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库人物」张国娟

「法库人物」张国娟

张国娟


张国娟,女,1932年11月24日生于哈尔滨市,原籍法库县。少年时期,在丹东市读小学。1947年,张国娟随其父母回到法库县城内。1947年至1949年7月,在法库中学(1948年3月至1949年3月为辽北省第六中学)初中读书。1949年9月至1952年7月,在法库中学高中读书、高中毕业后考入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1952年9月至1956年7月,在吉林大学化学系学习,于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

1956年9月起,张国娟在吉林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任助教。1960年吉林大学成立半导体系后,张国娟被调入半导体系,在半导体化学教研室任教。1961年晋升为讲师,1983年晋升为副教授。1985年由吉林大学化学系转到大连医科大学(原大连医学院)化学教研室任教,1987年起担任化学教研室主任,1988年晋升为教授。1995年12月退休。

1956年参加工作以来,张国娟一直从事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吉林大学化学系和半导体系任教期间,讲授《分析化学》、《仪器分析》、《超纯分析》等课程,并结合半导体材料开展超纯分析的科学研究,并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表面化学中的表面分析工作”。上述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通过国家鉴定。在吉林大学发表的论文有《分光光度法测定Ga1- XALXAS中X值测定》(发表于《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3年3期)、《用红外光谱法测定Hg1- xcaxse的组分》(发表于《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6年4期)、《分光光度法测定 Gax In1-xAsl-yPY外延层中x、y值》(发表于《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7年4期)。

在大连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工作期间,张国娟主要为大连医学院检验系学生和该校的研究生讲授《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等课程,并带领教研室成员结合临床医学开展人体液中微量元素分析工作。先后发表的论文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浆红细胞中Cu,Fe,Zn含量》(发表于《大连医学院学报》1987年4期)、《缺铁性贫血血浆及红细胞内铜、锌、铁含量的研究》(发表于《中华医学血液学》杂志1987年8卷12期)、《微量进样技术用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红细胞中铜、铁含量》(发表于《大连医学院学报》193年15卷3期)《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脑脊液中铜、锌的方法》(发表于《大连医学院学报》1994年16卷1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法库   法库县   吉林大学   吸收光谱   化学系   分析化学   大连   教研室   学报   医学院   原子   半导体   自然科学   化学   人物   旅游   工作   张国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