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千年古堰木兰陂旁的李树本妻林氏节孝坊今安在?

莆田最后一个进士张琴编著的《民国莆田县志》卷十九第813页(上海书店、巴蜀书社、江苏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中有一段文字这样记载:“节孝坊:一旌表贡生李树本妻杭溪林氏,立在木兰陂。”

立在千年古堰木兰陂旁的李树本妻林氏节孝坊今安在?

张琴版《民国莆田县志》卷十九

去过千年古堰木兰陂的人都知道,木兰陂南岸和北岸分别有两个村落,南岸叫陂头村,北岸则叫屿上村;陂头村以李姓、陈姓、薛姓等为主,相传陂头李姓为成功修筑千年木兰陂的李宏后裔。

不过,无论是从当地老人家回忆,或者是周边村庄的街坊邻居,都不曾见过张琴编著的《民国莆田县志》提及立在木兰陂的那个节孝石牌坊,那这个石牌坊究竟存在吗?还是存在过后被人损毁了呢?

今天,我们要带着这个疑问,去探究这个尘封的历史,陈年的往事。

现今陂头村的李姓后裔与木兰陂修建者李宏及贡生李树本

位于木兰陂旁的陂头村旧属新兴里(根据1994年10月出版的《莆田县志》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行政区域划分资料),如今属于行政村木兰村下的自然村之一,现有人口人800多人,其中李姓后裔500人左右,其他姓氏为陈氏、薛氏等。

立在千年古堰木兰陂旁的李树本妻林氏节孝坊今安在?

木兰村行政村示意图配图

根据陂头村李姓后人介绍,他们就是李宏的后代,而李宏的墓则位于徐乡(今莆田黄石镇东山村)小丘上,坟墓方向坐北朝南。墓后背靠大型花岗石两座,高约12米,宽约20多米。

如今,每年陂头村都会组织村民前往李宏墓扫墓,村民还会自发捐款筹集扫墓的资金。

立在千年古堰木兰陂旁的李树本妻林氏节孝坊今安在?

陂头村村民2020年去李宏墓扫墓捐款名单

陂头村贡生李树本,在《兴化府莆田县志》(清代乾隆版,廖必琦、林黉 纂)的记载是这样的:“李树本,宏裔。敦伦睦族,雅好文辞。”(白话文翻译是:李树本是李宏的后裔。他对亲朋好友做到淳朴敦厚,他顾大家族,努力使之和睦,;高雅的爱好是读写文章。)

而李树本的儿子李泌,清代乾隆版《兴化府莆田县志》则是这样记载的:“李泌,宏裔。捐修木兰陂,督抚俱题“善承先志”,议叙主簿。”(白话文翻译是:李泌,李宏后裔。捐修过木兰陂,督抚[古代官职:地方军政长官]题字鼓励李泌要“好好地继承先人的遗志”,李泌官职当到主簿[古代官职,从九品,至明清为知县佐官,以掌管治安为主。])

至于李树本之子李泌捐修木兰陂之功,现在木兰陂纪念馆旁的石碑林里,有如下几块碑文有记录:

1、大清乾隆十七年(1752)岁次壬申八月榖旦清莆田知县王文昭撰《重修木兰陂记》

2、大清乾隆十九年(1754)岁次甲戌仲冬(十一月)由廖必琦撰及所立《重修木兰陂记

3、大清乾隆二十年(1755)蒲夏(五月)清御史廖必琦书吉旦立《重修冯公隄记》

立在千年古堰木兰陂旁的李树本妻林氏节孝坊今安在?

重修木兰陂记碑,立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11月,邑人浙江道监察御史廖必琦撰文

最后的谜团:李树本之妻林氏祖籍地“杭溪”是指哪个地方呢?

前面我们弄清了贡生李树本、李泌的身世,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下开头提到的李树本之妻祖籍“杭溪”究竟是指现在的哪个地方呢?

凑巧的是,几个月前在网络上流传的,由外国传教士在旧兴化府记录的一组百年(清末民国初)老照片里,正好记录了木兰村黄头自然村在一百年前的在木兰溪畔就立着一个石牌坊。

立在千年古堰木兰陂旁的李树本妻林氏节孝坊今安在?

美国卫理公会在古杭头村拍摄的百年老图

根据黄头自然村村民林阿兴(1939年生)、林庆涛(1941年生)、林祖铿(1946年生),以及从沟头村嫁到黄头村的蔡阿秀(1920年生)共同回忆称:在文革破四旧之前,黄头村大理桥前,月波亭旁就矗立着一个妇女石牌坊(节孝坊),这个由皇帝赐封的牌坊很灵验,鸟都不敢拉一滴鸟屎在牌坊上,真的很神奇!

