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异思迁的痴情公子

寄生,字王孙,郡里的名士。因为他幼儿时期就能认出父亲,父母觉得他天生慧眼,很是宠爱。

  王孙长大后越发秀美,八九岁就能写文,十四岁就中了秀才。每次都自己挑选未来妻子。他父亲王桂庵有个妹妹王二娘,嫁给了郑秀才的儿子郑侨,生了个女儿闺秀,聪慧艳丽无比。王孙见了心生爱慕,时间久了,犯了相思,吃不下睡不好。

  王氏夫妇很是担心,苦苦追问,于是王孙以实相告。王桂庵请媒人去郑家,郑家一向方正拘谨,觉得表亲有妨碍,拒绝婚事。王孙病得越发厉害,母亲毫无办法,偷偷的告诉王二娘,只求能让闺秀前来探望一下。郑家听说了,越发生气,破口大骂。王氏夫妇于是没办法了,只能顺其自然。

见异思迁的痴情公子

  郡里有个大户人家姓张,五个女儿都很漂亮,最小的那个叫五可,是五姐妹里最美的,还没订婚。一天,五可上坟时路上遇到王孙,从轿子里看到后回去就告诉了母亲。母亲知道五可这是动心了,就请媒人于氏去暗示王家。

  于氏到了王家,当时王孙正病着,于氏听了后笑道:“这病我能治。”

  芸娘(王桂庵妻子)就问她原因,于氏说了张氏的意思,一直称赞五可的美貌。芸娘很高兴,让于氏去探望王孙。于氏进去后,安慰王孙后告诉他好消息。王孙摇头说:“医不对症,有什么用!

  于氏笑道:“就问你是不是好医生:如果是好医生,就算求的是医和(良医的称呼之一)而来的是医缓(良医的称呼之一),也是可以的。执着地求那个人,死守而待,这不是傻吗?”

  王孙叹息道:“但是天下的医者,没有比得过医和的。”

  于氏说:“你见识怎么这么狭窄?”于是就手脚并用地描述五可的容颜发肤神情态度。

  王孙又摇头说:“妈妈你算了!这比我愿望里的那个人不如啊。”说完转身对着墙壁,不肯再听。于氏见他心意坚定,只能走了。

见异思迁的痴情公子

  一天,王孙昏沉沉中,忽然一丫鬟进来说:“所想的人来了。”

  王孙高兴极了,猛地跳起来,急冲冲地跑出门,而美人已经在院子里了。仔细一看,不是闺秀。美人穿着松花色细褶袖裙,底下双脚微露,比仙女也不差了。

  王孙拜问美人姓名,对方说:“我,五可。公子你一片深情却独独钟情闺秀,让人不甘心啊。”

  王孙道歉说:“我从来没见过绝色的,所以眼里才只有闺秀一人。如今我知道罪过了!”两人便许下誓约。

  王孙正握着五可小手亲昵,正好芸娘前来探望儿子,王孙猛然惊醒,发现原来是做了一个梦。回想梦中美人的音容笑貌,宛若眼前。王孙暗想:五可如果真的像梦里一样,何必去求那难以得到的?于是他把梦告诉母亲。

  芸娘很高兴他改变了想法,急忙想找媒人去提亲。王孙担心梦中所见和事实不符,于是托邻居婆婆本来就和张家有交情的找借口上门去拜访,叮嘱婆婆偷偷帮他看看五可的样子。

见异思迁的痴情公子

  婆婆到了张家,当时五可正生病,靠着枕头支着脸颊,婀娜之态,倾世绝伦。婆婆走近前问:“怎么生病了呢?”

  五可沉默着弄着衣带,不说一句话。她母亲代答道:“不是病,就是连日和爹娘生气罢了。”

  婆婆就问原因,张母说:“给她挑了好几家,都不肯,说一定要像王家寄生那样的才肯嫁。做母亲的我劝她急了,就故意几天不吃饭了。”

  婆婆笑道:“娘子如果配王郎,那真是玉人成双啊。他若是见到五娘,恐怕也会相思得憔悴死了!我回去就让他去请媒人,怎么样?”

  五可制止道:“姥姥别去!恐怕事情成不了,越发成了笑柄罢。”

  婆婆坚决表示一定促成,五可这才微笑起来。婆婆回去后,把五可样子告诉王孙,五可就如当初于氏所说。王孙详细地问了五可的穿着和鞋子,果然如梦中所见,大喜。心情虽然稍微顺畅了些,却终究不是特别相信别人的话。

  过了几天,王孙病渐渐好了,偷偷的叫来于氏,商量要亲自见上五可一面。于氏很为难,暂且答应。时间久了,也没有回复。王孙正要找来问问,于氏忽然来了高兴地说:“幸好找到机会了。五娘之前生了小病,每天都让丫鬟们扶着她走到对院去。公子你就前去藏起来等着,五娘走路缓慢艰难,到时候你可以看个仔细了。

  王孙很高兴,第二天很早就前去了,于氏已经在那等着,让他把马系在村边树上,然后带他进了街边的房子,安顿他坐下后关上门走了。

见异思迁的痴情公子

  没多久,五可果然扶着丫鬟出来,而王孙从门缝里偷看。五可从门外路过,于氏故意指云指树的让她走得更慢,王孙看了个仔细,高兴得几乎控制不住自己。

  没多久,于氏回来,问:“可以代替闺秀吗?”

