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很多人曾靠这门手艺发家致富,如今却没有什么人继承

一水护城将绿绕,延寿桥上数风光。近几年来,绶溪公园俨然成为了“刷爆”朋友圈的新晋网红地,很多人会在茶余饭后来此散步。在绶溪公园内有一条绶溪,又称延寿溪,莆田著名古桥“延寿桥”就位于其中。与绶溪公园仅有一桥之隔的是莆田有名的历史文化名村——延寿村。

延寿村文化底蕴非常丰富,这里是出了名的“状元村”。它隶属于城厢区龙桥街道,是著名的“城中村”。同时,这里的贡银也是十分的有名!

视频加载中...

延寿村贡银历史悠久

贡银对于莆田人来说并不陌生,莆田民俗活动、民间祭祀中都离不开“贡银”。在莆田民间流行的贡银,最为出名的当属有涵江白塘镇镇前贡银和延寿村的贡银。这两个地方的贡银有所不同。镇前贡银也叫草贡,是用稻草、竹片、蔗禾等制作而成。有着五谷丰登,竹报平安之意。而延寿村的贡银相对比较形象化,一般都是制作成金元宝的外观,寓意金(精)诚所至,企盼有求必应。

莆田很多人曾靠这门手艺发家致富,如今却没有什么人继承

延寿村贡银

莆田很多人曾靠这门手艺发家致富,如今却没有什么人继承

延寿村贡银

延寿村贡银

延寿村的贡银从南宋就开始流传下来。走进村里,可以看到很多户的家门口放有竹篾材料。一名正在做贡银的阿姨见我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便亲切地对我说:“他们村(延寿村)里专门做这个,这个是最好的贡银。南门那边的人专门要烧我们这种贡银。因为这个是‘真票’。”阿姨是从外乡嫁过来的,学做贡银有三四十年了。阿姨告诉小编,延寿村做贡银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丈夫家祖上就是靠这个谋生的。

莆田很多人曾靠这门手艺发家致富,如今却没有什么人继承

竹篾材料

莆田很多人曾靠这门手艺发家致富,如今却没有什么人继承

竹篾材料

莆田很多人曾靠这门手艺发家致富,如今却没有什么人继承

用于染竹篾的缸子

莆田很多人曾靠这门手艺发家致富,如今却没有什么人继承

用于染竹篾的缸子

莆田很多人曾靠这门手艺发家致富,如今却没有什么人继承

贡银半成品

莆田很多人曾靠这门手艺发家致富,如今却没有什么人继承

贡银半成品

莆田很多人曾靠这门手艺发家致富,如今却没有什么人继承

贡银半成品

制作复杂,工序繁多

贡银的制作相对比较复杂,砍竹子、染竹篾、裁纸、捆绑、贴花...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阿姨刚开始学的时候,也都只是在一旁帮忙粘纸。

“这一副按20元卖出,可以赚15元。村里年轻人都不做,像我媳妇她们去做鞋,一个月可以赚几千块钱比较容易,做这个哪里能赚多少。这个都是我们老人家在做。”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手工艺已经无法更紧时代的脚步,逐渐被人们忽视。“这个也是随便做做,像以前农村里的人也会在这里买。但村里拆房子(拆迁)后,村里人也都搬走了,卖出去的变少了。你看这个买一副要20元,有些老人舍不得花钱,想着自己做。”

莆田很多人曾靠这门手艺发家致富,如今却没有什么人继承

莆田很多人曾靠这门手艺发家致富,如今却没有什么人继承

莆田很多人曾靠这门手艺发家致富,如今却没有什么人继承

或许,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来说,贡银这个传统老工艺并不能满足于他们。未来,贡银的又是以一种什么形态出现,我们无从所知。但这一门老手艺,并不应该无人继承最后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莆田   延寿   城厢   竹报平安   竹篾   缸子   发家致富   半成品   工序   手艺   村里   阿姨   有名   民间   公园   著名   材料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