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十大免费景点

​福州市十大免费景点

(一)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移动版] [查看地图]


福州市十大免费景点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是福建省首家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全国十大森林公园之一,属于4A景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原名福州树木园,创建于1960年2月。1993年改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园内最高处的笔架山海拔643米。公园内有木棉树、钻天杨、南洋杉、樟树、油松、银杏、水杉等全国各地及36个国家2500多种国内外珍贵树种。

  龙潭溪自北向南流贯园中,以苏铁园、棕榈园、珍稀植物园、竹类观赏园、树木观赏园,花卉盆景园及榕树景观区等多个植物专类园构成的树木观赏区,还有历史悠久的宋古驿道、清刘冰心墓、正心寺等人文景观。

  交通公交945、802路(驾驶室右挡风玻璃处放置“本车开往森林公园”标志的即可乘坐)到公园正门,947路到达公园南门。

(二)福州鼓山风景区

[移动版] [查看地图]


福州市十大免费景点


福州鼓山风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鼓山风景区位于福州市东南郊,闽江北岸。主峰海拔近千米,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鼓山四季常青、岩秀谷幽,苍松滴翠、奇葩流江,名胜古迹遍布全山。

  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二年的涌泉寺素有“闽山第一”之誉。寺东南回龙阁、灵源洞喝水岩、龙头泉、石门等胜景幽雅古朴。寺西葛仙居、蟠桃林、八仙岩、达摩洞等十八景,岩壑清幽,苍松苍翠恰似梦游仙景。

  鼓山摩崖石刻到处可见,保留有宋蔡襄、李钢、朱熹及现代诗人郭沫若等人的手迹,是国内罕见的书法艺术长廊。

  “天生石鼓镇闽中,地出灵泉润海表”。石鼓名山万般风采,必将令您流连忘返。

(三)中国船政文化景区

[移动版] [查看地图]


福州市十大免费景点


中国船政文化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中国船政文化景区位于马尾港附近,是一处以船政文化为主的主题公园。当年的马尾造船厂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船厂,也是彼时远东最大的船坞。从创办的1866年至停造的1907年间,这里建造了大大小小的舰船40艘,福州船政也由此扬名于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景区内的大小景点分布在闽江边,马尾港周边1公里内。包括罗星塔公园、马限山公园、马江海战纪念馆等的景点,可步行游览,且均可免费入内参观。周边环境不错,可以仅作休闲逛逛,也能了解福州船政的历史。

  在此游览,通常以马尾港西侧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昭忠祠为重点。船政文化博物馆中,能看到各种当年船舰的模型,展示船舰的外观以及内部构造。还有雕塑模拟的场景,供游人了解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博物馆不远处,是为纪念中法马尾海战中殉难的福建水师官兵而修建的昭忠祠,现辟为“马江海战纪念馆”。

  两个场馆背后的马限山也是值得逛逛的地方,山中的众多炮台,以及圣教医院、梅园监狱、山顶的英国领事馆分馆,都是极具历史意义的景点。而马尾港东面的罗星塔公园内的罗星塔是福州的地标,只可外观。公园内的小山走走可锻炼身体,山上能看到闽江从脚下流淌而过。

(四)于山风景区

[移动版] [查看地图]


福州市十大免费景点


于山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于山位于福州市中心的五一广场附近。相传汉代有何氏九兄弟在此炼丹修仙,故又名九仙山。又传称战国时古民族“于越氏”的一支居此而得名。全山面积11.9公顷,山高58.6米。山上有大士殿、定光塔、戚公祠以及摩崖石刻等诸景。大士殿在古代是福州城中的百官遥拜皇帝地方,现为福州市博物馆。大士殿东邻“护国寺”,西接“真龙庵”。

  定光塔坐落在于山西麓的定光塔寺旁,是一座高41米的七层八角型白塔,游客可登塔顶俯瞰城区。

  戚公祠位于定光塔寺东,专为祭祀抗倭名将戚继光而设。相传戚继光当年率兵在福建抗倭,连打了三次大胜仗,福州官绅在于山平远台设宴庆功。后人在此建戚公祠。现祠为1918年重建。祠正厅塑戚公坐像,厅两侧壁上悬挂着四幅画卷歌颂了戚公抗倭的功绩。

(五)宏琳厝—全国最大古民居

[移动版] [查看地图]


