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十一将至,多年不见的大学哥们说要来汉叙叙旧。


正愁去哪儿吃饭,听闻江边新开一家狠店。


200多件古董随便摆放在店中,任人赏玩。


有点好奇,趁昨天休息,直奔店里探秘。


目的地:汉口江滩武汉天地旁边。



去的那天恰逢沥沥小雨。


门口绿竹白石,烟雨缭绕,恍若山林。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店名闲云·鹤舍,有点耳熟。打听之下才知道,这是闲云野鹤的升级版。


2020年,闲云野鹤杀入黑珍珠一钻榜单,武汉人商务宴请,家庭聚会,很多第一个会想到它。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闲云野鹤名声在外,装修风格总被抄袭。什么是我们有而别人抄不了的?


老板从藏品中搬来了一对汉白玉石门。


顺带牵来两匹白玉马。

门口饮马槽长了两尾红鱼,几株荷叶。


打马走过的客人都成了归人。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入门处,收银台即是戏台。


裂痕处不着修饰,被水流磨去了棱角。


老板共从民间收来清朝的四方戏台。


剩余三方放在家中,留待新店上场。


江城食客人来人往,你方唱罢我登场。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戏台旁的红漆木门,刻有龙凤、仙鹤。


大堂长方形水台中,是一方微缩版的山水园林。


水聚财,山聚势。


远近高低各不同,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拾级而上,注意脚下,别惊动了山里的“小精灵”。


造型都取自齐白石的水墨画,在福建雕刻好后运到武汉。


二楼过道楼阁林立,上下皆景,不仔细看以为是水中的倒影。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包间门口的石阶、门头,房内的壁画,挂饰,无一相同。


走廊尽头的水滚石壁画,一整块嵌入墙中。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石台上的亭台木雕,对联横幅的文字都清晰可见。


残缺的壁画,破碎的石鼓,就这样随意的摆放在门外。


都留着岁月的痕迹,不是随意淘来的工艺品,摄影师们拍照都是小心翼翼。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包间内茶室独据一方,茶台、茶器也是定制的,滚烫的茶水握在杯中只觉温润。


谈笑间,几个亿的生意说不定就此落定。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店员说,房内廊边很多饰品都是老板私藏的古董,就这样随意摆在店里,供客人赏玩,在这儿吃饭,像在博物馆里。


上到三楼露台,豁然开朗,眼前可见江边绿树成荫。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廊间青松作景,门帘处不经意的小风铃都来自日本的匠人手艺。


从最不起眼的小摆饰,到门口的汉白玉石门,都是老板奔走十余年间的藏品。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他在江夏有一间仓库,藏品近3万,我们在鹤舍里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


可能是先有的这些藏品,才有的这间餐厅。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逛了一圈,刚坐定,执掌厨房大权的陈厨前来讲菜。

陈厨看上去30出头,高高瘦瘦,一打听得知,他之前一直在香港利苑酒家做事。

为了学习地道的粤菜手艺,很多星级酒店的大厨会专门辞职来丽苑从头开干。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据说一般人从端盘子到上灶需要2年时间,他只用了8个月,我隐隐感觉他衣服下面藏着中华小当家“特级厨师”的袖章。


最期待的环节来了,话不多说,动筷子。


酥皮安格斯牛小排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这道菜刚端上来有点炸眼,牛排裹上酥皮我还是第一次见,入口没有一般牛排那种嫰滑感,有点像酱牛肉。

陈厨介绍,牛肉经过特殊酱料24个小时腌制,做的是湖北人喜欢的酱香口味,虽说铺满了辣椒但并没有夺味,入口还是鲜香和酱香为主。

饭快吃完的时候这道菜还剩最后一块,我这才发现,随着下面铁盘的烘烤,肉汁会一点点沁到表面,我不讲客气夹了过来,表面的蜂窝状酥皮依旧酥脆,酥、韧、鲜、香、辣,一口满足。


黑松露橡树果红烧肉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都知道红烧肉是热量炸弹,看到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是忍不住丢一块到嘴巴里。

不得不说,做粤菜出身的师傅用糖是那个事,淡淡的甜味提了鲜但没有夺味。

我仔细观察了下夹起来的每块肉,都是根正苗红的五花肉,肥瘦均匀正好五层,细品有点淡淡的果木香。

陈厨说肉都是选用吃橡树果长大的跑山黑猪,一整块加上黑松露,一备齐放进嘴里,耳边仿佛听见了大山的呼唤。


5J火腿汤包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吃到8分饱,点心上来了 ,笼屉刚一打开的时候,有被颜值惊到。

原本以为面皮只是上个色,吃起来确实有淡淡的红菜香味。

听说这个面皮里面掺入了天然蔬菜榨取的汁,揉面是淮阳面点的手法,不然蒸不出层次分明的火焰花纹。

汤汁带一点淡淡的果木香味和花香味,吃起来一点也不腻,一问才知道用的伊比利亚5J火腿肉,包子馅也饱含汤汁,吸完汤后再吃依然汁水充盈,有种汤包和肉包的结合感。


金银菜炖白肺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早听闻广东老火靓汤是一绝,今天终于可以亲口尝尝,本以为汤煨到了位,里面的食材会失去本身的滋味,没想到捞起一块,嫩得像豆腐,饱吸汤汁,带着金银菜的清甜。

一直以为金银菜是一种菜,陈厨说起才知道原来分金菜(白菜干)和银菜(新鲜白菜),烹饪手法和入锅时间各不相同,金菜的选材、处理非常讲究,汤的鲜味都靠它来提。

介绍这道菜的时候,陈厨掀开盖子的眼神,就像家长会上年级第一的家长,他说这是在利苑的拿手好菜,得到过行政总厨的表扬。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秋天的某个傍晚,吹着习习凉爽的江风,抬头便是满屋的古意盎然,低头有隐隐茶香萦绕,品尝着盘中珍馐,这个十一不出门,也能得片刻隐士般的惬意时光。


在武汉这家博物馆餐厅,我学会了用舌头鉴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武汉   石门   果木   戏台   闲云野鹤   汤包   汉白玉   面皮   红烧肉   粤菜   藏品   壁画   金银   舌头   博物馆   门口   餐厅   老板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