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之精神风骨 | 王羲之 马寅初


嵊州之精神风骨 | 王羲之 马寅初


嵊州之精神风骨 | 王羲之 马寅初

古道悠悠的嵊州,

人杰地灵,名人辈出。

素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之美誉。

「书圣」王羲之爱慕剡中山水而晚年隐居终老金庭,

谢灵运、李白、杜甫、朱熹、陆游等历代文人墨客,

多次来嵊游历,留下不少佳句。

嵊州也是希冀改变中国命运的当代经济学家马寅初的家乡。


嵊州书圣王羲之 落笔如云烟 家训传千年‍

中国书法是中国艺术乃至中国文化核心中的核心。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中国哲学没有形成西方的体系哲学,而是体现在每个人的行为中,体现出理性的追求,而书法在这一点上,恰恰代表了中国哲学的特点。人格深处,字如其人。书法创作成为书家心灵世界的展现,传统文人们自觉地将书法纳入“正人心”的轨道,书法就成了地道的身心修养、人格完善的过程。


嵊州之精神风骨 | 王羲之 马寅初

中国书法的觉醒时期是魏晋时期,它的标志性人物是王羲之,首要的关键性词语是书法我手写我心。书法本身是极具象征性的,王羲之的书艺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开创妍美流畅的新书体,这不仅具有划时代的标志性意义,而且其洒脱飘逸的风采得到了人们的喜爱。

天地万物之变动,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在嵊州王羲之故里书礼小镇金庭,记者深切感受到了书法艺术和书写者的人格性情就是这样紧镶密嵌而成为浑圆的一体——艺术成为人性的具体意义和生动展示,人格性情成为艺术的最终目的和内在灵魂。

书圣翰墨香 家规越千年

兰亭一序名传千古,金庭家训福延百世。书圣家风家训,彰显圣贤情怀,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被世代传颂。当今弘扬道德风尚,正需要从优秀传统家风家训中吸取营养。

嵊州之精神风骨 | 王羲之 马寅初

至今,王羲之创立家规家训,严于治家而形成的家风仍然深深影响着后代。金庭王氏家训家风,滋养着越乡大地。为传承书圣遗风,弘扬优良家训文化,每年阳春三月,在金庭都会举办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书法爱好者,怀着对书圣的敬慕之情,在此挥毫泼墨,交流书艺。在王羲之家训综合馆,来访者除了领略书圣的家风家训,还能看到一同展出的当地其他姓氏家族的五百条优秀家训家规。家训馆倡议“以德立家、以俭持家、以情暖家、以廉兴家”,并进一步以金庭王氏“上治下治,敬宗睦族。执事有格,厥功为懋。敦厚退让,积善余庆。”二十四个字的家训为基础,注入当代文明理念,围绕“和、孝、规、学、义、善”六字,归纳出“国治家治,上下和谐;孝敬长辈,互敬互爱;遵纪守规,处事得体;树立榜样,学做真人;品行忠厚,讲究礼让;多做善事,造福后代”四十八字,以此作为华堂村的村规民约。

新时代书法精神 兰亭街道在实践

每一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课题,每一时代也都有自己时代的风采。在新起点、新阶段、面对新使命,书法精神也需要注入时代新内涵,也会呈现出实践新形态。

嵊州之精神风骨 | 王羲之 马寅初

绍兴市兰亭街道驻村指导员徐秋佳从兰亭特色书法中寻求灵感,巧妙地将“永字八法”用笔法则与村级治理相融合,总结出“一点居中党引领、上横如梁显公正、竖直挺拔旗帜立、钩深似根聚民心、提笔知止守清廉、长撇亮锋纪法行、短撇啄墨含清气、一捺绵延永光明”八个方面的内容,提出“永字八法”治村法则,为谢家坞村打造干部清正勤勉、民风淳朴友善、文化源远流长、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新样板指明了思路和方向。在这一治村法则的引领下,谢家坞村先后获得省级文明村、省级民主法治村、省级小康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村民生活幸福和谐。

嵊州名家马寅初 巍峨天地间,英雄非等闲‍

他,曾任浙江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校长,也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他是中国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先驱之一,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流派。新中国成立后,马寅初将研究重心转到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理论上。他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学术洞察,为新中国经济理论建设奠定了基础。


嵊州之精神风骨 | 王羲之 马寅初

北大精神的践行者

马寅初一生爱国,忠贞不贰。他对北大精神有完美诠释。1927年12月19日,在杭州北大同学会举行的纪念校庆29周年集会上,马寅初先生曾经发表《北大之精神》的重要演讲。他当时如是说:“回忆母校自蔡元培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 五四运动,打倒卖国贼,作人民思想之先导。此种虽斧钺加身毫无顾忌之精神,国家可灭亡,而此精神当永久不死。然既有精神,必有主义,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

嵊州之精神风骨 | 王羲之 马寅初

知行合一的坚守者

马寅初不仅是学贯中西的学者,而且非常务实,对中国现实状况了然于胸,因此他的预测非常精准,且所提出的方案易于实行。蒋介石称其为“中国唯一之经济专家”。美国经济学界则誉其是“中国经济的引导者”。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暴发后,马寅初基于对世界大势和日本对中国的野心,提出改造中国经济,实行温和的统制经济,以集中力量抵御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他作过《世界经济之大势》的演讲和文章,对日本入侵中国和世界发展趋势作过精准的预测。

1957年,他在《新人口论》中指出中国人口的增长率是2%,三十年后,中国人口与马寅初先生的预测误差只有1%,而同时期联合国人口司的预测误差是30%。这是马寅初先生实地调查和科学计算的结果。

国际化视野的倡导者

马寅初在中国,是在中国知识阶层有着深远影响力的跨时代人物。北京政府时期,中国缺少资本,因此主张资本神圣,主张扶助民族商业资本,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又主张发展工业资本,发展应用科学,大力培养技术人才。1945年6月,马寅初在蒋介石任校长的中央大学演讲《中国战后之福利经济》,充分反映了中国不重视科技的教训。

马寅初主张均富,主张财富转化为福利,主张以所得税、土地增值税、遗产税等税,实现均富。美国专家曾这样评价道,“就‘民主’而言,马寅初并不认同西方的选举制度。对他来说,民主就是关注大众的福利,特别是农村群众的福利。在这点上,他很清楚地相信共产党比国民党更符合国家的需要。”


“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和气概成就了他的伟大。马寅初先生以其傲人的风骨坚定地实践了“求利当求国民利,求名当求身后名”的非凡抱负。

嵊州之精神风骨 | 王羲之 马寅初


总策划/梁颖睿

专家顾问/马大成 马先标 王国灿 王赛时 朱宇晖 张望 

张光远 李建良 李冉冉何俊杰 金旸 顾宏 夏烈 

栾耀华 钱钧 章乐一 魏诗华(按姓氏笔画排名不分先后)

封面摄影/张望

撰稿/莫小念 吴一赞 王剑钧 傅尉梁 萧潇 胡兵 

视觉/李青 图片/嵊州市委宣传部统筹 版式/段平


嵊州之精神风骨 | 王羲之 马寅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王羲之   嵊州   兰亭   均富   精神   家风   家训   家规   风骨   日本   中国   书法   人格   北大   时代   旅游   书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