福州市十大免费景点


宏琳厝—全国最大古民居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宏琳厝”又称新壶里。位于坂东平原南部的演溪之畔。建于1795年。建造者为六都巨富黄宏琳。梅溪上游的演溪在这里打了个深湾,民间地理上视为“玉带”,宏琳厝就建在河湾内的玉带环抱里,形似玉带环腰。隔河而望,从近到远是由低到高的五重平行山脊,被称为“五重案”,“门迎五重案,前有玉带环”,背靠柯洋仙峰,古时被认为是一处风水宝地。

  宏琳厝占地面积17823.28平方米,分为前后直进三座正厝,中间设两道横街,左右各两列横厝,隔以36扇风火墙,有大小35个厅堂,30个天井,25个花圃,666个房间,住有100多户900多人。规模之大,世间少有。整个建筑按中轴线对称原则设计建造,厝内廊回路转,纵横有序,通光采风充足,道路顺畅,房屋整体配套,行居方便,结构科学合理。房屋的装饰甚为精美。如屋顶的燕尾脊、风火墙的墙头造型优美,装饰考究;女儿墙造型奇特,绘饰华丽;垂花、斗拱、门窗花格雕饰图案玲珑剔透;厅、廊上方雕梁画栋,造型生动。据载,宏琳厝偌大的民居建筑,为一次性设计,一次性施工,工期为28年。

  宏琳厝设计建造上特别突出的是它的防卫功能。全宅由外到内设有厚墙重门、城槛暗室、兔耳、下马间、炮房、冲击门、墙脚攻击眼,横街头的抛掷台等多道防卫设施,全厝仿佛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

  宏琳厝内有许多名人题匾。虎头门的“宏琳厝”匾为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所题。1939年项南带领的抗日宣传工作队住在宏琳厝足足两个月,在附近地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宣传活动。使古老的宏琳厝与中国革命的历史紧紧地联系到一起。“庄敬日强”匾为现代文豪郭沫若所题。“圣旨”匾是清朝咸丰皇帝为了嘉奖本厝某子弟所赐。宏琳厝2005年5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六)陈文龙纪念馆

[移动版] [查看地图]


福州市十大免费景点


陈文龙纪念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文龙纪念馆位于台江区下杭路,总占地1200平方米,恢复了“海神”陈文龙尚书庙原有的亲水性特点,保持明清建筑形制和风格;有康熙、嘉庆、道光皇帝的三方御碑和9方总督、巡抚等褒扬陈文龙的牌匾;有乾隆到民国时期的14方石碑刻;有41斤重的乾隆年间铸制的镇庙狮钮铁印等,形成了集民俗、宗教、旅游活动为一体的新景观。

  陈文龙(公元1232-1277年)原名子龙,字君贲、德刚,福州兴化(今福建莆田)人,宋咸淳五年(1269)戊辰科状元,宋度宗赐名文龙。因丞相贾似道爱其文,对其极为赏识器重,但陈文龙并不以为然。后由于陈文龙刚直不阿、为官清正廉洁、处处以社稷为重、正直敢言。(1260年)忽心烈被拥立为大汗,此后元军开始攻宋,从(1267年)元军主帅阿术开始进攻襄阳直至(1273年)襄阳失守后,陈文龙上 书痛责贾似道用人不当,并请罢黄五石、范文虎、赵潜等人。贾似道大怒,将陈文龙贬官抚州,又指使台臣季可上 书弹劾陈文龙。但不久,范文虎投降元军,贾似道率兵13万开抵芜湖,结果兵败鲁港,赵潜却最先逃跑,导致其余守将弃城而逃。贾似道后悔未听陈文龙所言,再次起用陈文龙为左司谏,迁侍御史,再迁为参知政事。由于朝内议和,陈文龙乞请回乡养老,获准。(1276年),益王称帝福州,陈文龙再次出任参知政事,上任后就平定了漳浦、兴化叛乱。(1277年)元军占领广州后,泉州、福州守将纷纷投降。招降使者两次至兴化劝降文龙,均被其严辞拒绝、焚书斩杀,并倾尽家财募兵,打出“生为宋臣,死为宋鬼”旗帜,坚守兴化城。但终因寡不敌众,叛将开城投降,城破自刎不遂和家人被俘。被俘后即押往杭州,在离开莆田时他开始-,途中,他赋诗明志:"一门百指沦胥尽,惟有丹衷天地知。"最后经杭州拜谒岳飞庙时,

  在庙内吞香灰自尽,葬于杭州西湖智果寺旁,后人将陈文龙与岳飞、于谦并称为"西湖三忠肃",誉为福建的“岳飞”。其母则被-尼寺,病重无药,旁人无不落泪,其母言道“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亦病逝。

