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老张不止一次地提到, 从前汾西县县城曾经选址“luo shang”村,听起来有点像“啰嗦”,他言道村里有老民居,可以去看看,我没有太上心,也没有问究竟是哪个村。

我听说不远的地方有一座雕底庙,资料显示有石窟,从前石窟内有约5米高的佛像,这个地方还是值得去看看的。

6月3日午饭后,老张提议去外面转转,于是我提议去雕底庙,老张老常说先到“Luo shang”然后再去。

路上我了解了这个村的大名,原来叫“磊上村”,很多地方的地名方言和文字读音有很大差别,这倒不奇怪。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磊上村牌楼

到磊上村,老张找到一个本村的熟人,不过他对村里的情景只能做个大概的介绍,从前磊上村有两个大户人家,也就是大财主,一个是柴家,一个是张家,当然土改的时候,张家大院大队部占用了。人家带我们前去参观。

柴家老院一共有三座,据说是当年三房太太子孙居住的地方,现在只有一座还有人居住,一座已经消失,一座也是摇摇欲坠。

柴家老院的建造者是柴作朝,柴作朝字砥臣号松轩行长,生卒年不详,因年代久远,现在的柴家后代以及村里的老年人对柴公事迹一无所知,在柴家老院旁有一个“柴作朝神道碑碑楼”,里面有一面石碑,上刻有“诰封武略骑尉营千总柴作朝神道碑”,立碑的时间是1840年道光年间,因立碑人上面有第四代孙子,由此推断柴作朝可能是乾隆或嘉庆年间的绿营兵千总,是正六品官员,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团长或者营长。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柴作朝神道碑碑楼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神道碑

正在荒废的第一座柴家老院,整个院落布局合理,木雕做工细腻比较精美,只是没有人进行修缮已经任其自然损坏,还是有些可惜。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柴家老院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柴家老院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柴家老院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柴家老院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柴家老院

第二座柴家老院还有人居住,正房前面的木质檐廊早些年被现在主人的父亲以400元价格卖掉了,他说放到现在八万也能卖。不过影壁墙保存得还比较好。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柴家老院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柴家老院保存完整的影壁墙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柴家老院

柴作朝神道碑碑楼县里已经列入文物保护范围。

张家也是磊上村的大户,据现在的后人说,当年盖房子的时候正是人吃人的年代,当时张家祖先发财了就修盖了现在的院落,大队部也就是村委会现在已经搬走,这里也没有人管理与保护,房屋在不断的破败,从檩条下面签杆上的字迹依稀能辨别出来是“光绪元年 岁次乙亥菊月”也就是1875年农历九月,房屋的主人叫张西当时54岁,从模糊的字迹上看当时似乎有功名。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张家老院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张家老院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张家老院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张家老院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张家老院侧檐木雕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张家老院砖雕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张家老院楼梯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张家老院老房二楼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签杆上记载着修建日期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张家老院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张家影壁

张家老院整体规模很大,说明是当地的一个大财主,张家老坟地有很多柏树,特别现在还存留不少棵,经历解放后了七十多年的时代变迁,能不被集体卖掉,也算是个奇迹,走到附近看着成排的翠柏,也觉得非同寻常。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张家老坟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张家老坟

我们计划去雕底庙,老张的朋友说,正在修路,车过不去,我们提出步行去,他认为太远了,根本不行,我们打算返程。

磊上村真的称得上是一个有价值的民居建筑群,只是在山上比较偏僻,缺少开发,如果现在还没有人重视,比较完全消失。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磊上村老民居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磊上村老民居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老槐树

与老张的朋友分开后,我决定去前面看看,到底路怎么样。还好,车开到大麦垣村头时确实在修路,我们决定步行前往雕底庙。

老常向修路的人打听了一下路线,我们就出发了,遇到一个岔路的时候,不清楚向那个方向走,手机导航的路线是绕了一个大圈,我们分析后决定沿着比较小的路前进,不断的向山沟底行进,老常有些迷茫,总担心走错了,尤其担心到了沟底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怎么办,老常高喊“救命”,我和老张对他戏笑,佛祖会保佑我们的不用担心。我从手机导航看,确定了大致的方向,觉得应该是没有错的。沿途黄土高原的景色也不觉得单调,行走起来还是兴致不减。快到沟底的时候看到了有大石头出现,我判断应该是快到了。但是转过弯之后什么也没有发现,究竟在哪里真的说不准了。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山里的麦子熟了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黄土高原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山上的石头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有灵气的山石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谷底的河流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老树

在沟底的路边,看到几棵杏树,老常老张兴致勃勃去摘杏子,我帮他们拍照,老常在攀树子时突然发现山坡上的丛林中有个红色的建筑,就惊呼起来,我抬头看到了楼梯,就是这里。满心失望无觅处,抬头就在眼前处,顿时都兴奋起来,马上走过去。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摘野杏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隐藏在丛林中的雕底庙

雕底庙始建于北魏时期,在山坡上雕刻有一尊佛像,曾经香火旺盛,后来因战乱逐渐破落,特别是解放后仅存的一些东西也被毁坏,寺院的窑洞也分配给了穷苦的村民。现在原住民已经迁走,附近村民筹集资金对周边进行了修缮,在原佛像的位置重新塑了一尊佛像,经常有信众前来上香。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雕底庙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雕底庙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新修的楼梯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老台阶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老窑洞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老窑洞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老窑洞上的石刻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石刻

雕底庙旁边曾经有一股清泉顺山坡流下,现场有前人留下“灵泉”的石刻,估计当年这里也有建筑,有了这一泓泉水,这里更加有灵气,前面是大河与山谷,后面靠着高山,确实是风水宝地。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官首石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山中景色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灵泉旧址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象形山石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泉水痕迹

离开雕底庙我们又到沟底的河道转转,欣赏了这里的美景,然后开始上山返程。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老张与老常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岩石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河床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在远方

清代武略骑尉柴作朝故里磊上村游览记

白云下的希望

正是:

层层梯田绕山河,

朵朵白云伴尘坡。

心中有灯路不难,

脚下生辉遇清波。

作者:大宋万军作于2021年6月6日星期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黄土高原   老坟   队部   武略   影壁   窑洞   神道   财主   解放后   返程   石刻   佛像   民居   故里   清代   山坡   村里   楼梯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