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前柳村名缘何与宋朝柳永有关的由来

莆田城厢区华亭镇前柳村,背后三紫山峰岩石受大自然鬼斧神工削去外衣而裸露,怪石嶙峋,形态殊异,显呈紫色映得云雾多彩,因此时有皆紫。由于山陡坡急峰高,若在木兰溪畔放眼望去,只见雄伟壮观山峰,耸入云霄。春夏季节雨后云雾缭绕,雾中的山峦,若隐若现,轻纱般的雾袅袅升起,雾天一色,气象万千,风景旖旎,浑然天成,一派超然,奇观妙境,犹如仙境,是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三紫凌云”,让人体会出宁静致远、诗和远方的崇高境界。据说前柳村名与宋朝著名词人柳永有关。

莆田前柳村名缘何与宋朝柳永有关的由来

莆田前柳村名缘何与宋朝柳永有关的由来

柳永(柳三变),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长于在一个官宦世家。才华横溢,有功名用世之志,但风流倜傥不拘小节。作词内容多描写城市风光和歌女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形成自己的特色,成为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在当时就广泛流传,“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甚至仁宗皇帝也很喜欢他的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以词闻名于世的词人。

那年,柳永参加科考。发榜的日子已到,柳永兴高采烈地到城墙看榜,只见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前后拥挤、人声鼎沸。柳永用吃奶之力挤到榜前,从头看到尾,揉揉眼睛又由尾寻到头,可是越看心中越慌,黄榜上竟然找不到自己的名字,心情一下子降到了冰点,垂头丧气地从人缝中挤了出来。柳永本来充满自信,而今名满孙山,平时都是听到称赞的言语,一时难以接受现实,这让心气极高的他很愤慨,于是柳永写了一首词巜鹤冲天.黄金楼上》: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言辞中把功名视作“浮名”愿将状元魁首换作“换了浅斟低唱”,只是抒发牢骚而泄气而已,但没想到了这首词,让皇帝听来显得相当刺耳。三年后,当柳永再次参加科考。仁宗临轩放榜时故意使他落榜,并且发话:“既然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就让他去浅斟低唱吧,还要什么浮名?让他接着填他的词吧。”

柳永得知因此而不得志,后悔已晚,何必后悔?皇上让我接着填词,我又为何抗旨不尊呢?于是自封了个“奉旨填词柳三变”的名号。虽然要面对现实,但闷闷不乐黯然神伤,故此出去游山玩水探访名胜古迹散散心。

柳永偕书僮一行人在旅途中,听到莆田兴化平原西南部的华亭境内有三座大山,树木郁郁葱葱,挺拔参天,绿草如茵,山花烂漫,蜂蝶蹁跹,山鸟争鸣,嘤嘤成韵,走兽翘望,龙吟虎啸,泉水叮当,涧水潺潺,发出各种美妙动听的声音。阳光从林隙树梢上照射下来,满地树影凌乱,光点闪烁,气象万千,五色灿烂,怪石突兀,奇石峥嵘,洞穴幽深,鬼斧神工。烟岚雾气,紫气蒸腾,山韵妙曼,满目异境。年长日久,山承日月精华,地受人灵毓气熏陶。三山俱显有神,接受村民春秋祭祀,三山修炼成精。这天,三山神聚会计议曰,虽为山神,实为无聊,凭咱们的文才,往京都赴试,若能高中,簪花饮酒,走马游街,风光无限,也可欣赏京城景物。因神属阴故取女名,紫云、紫微、紫霞,入阙应考。发榜之日,鳌头独占,状元、探花、榜眼,均为三兄弟所得。世人称三座大山分别为紫云山、紫微山、紫霞山,总称为三紫山,别称三台山,莆田二十四景之一,三紫凌云。这引起柳永极大兴趣,于是改道往莆田方向。