  陈文龙的英雄事迹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历代史传、诗文、戏曲等都有记述,对其备加褒扬,现在福州市地处偏僻的台江区坞尾街的始建于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的万寿尚书庙,仍供奉着这位南宋民族英雄陈文龙,福州市政府则拨款200余万元重修此庙,并将尚书庙面积1100多平方米辟为陈文龙纪念馆。陈文龙又被后人称为镇海王,福建、台湾及东南亚国家。将陈文龙比作"海上保护神",因为明永乐六年,朝廷封陈文龙为水部尚书;清乾隆四十六年,乾隆皇帝加封陈文龙为镇海王,更由于明清时期,每三年科举后,历朝皇帝都委派新科状元率册封团赴琉球岛(冲绳)、台湾岛册封当地地方官员。册封团在海上行船为祈求平安,将陈文龙塑像立于船中祭拜。由此,就有了海上官船拜陈文龙,民船拜妈祖之说。因此仅在台湾和马祖,保留完好的文龙庙就有16座之多。

(七)福州市博物馆

[移动版] [查看地图]


福州市十大免费景点


福州市博物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福州市博物馆创建于1987年,原址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于山大士殿内。新馆位于晋安区文博路8号,占地面积14.47亩,总建筑面积11198平方米,2000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

  福州市博物馆融文物征集、收藏、保护、鉴赏和研究于一身,主要通过陈列展览、文化交流等方式来展现福州辉煌的历史,弘扬福州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馆藏文物有陶瓷器、青铜器、寿山石雕、字画、丝织品、漆器、玉器、古家具和古木雕等,其中以寿山石雕、字画、丝织品收藏最具特色。目前对外免费开放的有《闽都华章——福州历史文化陈列》和《海丝门户有福之州——福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专题展》两个固定展览。此外,福州市博物馆还不断推出一些策划精良、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专题陈列展览和各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时代感强的临时性展览。近年来福州市博物馆陆续推出的各类陈列展览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陈列,曾荣获“中国十大陈列精品”提名奖;福州文庙《福州古代教育史展》,曾荣获福建省第四届文博考古优秀成果三等奖。

  免费开放后,我们努力将福州市博物馆打造成为校外第二课堂的特色品牌。如今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德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于一身的福州市博物馆,通过免费的鉴宝活动、免费陈列展览进校园、免费的文博志愿者培训、免费的道德讲堂、免费的馆校主题互动等系列活动,将我馆建设成为广大观众了解福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实物图书馆”、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乡史、乡情教育的“立体教科书”、校外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要场所。

(八)福清南少林寺

[移动版] [查看地图]

·

福州市十大免费景点


福清南少林寺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少林寺风景区座落在福清东张镇西部戴云山脉九山环绕,状似莲花的山坳盆地之中,规划面积约13平方公里,景区以海拔668.3米的嵩山为主,景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腊冬温暖,炎夏清凉。景区内山高谷深,雨量充沛,大部分覆盖着原始次森林。植被覆盖率为98%,林相整齐,群落完整,这里层峦叠嶂,有险峻的天柱峰、逶迤的五老峰等峰峦22座,此外还有寺庙、蹬道、古桥、古墓、古窑、摩崖石刻、溪边水礁,与变幻莫测的日出、云海、松涛、佛光等组成一幅瑰丽奇特的立体画卷。

  少林寺遗址北山面溪,朝东偏南。寺东面的五老峰与河南嵩山的五乳峰惟妙惟肖,少林溪的流向亦与北少林寺旁的少阳溪相同。从寺址地形上看,从少林尾经少林石路,过少林桥,进入山门,有九个层次分明的大阶地,寺院依山起势成阶梯式建筑,前后进深180米,主座及两厢附廊宽达68米,建筑面积近20000平方米。寺院建筑群十分浩大,寺内有极为完整的排水系统和用特制的瓦筒安装的供水设施,其四周还筑有防火墙,墙外还有附属建筑物,极为雄伟壮观,是一座高规格的大型禅宗寺院。在寺院西南角约百米处,有一块占地约800多平方米的马厩,相传系当年和尚圈马之地,至今村民仍称该处为马房。另外,在少林寺南面约300米处有一座小山坡,为当年和尚放马的地方,因马群常遭虎豹伤害,称为虎咬马山坡。

  (九)福州林阳寺

[移动版] [查看地图]