立在千年古堰木兰陂旁的李树本妻林氏节孝坊今安在?

黄头村几位村民接受访问图

立在千年古堰木兰陂旁的李树本妻林氏节孝坊今安在?

那么,这个牌坊是否就是为李树本之妻杭溪林氏所谓立在木兰陂的节孝坊最终落脚点呢?

据多个朝代兴化府府志记录,黄头村,在民国之前的古地名为杭头;全村都姓林;村落位于木兰溪北渠上游。那么,如此推断,张琴县志所记录的”杭溪“,则是”杭头木兰溪“之意。

立在千年古堰木兰陂旁的李树本妻林氏节孝坊今安在?

古杭头村还原手绘图

而另据张琴的《民国莆田县志》卷二十八另外记录道:“林氏,龙溪训导王春女,李树本之妻,年二十七寡,奉养翁姑终年,丧葬尽礼;抚子二:长泌,贡生,议叙主簿;次瑛,亦成立。提学周学健匾奖:'画荻成云'。乾隆十五年,奉旨建坊旌表。年六十八入祀节孝祠。”

上述记录翻译成白话文是:林氏(龙溪县训导主任林王春女儿)是李树本的妻子,二十七岁时丈夫去世守寡,侍候赡养公公、婆婆到去世并安葬完成人生的最后仪式,抚养两个儿子,长子李泌,贡生,担任官职为主簿;次子李瑛,也有所成就。当年掌管地方教育行政官周学健题匾褒奖林氏,称赞林氏作为母亲教子有方。

立在千年古堰木兰陂旁的李树本妻林氏节孝坊今安在?

张琴版《民国莆田县志》卷二十八

而李树本的岳父林王春刚好在《杭头林氏族谱》有这样的记录:林王春,杭头林氏兆六公五房后裔,唐九牧长房林苇第三十代孙,字惠斯,郡廪生,配吴氏。

立在千年古堰木兰陂旁的李树本妻林氏节孝坊今安在?

《杭头林氏族谱》

而查阅《龙溪县志》卷之十二“职官”第十六页的记录文字如下:训导,林王春,莆田人,岁贡,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任;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离任。

立在千年古堰木兰陂旁的李树本妻林氏节孝坊今安在?

《龙溪县志》

至此,李树本之妻的身世也弄清楚了,原来是古杭头村林王春之女,嫁到仅1公里之远的隔壁村陂头村,后27岁守寡独立抚养2个儿子,其中大儿子李泌成才当官,官至主簿。

而当时的皇帝乾隆也为了旌表这样优秀的女性,在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御赐修建“节孝坊”一座。

至于张琴《民国莆田县志》所言李树本之妻杭溪林氏节孝坊立在木兰陂,是笔误或是未考证实际所立之处而产生的错误;实际该节孝坊就立在李树本之妻的娘家黄头村大理桥前,月波亭旁。

虽然该节孝坊在文革中遭受了破坏,但庆幸的是目前剩存两根石柱,上面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懿孝本家风妇职卅年共子职,贞操垂壶范冰清千古映陂清。”

立在千年古堰木兰陂旁的李树本妻林氏节孝坊今安在?

如今节孝坊仅存的两根对联柱子

名词解释:

节孝坊,是旧时旌表节孝妇女的牌坊,是封建社会宣扬礼教的产物。旧时,丈夫死后,社会习俗不支持女子再婚。妇女守寡后,上有老,下有小,生活不易。因此,如其守寡满二十年,且子女中又有成就者,如中秀才、举人等,此妇女就会得到政府表彰。清代的表彰形式是,由地方官推荐,经皇帝批准,政府拨款,在寡妇的住所、墓旁或家族的村口竖立牌坊。

节孝祠,意思是旧时封建统治阶级旌表节孝妇女的祠堂。清代在各省﹑府﹑州﹑县各建节孝祠一所﹐祠外建大坊﹐凡节孝妇女由官府奏准旌表的都入祀其中﹐春秋致祭。

注:本文在史料书籍查阅方面,得到了莆田民间历史文化爱好者吴国柱老师的大力协助,特此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木兰   李树   兴化   牌坊   莆田   乾隆   贡生   白话文   自然村   县志   后裔   官职   清代   民国   妇女   千年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