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近日,涵江区哆头北极殿玄天上帝的出游民俗活动轰动了全莆田,通过莆鱼网等直播平台,让全市人民以及在海外的哆头人足不出户尽观盛况全貌。从此也不难看出,莆田是传统民俗保留的最好的一个城市之一。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哆头出游中的十恶队伍 图源:龙甲

由于科技的进步,如今的民俗活动图片常常通过手机就可以看到,相比之下,100年前莆田的出游民俗照片那可叫凤毛麟角与弥足珍贵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下百年前美国卫理公会在莆田拍摄的出游图片。

震惊!100年前的莆田出游照片

清末民国初时,中国还非常落后,在莆田的老百姓也同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是一种什么力量让农民们省吃俭用也要办这个神明出郊巡游活动呢?让我们走进历史,走进那段尘封的岁月,一睹昔日莆田的出游风采。

一百年前一个下午,天气阴,天空灰蒙蒙,这是一个乍暖还寒的季节。在友人的带领下,一个在莆田兴化地区负责传教的美国卫理公会的传教士史密斯(因作者不详,暂用代名),来到了南厢里杭头村(今城厢区霞林街道黄头村),其主要任务就是记录中国民间的游神仪式。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图16178:从这张画面,我们可以看到一群人站在供奉观音的神庙——“月波亭”前,围观的村里人面对着镜头,有的人一脸惊讶看着外国人的镜头,有的人手里拿着伞或者斗笠淡定的看着镜头,有的人手里还抱着孩子在看热闹。

黄头村月波亭前的平台,站满了看热闹孩子们,这是数年一次的大型出游。盛大的马队,拥挤的人群,比现在黄头村的正月十四、二月初二闹元宵还热闹非凡。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图16197:大理桥两个桥洞上方的石板有点拱起,可以想象,每年夏天洪水的冲刷让桥面和桥墩微微损毁。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当年拍糊的出游照片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图16183:在行进的游神队伍里,走在前面的是一个吹着唢呐,后面跟着一个敲锣的。有的扮成十恶,有个光着脚丫拿着娘伞,队伍的最后是抬着菩萨的轿子。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编号16199图中则是西游记的人物唐僧师徒四人。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图16187、16190:拍摄者站在黄头村的南面,对着黄头村的大理桥(该桥始建于明朝1496年,为两孔桥梁,时任大理寺司务的黄头村人林本从及族人共同捐建,后被部队运沙铁船撞毁于1976年5月,于当年重修一座石拱桥黄头桥),摄影者从南往北面取景,菩萨的轿子后面,跟着十恶队,画面中下角一个小孩坐在石条上围观游神的队伍。

画面的左边是荔枝林,月波亭和节孝坊(清代乾隆十五年御封,现存对联石柱两根)矗立在北渠岸边,右边一颗几百年历史的榕树正郁郁葱葱。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图16188:照片里一个骑马者正通过队伍前,围观的人群中部分男子有的已经去掉了辫子留短头发,有的则还留着清朝的辫子,有个穿着白色的书生装。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图16189:这张拍糊了的照片,隐约可以见到一个男子左手挎着一只旗帜,右手牵着马,马座上上坐着一个小孩,围观的人群则糊的看不清是男是女了。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敲锣打鼓的出游队伍


图16190:正在过桥的队伍是敲锣打鼓吹唢呐的队伍,走在前方的是一群大人,大人后跟着几个小孩,压后的则是骑马的少年。这张图可以看到大理桥南边的石条有点崩坏。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图16191:这张图右边第一排的白衣男子用手臂夹着好几把伞,看的出来是游行队伍中的帮手。一群穿着清朝衙役装扮的大人正抬着神明过大理桥。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图16192:一群服装整齐的队伍正在通过桥面,他们基本每个人手里都带着一把伞,腰间绑着一根腰带。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围观出游队伍的女人特写


图16175:镜头后面着装华丽的几个女子,手里撑着一把伞,前排穿着新衣服戴着头束的小女孩也手里拿着一把伞。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图16176:一群装扮成士兵的群众手里拿着礼炮(即如今莆田民俗节日时装黑火药的四门铳)。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轿子上抬的是盛装华丽的女神


图16193:出游队伍正在从南面的陂头村的木兰陂走向屿上村北面方向,从以上画面大致可以推测,当年神明出游的队伍大致从黄头村福应堂出发,穿过大理桥,再经过洋面农田,以及海溪交接处的岸堤,再跨过六部桥后再到达木兰陂,后再经过屿上村,江底农田回村。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马背上驮着的是祖先的灵位牌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如今的木兰陂实景图