  王孙道谢后回去,这才告诉父母,请媒人去提亲。等媒人回来,却说五可已经订婚了。

  王孙失意,悔闷欲死,马上就病了。父母非常担心,责备他自己耽误了。王孙无言以对,每天只能喝下一口米汤。过了几天,瘦得形销骨立,比之前更是严重。

  于氏忽然来了,惊道:“怎么变成这样?”

  王孙哭着告诉她。于氏笑道:“傻公子!之前人主动前来,你故意拒绝;如今轮到你求人,就一定能顺心啦?不过,还能想办法。你早点和我商量,就算她和京都皇子订了亲,我也能帮你抢回来。

  王孙大喜,求于氏帮忙。于氏让他写信派人送去张家,约定第二天在张家见面。

  王桂庵担心太过唐突会被拒绝,于氏说:“之前和张公已经有了约定,怎么晚了几天就突然反悔?况且说定了别家,但还没有书契。俗话说:‘先炊者先餐。’有什么好迟疑的!”

  王桂庵于是就写了信。第二天,两名仆人送去,张家并没有说别的,而是厚厚地赏赐了他们。王孙病顿时就好了。从此就不再挂念着闺秀。

见异思迁的痴情公子

  起初,郑侨拒绝了王家提亲,闺秀颇不高兴,等听到张王两家定亲,心里越发抑郁,于是就病了,日渐憔悴。

  郑家父母问她她也不肯说。丫鬟看出她的想法,偷偷告诉王二娘。郑侨听了,生气之下不肯请医,让她就这样去死。王二娘怼道:“我侄子也不坏,何必守着你那穷酸的清规戒律,杀了我的娇女!”

  郑侨怒道:“生出这样的女儿,不如早死,免得徒留笑柄!”从此夫妻反目。而王二娘告诉女儿,如果还要嫁给王孙,就当媵(二房,比妾地位高)。闺秀低头不语,看样子很愿意。

  王二娘和丈夫商量,郑侨更加愤怒,只当自己没了这个女儿,一切都交给王二娘,自己不管了。王二娘爱女心切,打算实现女儿的心愿。闺秀这才高兴起来,病慢慢好了。

  王二娘偷偷探得王孙消息,发现成婚日子快到了。到了那天,以侄子要成婚为借口回娘家,一大早就让人去找兄长王桂庵借车马借仆人。王桂庵一向疼爱这个妹妹,又因为住的村子离得近,于是就把用来迎亲的马车先去迎接王二娘。

  等马车到了郑家,王二娘给闺秀打扮好后送入马车,让两个仆人两个老妈子护送。到了王家,用毡子铺地后闺秀才走进去。当时鼓乐已经准备好了,郑家仆人叫他们吹打,一时间人声鼎沸。

  王孙跑来一看,见一女子红巾盖头,骇极了,想跑,郑家仆人夹扶着他,让两人交拜。王孙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糊里糊涂地交拜完。两老妈子扶着闺秀,直接进了新房坐下,王家这才明白这是闺秀。

见异思迁的痴情公子

  全家都一片惶恐,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当时渐渐傍晚了,王孙不敢再去张家迎亲。王桂庵派仆人把实情告诉张家,张家很生气,想要断了关系,五可却不肯,说:“她虽然先进了门,但没有接受聘礼,不如仍让王家来迎亲。”

  张父同意了,让王家仆人回去回话。王家仆人回去说了,王桂庵始终不敢照办。父子相对谋划,喜也不是怒也不是,毫无办法。张家那头等久了,就知道他们不来,于是就自己派马车送五可过去。王家只能另外整了间新房出来让五可住进去。

  王孙周旋在两个新娘之间,疲惫不堪。芸娘于是居中调停,让她们按年龄排序,她们都答应了。等到五可听说闺秀年龄更大一点,需要喊‘姐’就脸色难看。芸娘很是担心。等到婚后第三天两人互相见面,五可发现闺秀风姿卓越,似乎比自己还好看点,于是称呼这才定了下来。

  不过王家夫妇还是很担心时间久了她们不能好好相处,然而两名女子却亲密无间,衣服鞋子换着穿,相亲相爱好像亲姐妹一样。

  王孙问起五可拒绝亲事的原因,五可笑道:“没什么,就是回报一下你当初拒绝于婆婆提亲而已。你还没见过我,就只想着闺秀,既然见到我,我也稍微傲慢点,看你对我比对闺秀如何。你都为她生了病,却不为我生病,那也不必强求了。”

  王孙笑道:“你这回报也太狠了!然而如果不是于婆婆,我去哪里见得着你。”

  五可说:“是我自己想见你,于婆婆能干嘛。路过那房门时,难道我不知道有人在里面虎视眈眈吗。梦里已经约好誓言了,你怎么还不相信啊?

见异思迁的痴情公子

  王孙惊问:“你怎么知道?”

  “我病中梦到你来了我家,还以为假的;后来听说你也做了梦,我就知道你魂魄是真的去了我家。”

  王孙觉得很神奇,于是讲了自己的梦境,时间日期都对得上。

  啊,他们两父子的姻缘,都是做梦促成的,真是神奇啊。所以两人的实情都记录了下来。

  异史氏说:“父亲痴于情,儿子也几乎为了情死。所谓情种,就是王孙这样的吗?如果没有会做梦的父亲,又怎么会生下离魂的儿子呢!

  《聊斋志异·寄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家仆   闺秀   王孙   媒人   见异思迁   丫鬟   梦中   仆人   马车   婆婆   痴情   公子   儿子   担心   父亲   母亲   女儿   时间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