福州市十大免费景点


福州林阳寺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林阳寺是福州五大禅寺之一,位于晋安区岭头石牌村瑞峰之麓,故又称“瑞峰林阳寺”、林洋院,又名瑞峰林洋寺、瑞峰院。宋梁克家纂《三山志》载:“怀安县遵化里瑞峰林洋院,长兴二年置”。“长兴二年”即公元931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后几经兴废,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重建时改称“林洋寺”。清光绪年间,鼓山涌泉寺高僧古月禅师来寺为方丈,发愿兴复此寺,分遣徒弟四出募化5年,足迹达于南洋,后按涌泉寺格局重建殿宇,将寺名改为“瑞峰林阳寺”。1930年,圆瑛法师曾担任住持。“文革”中,寺遭破坏,后逐渐修复。

  林阳寺主要建筑有钟鼓楼、天王殿、大雄殿、法堂、伽蓝殿、地藏殿、大悲殿、祖师殿、报恩堂、古月塔院、客堂、禅堂、斋堂及僧寮等。1981年,林阳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重新开放。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其中天王殿东侧为90年代新建的玉佛堂,内供有自印尼整尊空运而回的玉石卧佛。

  林阳寺历史悠久,不仅寺内文物众多,寺之邻近尚不乏名胜古迹。如寺之前后有海会塔、和尚塔、报亲塔、慧观塔等,尤以寺西山谷间一座建于南朝永定年间的隐山禅师藏骨塔为最古老。此塔的发现,可将该地建寺的历史溯至公元560年。距寺5千米的石牌村与江南竹村又有宋黄勉斋墓、朱熹讲学处和石牌庵等古迹。黄勉斋名干,朱熹弟子、女婿,卒葬江南竹村,石牌庵因与其墓道石牌相近得名,后又做村名。

(十)闽侯崇圣寺

[移动版] [查看地图]

·

福州市十大免费景点


闽侯崇圣寺为闽侯县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闽侯崇圣寺位于福建省闽侯县境内的雪峰山麓,距福州市约70多公里,是禅宗云门、法眼二派的发源地,为江南五山十刹之一,素有“江南第一丛林”之称。1983年,雪峰崇圣寺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现已修葺一新,成为闽侯县的著名名胜古刹。

  崇圣寺座范在雪峰凤凰山南麓,创建于唐朝咸通十一年(870年),它的开山祖师是唐代高僧义存禅师。

  据《宋高僧传》卷十二、《景德传灯录》卷十六等记载,义存(822一908年),俗姓曾,泉州南安人。9岁请出家未准,12岁从父游莆田玉涧寺出家,拜庆玄律师为师,17岁落发,谒福州芙蓉寺灵训禅师。28岁往幽州宝刹寺受具足戒,后到武陵德山(今湖南常德)参拜宣鉴法师,承其法系。咸通十一年(870年)到雪峰,当地绅士兰文卿许他在大枯树下结庵修行,称枯木庵。“里人兰文卿舍田七千余亩,屋五百间,诸物充足,遂为南方丛林第一”。此寺初称应天广福禅院,或称应天雪峰禅院,四方僧人云集,义存法师的门徒有1500人。唐僖宗赐号“真觉大师”,并赐紫袈裟。义存的弟于有文偃、师备等56人。文偃(?一949年)禀承宗风,往韶州云门山创立了禅宗新派别——云门宗。师备(837-908年)到福州玄沙院-,其再传弟于文住金陵清凉寺,从者云集,创立禅宗另一派别——法眼宗。因此,后人把崇圣寺视为云门、法眼宗的发源地。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赐名雪峰崇圣禅寺,一直沿用至今。明永乐二年(1404年)和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崇圣寺住持法庵和达本禅师两次主持重兴。1928年,圆瑛法师住持崇圣寺,又加以修葺。抗日战争时期,大维宝殿毁于日军炮火,天王殿也被台风所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寺庙几成废墟。1979年起,政府批准崇圣寺作为佛活动场所重新修复开放。在海内外僧众和信徒的资助下,天王殿、大雄宝殿得以重建,山门、法堂、斋堂、鼓楼、钟楼也得到修复。殿堂内,佛像庄严,雕塑精湛。整座寺庙焕然一新.庄严宏伟。殿前的对联为:

  开东土有二宗,法眼云门五派灵源通性海;

  称南方第一寺,垂柽枯木千秋胜迹镇名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福州市   闽侯县   云门   闽江   闽侯   兴化   马尾   福建省   景点   福州   福建   景区   寺院   博物馆   地图   国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