的景点,但是山是真的,河是真的,树林也是真的,山上的柏树多数都有一百年以上的树龄,差一点错过了这里的美景,为自己没有放过这一景区感到庆幸。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聊斋园打造的景点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聊斋园打造的景观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聊斋园打造的景观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聊斋园打造的景观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这些石头似乎都有灵性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山林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山林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森林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出口处

我觉得这里的名字如果叫“聊斋园”或者“蒲家园林”,甚至是“蒲园”都是贴切的,偏偏叫聊斋城,一个城字,似乎对这里大大打了折扣,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正是:

亦曾踌躇不登台,满园景色次第开。

蒲公曾得狐仙醉,后人开怀赞华才。

柳泉涓涓伴仙语,满井云深脚愿抬。

摇落满山翠枝叶,难描此中明月来。

再次从狐仙园出来之后,又穿过了蒲家庄,乘103路公交到淄博站,然后乘动车去青州市。

旅游打卡到蒲松龄的故乡淄博

公交站

今日在淄博步行18000步,大约21里路,在聊斋园一小时。

作者:大宋万军作于2021年7月28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三星   淄博   聊斋   票号   狐仙   旅游   景点   景区   展览馆   民居   烧饼   故居   大院   状元   民俗   故乡   公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