月波亭今仍矗立木兰溪畔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庙前围观村民的近景特写


图16178:这一组几十张百年前记录莆田出游画面的老照片,最为出彩的恐怕就是一张图片就是摄影师在一座庙前围观村民的近景特写,当时村民对外国人手里拿的相机是一无所知,一脸茫然,他们大多表情严肃,看着眼前的这个外国人手里拿着的新式产品。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如今的月波亭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供奉观音的月波亭一角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张照片的背景正是“月波亭”,她是一座供奉观音的庙宇,而如今她仍然保持百年前的模样,以至于让人一眼就认出来这是在哪个村拍摄的出游场景。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新旧照对比,如今的月波亭仍保留原貌


月波亭是伟大木兰溪防洪工程的历史见证者之一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2006年7月洪水,六部桥上拍摄左侧为淹没的北渠和黄头村


据黄头村村民林向华回忆,黄头村村民很怕刮台风,因为频繁的时候,洪水一年都会来几次,每次淹水都没过黄头桥的护栏。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从月波亭前平台拍摄黄头桥


“木兰溪上游的洪水泛滥的时候,黄头村的洋面和江底农田上的农作物全部损毁:解放前黄头村以甘蔗、小麦、麻为主要农作物;解放后,则有试种水稻、甘蔗、蔬菜等经济作物;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全村农民的收入大部分以种植韭菜卖给贩子作为主要经济收入。

洪水大的时候会淹到村里,然后村里人摸着河水在村里行走,村中央的井兜古井和福应堂都淹到了。”已年过六旬的黄头村村民林国建这样描述道。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拆迁前的井兜古井


1999年第14号台风过境莆田,木兰溪洪水暴涨,全市受淹45万亩,近3万群众被迫转移,2万学生停课。1999年12月27日,拉开了为期20年的木兰溪治理伟大工程的序幕。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木兰溪防洪工程霞林段


黄头村则刚好处在木兰溪防洪工程二期霞林段,该段工程自2007年动工以来,直至2010年完工,整个工程完成旧河道整治和两岸防洪堤填筑;横山排涝闸、霞林排涝闸、南渠进水闸、北渠进水闸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北渠改线完成。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黄头桥、月波亭、古榕树航拍图一


木兰溪防洪工程可以抵抗50年甚至100年一遇的大洪水,而如今她已经在发挥重要作用,黄头村的黄头桥、月波亭等早就无缘被大水淹没,但黄头村人民、黄头桥、月波亭、古榕树却永远无法忘记与木兰溪洪水搏斗的峥嵘岁月,而幸运的他们正好都是木兰溪变害为利的历史见证者。

木兰溪自古就是莆田人的母亲河,在千年古堰木兰陂的守护下同时孕育了星光璀璨的南北洋文化,我们不会忘记每年木兰溪水洪魔泛滥之凶恶,我们不会忘记先祖先辈在这片土地上的耕耘与执着,我们更不会忘记让木兰溪下游不再受洪害的水利先驱们。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黄头桥、月波亭、古榕树航拍二


黄头村的月波亭、黄头桥、古榕树虽经历沧桑,仍屹立不倒,实乃黄头村人之精神支柱!同时,也希望这些矗立在木兰溪北渠畔的历史文化古迹能成为水利功臣们治理木兰溪水患,变害为利伟大工程的见证者!


小资料

木兰溪北渠上游历史文化村落--黄头村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2018年全村拆迁改造前的黄头村


过去的南厢里杭头村,如今的城厢区霞林街道黄头村,是木兰溪北渠上游的一颗文化珍珠:黄头林氏祖先自元朝就从黄石镇林墩迁徙至此,村中曾出过明朝大理司务林本从、明朝理学家王阳明弟子林学道、清代户部主事林洙等历史名人;村内也曾存由兴化知府送给林本从的“鸣珂坊”牌匾;林氏先贤曾在杭头林氏族谱上留文曰黄头村乃:“兰陂源远,杭水泽长;鸣珂之里,理学之乡。”


从100年前老照片的月波亭看木兰溪水患治理

▲古杭头村原貌复原手绘地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木兰   进水闸   城厢   莆田   大理   明朝   防洪工程   见证者   轿子   溪水   榕树   洪水   民俗   手里   队伍   年前   照片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