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年丨这些传统习俗可别忘

今日小年丨这些传统习俗可别忘

今天是小年,再过七天就是除夕大年夜了。从今天开始,人们开始忙碌起来,准备辞旧迎新、迎祥纳福。年味儿越来越浓,这些年俗可千万别忘了。


腊月二十三 糖瓜粘

今日小年丨这些传统习俗可别忘

宜【祭灶】【吃灶糖】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相传,这一天灶王爷要升天给玉皇大帝报信儿。为了借他的口给咱多多说好话,不讲坏话,每家每户要在厨房里那一对慈眉善目老人家的画像前,点起一对红蜡烛,摆好一盘烧饼、一盘糖瓜儿和一碗清水。

烧饼和清水是给灶王爷爷、奶奶来回天宫路上充饥解渴的;糖瓜儿又黏又甜为的是让他们高高兴兴只记得好事儿,粘上他们的嘴,没办法说出坏话。

“糖瓜儿”即灶糖,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黏性很大的糖,放进嘴里酥、香、甘、脆、黏,让人欲罢不能。“糖瓜祭灶”不仅是人们处理节日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人们抒发情感的一种方法。

从腊月二十三算起,再过七天就是除夕大年夜了。人们开始忙碌起来,正所谓“家无虚丁,巷无浪辈”,准备辞旧迎新、迎祥纳福。


腊月二十四 扫房子

今日小年丨这些传统习俗可别忘

宜【扫尘】【贴门神】【贴对联】

古代把春节大扫除称为“扫年”,起源于一种驱除病疫的宗教仪式。《吕览注》中记载:“岁除日,击鼓驱疠疫鬼,谓之逐除。”这逐渐演变成年末的卫生大扫除。据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十二月尽……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经过历代相传,形成了春节前大扫除的习俗。

扫尘结束,人们第一件事就是在大门上端端正正地贴好门神,以求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还有的家庭挂上迎春对联和寓意“万象更新”“连年有余”“富寿平安”的年画,焕然一新的胡同里、小院中好像办起了民俗画展,充满艺术氛围。


腊月二十五 磨豆腐

今日小年丨这些传统习俗可别忘

宜【接玉皇】【做豆腐】

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明年会有好事情降临的。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

旧俗还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六 去割肉

今日小年丨这些传统习俗可别忘

宜【割年肉】

杀猪割年肉,穷苦人家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也是办年货的开始。

民间谚语称:“腊月二十六 ,炖大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腊月二十六这一天,各地有“腊月二十六,里外洗一洗”;“腊月二十六,洗净禽畜屋”之说,民间还流传着“腊月二十六割年肉”的说法,也就是说,从这一天起要开始置办年货了。在各地乡村,这一天是大集市日,集市周边各村的百姓纷纷前往赶集买年货。


腊月二十七 宰公鸡

今日小年丨这些传统习俗可别忘

宜【沐浴】【宰鸡】

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民谣中有“腊月二十七,杀只鸡”的说法,为什么要在二十七杀鸡呢?这其实还是取得谐音,“鸡”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杀好的鸡,不在当天吃,要一直放到除夕才能吃,而且,除夕夜吃的时候也不能吃完,要一直留一点。因为,本身代表了大吉大利,所以节日期间,天天都要在餐桌上见到鸡,这样才算圆满。另外,因为老理讲究初一不能动刀,所以,这些东西当然也就要提前准备好了。


腊月二十八 把面发

今日小年丨这些传统习俗可别忘

宜【备主食】【贴对联】【贴窗花】

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的说法,是说腊月二十八这天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总之各家各户是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的前奏。

“贴花花”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公众号嗣汉天师府,《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腊月二十九 蒸馒头

今日小年丨这些传统习俗可别忘

宜【备主食】【祭祖】【打酒】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也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才能烧完。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视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

腊月二十八做好了发面,腊月二十九就要开始蒸馒头了,人们尽情发挥想象,把馒头做成寿桃、小动物等各种造型。

“二十九,去打酒”。在春节这个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里,无论是供献先祖,还是家人团聚,酒自然是少不了的。在过去,年前打壶酒是必须做的事。腊月二十九,小孩子提着酒壶跑出街门时,母亲的叮嘱声就是浓浓的年味。


大年三十 熬一宿

今日小年丨这些传统习俗可别忘

宜【守岁】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

除夕,俗名“熬年”。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糖纸一层一层地剥开

将迎来甜蜜、幸福的新年

时间山在此向您拜个早年

祝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今日小年丨这些传统习俗可别忘

东胜·时间山线上订房全面开启,即日起至2021年2月28日,置业时间山,即享五重钜惠好礼,五福到家,新年更美好!

今日小年丨这些传统习俗可别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玉帝   糖瓜   灶王爷   桃符   各家各户   下界   豆腐渣   小年   腊月   春联   年货   主食   来年   对联   除夕   春节   今日   传统习俗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