莆田前柳村名缘何与宋朝柳永有关的由来


莆田前柳村名缘何与宋朝柳永有关的由来

莆田前柳村名缘何与宋朝柳永有关的由来

莆田前柳村名缘何与宋朝柳永有关的由来

这日,柳永一行人来到紫微山下。远望溪流岸边聚集许多人,隐隐约约听到悲伤哭声。柳永有些急不择跑过去,看见溪岸旁边的地上放着一个孩子的尸体,旁边有几个人撕心裂肺肝肠寸断、嚎啕大哭悲痛欲绝泪流满面,可怜白发送黑发。旁边有的人唉声叹气,有的人发出惋惜的声音,唏嘘一片,现场沉浸在悲哀声中。柳永和一位村民交谈中得知,原来小孩从木桥上走过,由于该桥年久失修突然断掉了,村民手指着上游桥的方向说,孩子不慎掉落溪流之中被淹死了,可惜啊!悲哀!柳永在这个时候想着再多的安慰都是苍白无力的,再多的话语都无法安抚死者的亲人的悲伤,悲哉悲哉。

从小受到儒家思想教育的柳永看着村民憔悴的面容,身着破旧的衣服,深感边陲穷乡僻壤,民众生活不易,难过不已,想着自己作为一个有担当有文化的人,身体力行积德行善举为民众做些当务之急的事情,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怀,这是民族优良传统,也是美德。叫书僮拿出银子,嘱咐死者的家人安排逝者入土为安,被资助的家人对柳永恩情感激不尽,跪拜致谢念念言语:感谢恩人!感谢恩人!

柳永撸起袖子,手里托着银两站在一块石头上对村民说,父老乡亲们,逝者安息,生者节哀,要化悲痛为力量,为了杜绝后患,确保大家过桥的安全,建议建造一座石桥,由我捐资建桥,请大家合议合议。村民们听了柳永一番讲话,犹如清澈泉水滋润心田,犹如补药壮人气力;犹如火光温暖身心,令人欢欣鼓舞……

柳永无私奉献爱心的捐资建桥工地上,劳动者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干劲冲天,经过几个月的艰难困苦建设一座石板桥,造型敦厚坚固,如长虹卧波气势恢宏。石板桥承载着村民们对美好的向往和希冀,昭示着对外面世界的渴求、追求与憧憬。促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村民们对柳永感恩戴德,认为冥冥之中与柳永前世有缘今生有情,为了铭记柳永的急公好义、义无反顾、善行功德,即将村名易名为前柳,语意含蓄,给人耐人寻味之感。

风雨变幻,世事变迁,溪流变田地。这座石板桥曾护佑背上人们安全过往时至今日,虽已被岁月汗水打磨得溜光,但沾满了灵气,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使人感受到别样的风采。石缝中幽绿的苔藓和野草,无声告诉人们岁月的流逝。虽然通行外面世界的道路早已变迁,但是石板桥依然古朴坚固雄风不减,散发出历史的沉香。思之情长,观着赞誉,石板桥向世人讲述着前柳古老的历史,留给后人是古老美好的传说。

莆田前柳村名缘何与宋朝柳永有关的由来

莆田前柳村名缘何与宋朝柳永有关的由来

前柳地名的由来,史籍均无记载,笔者撰写此文,目的抛砖引玉,来解千古之谜。

作者:郑靖岳,1960年出生,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前柳村人,莆田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木兰溪的传说》以150名内入围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光明网共同主办寻找最美地名故事;《家风 家训 家教》荣获中共莆田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莆田市委精神文明精神建设办公室、莆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莆田市妇女联合会联合征文三等奖。巜致医生》(银奖)入选《中国当代汉诗精选1000首》,巜莆田民间产妇奇特习俗》获二等奖入选《中国民俗文化》,《妈祖情怀》获三等奖入选《中国当代散文精选》,巜月地云阶话妙语》获“月是故乡明”全国乡情主题诗文大赛三等奖,巜游最美家乡河》获“重庆杯”中国最美游记第四届文学艺术大赛优秀奖,获《莆田作家》“后海渔村”杯文学奖,多篇作品录入《莆田市文史资料》。作品在《光明网》、《福建日报》、巜福建地名故事》、《海峡都市报》、《湄洲日报》、《莆田侨乡时报》、《中华妈祖杂志》、《莆田作家》、《莆田文旅》、《莆仙文艺》等等众多媒体平台发表亦有获奖,也被许多网站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莆田   妈祖   华亭   城厢   紫云   莆田市   木兰   书僮   浮名   气象万千   词人   宋朝   溪流   地名   石板   由来   村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