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盐贩子王十

高苑乡民王十,背盐到博兴去卖,晚上被两个人抓到。他以为是土商(本地商豪)家巡逻的私兵,就丢了盐想逃跑,可惜没没成功,被抓了。

  他求饶,那两人说:“我们不是盐肆的人,是鬼卒。”

  王十很害怕,祈求让他回一趟家,和妻子告别。鬼卒不肯,说:“这趟也未必马上就死,不过暂时服役而已。”

  王十问:“什么事呢?”

  “阴间新的阎王上任,见到奈河有淤泥,而十八牢狱的厕坑都满了,所以捉三等人去淘河,也就是小偷、私铸钱者、卖私盐者。还让一等人去洗厕所,那就是乐妓了。

  王十就跟他们走了,进了城,到了一官署,见到了阎罗王,正在核对名册。

  鬼卒禀告说:“捉到一贩卖私盐的。”

私盐贩子王十

  阎王看了,愤怒地说:“对上逃国税,对下吞食民生。如果世上残暴官吏和奸商指的都是卖私盐的,那天下都是良民了。穷人拿出一点本钱,只求升斗利润,什么是私!”

  阎王罚俩鬼卒去买上四斗盐,加上王十背的,一起帮他运到他家。阎王留下王十,交给他蒺藜骨朵(狼牙棒,一种兵器),让他跟着其他鬼去监督河工。

  鬼带王十到了奈河边上,只见河里服役的人像被绳子串在一起的蚂蚁一样密密麻麻。再看那河水,浑浊泛着红色,臭不可闻。淘河的人都光着身子拿着畚锸(工具),在河里作业。

  朽骨腐肉,一筐筐地被背出来,深处则需要人潜下去挖。偷懒的都被用骨朵击打背部和大腿。一起监工的人拿了大豆粒般的香绵丸让王十含在嘴里,然后才走近岸边。

  王十见到高苑的一个盐店的老板也在里面,王十唯独对他很苛刻。他进到河里就敲他的背,上岸就打他的腿。那老板很害怕,常常没身入水,王十这才作罢。

  过了三个昼夜,役夫死了一半,河工也做完了。之前的那两鬼送王十到家,他豁然苏醒。

私盐贩子王十

  之前,王十背盐没回,天亮后他妻子一开门,发现两袋盐放在院子里,然而王十很久没回来,就叫人到处去找,发现他晕死在半路。把他抬回家,发现有微弱的气息,但是没明白他为什么昏迷。等他醒来,才说了自己的遭遇。

  盐店老板也在前日昏死,也才刚醒。他曾被骨朵敲打的地方,都成了巨疽,浑身腐烂,臭不可近。

  王十故意去探望他,他看到王十,还把脑袋缩进被子里,就好像在奈河里那样。一年之后,那老板才痊愈,也不再从商了。

  异史氏说:“盐之一道,朝廷所谓的私盐,就是没有参加官营的而已。官和商所说的私盐,指的是不跟着他们私营的

  “最近齐鲁有了新规定,土商随便开店,各店铺设定营业范围。而且范围内的百姓不能去其他范围的店里买,反之亦然。然而店铺里偷偷设诱饵引诱别地的百姓,他们卖给别地百姓的价格很低,卖给本地百姓的价格则翻倍。然后在交界处巡查,让地界内的人都逃不出他们的天罗地网。

  “如果本地百姓冒充别地的百姓来买,发现了就按法惩处绝不饶恕。他们互相引诱别地百姓,越界的、假冒的愚民就越来越多。一旦被抓住,先用刀棍打断百姓的大腿,然后送到官府,官府按‘私盐’的罪名判他们。

私盐贩子王十

  “呜呼!太冤了!漏数万税的不是走私的,反倒是背着升斗盐的被判定走私。本地卖到别地的不是走私,而本地人在本地买就是走私,冤啊!

  “律法里‘盐法’最为严苛,唯独对穷苦的军民,背点盐换吃的不禁止,如今什么都不禁,却专杀这些穷苦的军民!而那些穷苦军民,妻儿嗷嗷待哺,对上知道守法不去偷盗,对下知道廉耻不去做娼,不得已,只能拿着十吊本钱去赚一分的利润。如果县里都是这样的百姓,那么‘夜不闭户’也可以啊。这难道不是天底下的良民吗!

  “那些盐商,不但让他去淘奈河,更应当让他们去洗厕所!而且做官的逢年过节收点盐商的好处,就帮他们惩杀良民。所以说良民为了生计,还不如去做盗贼和铸私钱。盗贼白天抢劫人,当官的就像聋了一样,铸私钱的炉火熊熊,当官的好像瞎了,就算来日去淘河,也不至于像背点盐的那样什么都得到官府的刑罚就来了。

  “呜呼!当权的没有仁慈实惠的法制,听任奸商的盐法,天天变化天天有诡计,违法的百姓怎么能不天天出现,而天天都有良民死去呢!”

私盐贩子王十

  各县的盐商,按照旧例,用价值几石盐的钱,每年供奉给本县县官,这叫‘盐食’。如果遇上节日,就准备厚礼。商人有事拜见县官,县官就礼貌招待,坐下和他们说话,送上茶水。如果送来盐贩子,就急忙忙地严惩。

  张石年在淄川做县令,盐商来拜见他,依循旧规矩,只作揖不拜。张石年愤怒道:“之前的县令接受了你们的贿赂,所以不得不隆重地接待你们。我买盐吃,商人算什么东西,敢在公堂上和我分庭抗礼!”

  叫人脱了他们裤子就要打,商人急忙磕头求饶,这才放了他。后来店里抓了两个盐贩,一个逃走了,一个被绑送到官府。张石年问:“两个人,还有一个去哪里了?”

  盐贩说:“逃走了。”

  张石年说:“你腿有病跑不了吗?”

  “可以跑。”

  “既然被捉,那肯定是跑不了的。如果能跑,你可以试着跑一下,验证一下你是不是真的能跑。”

  那人跑了几步想要停下来,张石年说:“跑别停!”

  那人迅速地跑,竟然就跑出官府走了。见到的人都笑了。张石年爱民之事很多,这是他的闲情逸致,淄川的人至今还津津乐道。

  《聊斋志异·王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私盐   盐店   河工   骨朵   盐商   县官   县令   良民   穷苦   阎王   官府   军民   贩子   河里   老板   百姓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