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螃蟹效应?

何谓螃蟹效应?

螃蟹效应( 英文名“Crab Bucket Syndrome” 或者 “Crab Syndrome” ),描述的是,用敞口藤篮来装螃蟹,一只螃蟹很容易爬出来,多装几只后,就没有一只能爬出来了,不因为别的原因,就因为相互扯后腿的缘故。

我的感觉是有点类似于以前说的: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是条虫

何谓螃蟹效应?

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竹篓中放了一只螃蟹,必须要记得盖上盖子,多钓几只后,就不必再盖上盖子了,因为这时螃蟹是爬不出来的。当有两只或两只以上的螃蟹时,每一只都争先恐后地朝出口处爬,但篓口很窄,当一只螃蟹爬到篓口时,其余的螃蟹就会用威猛的大钳子抓住它,最终把它拖到下层,由另一只强大的螃蟹踩着它向上爬。如此循环往复,无一只螃蟹能够成功。

“螃蟹效应”是一种企业伦理的反映,进而表现为不道德的职场行为。其主要特点是,组织成员目光短浅,只关注个人利益,而忽视团队利益;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持久利益,相互内斗,进而整个团队会逐渐地丧失前进的动力,如此,便会出现1+1<2,而且随着“1”增加到N个,最终的能量“和数”会远小于N,从而最终失去生命力。这恰如封建社会里各利益集团之间的互相倾轧一样,最终导致朝纲败坏,王朝没落。

何谓螃蟹效应?

企业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但一般不表现为单个人之间的内斗。因为企业中的权力毕竟不比官场,只是职责的体现,单个的力量过于薄弱,而是结成朋党,以部门之间或几个团体之间的力量进行内斗。这样的企业一般是有过早期的辉煌,产品在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一些管理者便昏的头脑,不去思考组织的未来发展战略,而是热心于内部之间的争权夺势,于是企业会在内耗中失去活力。

小人、庸人当道,为巩固自已的地位,他们对贤能者进行排挤、打压、迫害,使整个团队里只存在差于自已及听自已话的人。

自然界的争斗

激励机制与企业文化落后或不健全,使贤能者被同化而缺乏改革进取意识。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意识作用,眼红他人优秀而自已平庸,出现不配合或玩釜底抽薪的动作。

墨守成规的保守主义者,将平衡与稳定视作第一要务,怕有人打破平衡会产生其它影响而限制进取创新。

踩着别人肩膀往上爬的心理,做出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螃蟹效应在企业管理中的表现是指,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老板之间,因为个人利益,而出现的明争暗斗。企业的各成员因为个人利益,相互排挤与打压。最终导致的只能是企业的做不大、做不强。

何谓螃蟹效应?

“螃蟹效应”产生的原因在于

1、人总是自私的。这种自私心理导致了主观倾向,我们总认为自己比别人怎么样,特别是能力相近的人,在职场中总不愿意别人比自己混得好。这种自私心理是产生“螃蟹效应”的首要因素。

2、与同龄人相比,人总是很好强。这种好强心理让我们谁也不会服谁,并总想在某些方面超越我们的竞争对手,于是相互间总会形成牵制,有形和无形的争斗就展开了,“螃蟹效应”也就应运而生。

3、人才的聘用制度不健全。许多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人才聘用制度不科学,导致合适的人不能进入合适的岗位,许多有能力的却得不到晋升,而一些专攻权术的人却能平步青云,这是“螃蟹效应”产生的客观根源。

4、权力和责任的不对等。出现“螃蟹效应”,还在于权力和责任的不对等,权力大、职位高,有时承担的责任反而小了,所以心理上大家都向往权力,都想往上爬,于是一只螃蟹想爬上去,其他的螃蟹总会想办法去阻挠。

5、团队缺乏协作的文化氛围。从前面几点可看出,要想避免“螃蟹效应”几乎不太可能。但可用有利于团队建设的理念和文化来引导人产生协作文化,协作的结果会让我们看到1加1大于2的效应,这种效应会让我们的自私的心理得到克制。

企业中形成“螃蟹效应”的主要原因

体制上,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受阻。每个进入企业的员工都会对个人在企业的发展作一个规划,包括薪资的提高,职业的晋升(这些均为利益的表现形式)等。如果员工在遇到职业天花板的时候,要么选择离开,要么实行不正当的手段,对可能影响个人发展的其他个人或团体进行打压;进而会另一种职场现象:“俄罗斯套娃”现象,处于天花板下的员工会选择能力低于自己的下属,从而整个团队能力下降。所不同的是,“螃蟹效应”更多是对上级和平级,而“套娃现象”则是对下级。但两个的共同点都是:个人职业发展通道受到了限制,正常的方式无法实现时,便会采用异常的方式。

思想上,员工缺乏市场观念。如果员工“双小”意识严重(小农意识和小市民意识,两者的共同点是只局限于个人两亩三分地),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螃蟹效应”,而“双小”观念的形成则是因为市场观念的欠缺。这里讲的市场观念,指的大市场概念,即不是业务部门或市场部门所面对的市场,而是指全员面对市场。市场的特点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所以员工要树立的不是说在企业内部通过各种方式站稳脚跟就可以了,而是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说得直白一点,即使个人在本公司内部呼风唤雨,出了公司门,说不定个人的能力根本不值一提,因为那不是市场所需要的。所以没有全员缺乏大市场的概念,不是对外,而只对内,部门之间会相互埋怨,严重的会互相倾轧,互拆墙脚。

战略上,企业缺乏愿景指引。这里的愿景指的是文化层面,方向性,是企业的灯塔。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引导着整个企业的有机体不断发展。企业文化的作用是,还体现着将整个团队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方向,各方面力量得到整合,从而出现1+1>2。如果不能从战略层次上建构企业文化,员工意识就会短浅,不会在长期的企业发展中实现个人的发展,而转而进行螃蟹争斗,从眼前的,身边的更容易实现利益的道路上行走。


如何避免“螃蟹效应”:

1.塑造团结协作的企业文化;

2.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制度;

3.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4.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任免制度;

5.强化公司的执行力;

6.让“服务”和“人性化”作为我们工作的标准。在竞争机制中,应避免这种“螃蟹效应”。竞争面前固然不必讲谦让,但竞争的规则却不容践踏,一旦规则遭到破坏,有序变成了无序,那么,每一个个体都将面临来自四面八方不择手段的攻击,结果就会出现“螃蟹效应”。

1、倡导和弘扬协作的团队文化。“人”字一撇一捺,靠得就是相互支撑,有了相互支撑,才可能形成协作,使团队形成一种合力。因此,要从大环境去倡导协作文化,引导员工在互帮互助中携手前行,这样受益的是团队中的所有个体,并最终实现团队的利益最大化,个人则依托团队的力量得到更好地发展。

2、树立明确而远大目标。创业难,守业更难说明了在创业时团队有明确的远景目标,团队成员的目标能形成一致。而守业则容易形成窝里斗,大家会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牵制。因此,发展才是硬道理,因发展能为团队成员带来新的机会,并可增加全新的岗位,拓展了团队成员的成长空间,使团队成员的目标不在局限于仅有的岗位上。

3、建立健全用人制度。科学的用人制度不但能聘用到适合团队发展的人才,而且能构筑团队良性的环境。让“板凳来决定脑袋”是可悲,把一个人放在不适合的位置,无论如何也不会为团队带来效益,反而让适合的人感到沮丧,最终的结果是伤害了群体的感情,同时损害了团队的利益。因此,建立健全用人制度,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形成能上能下聘用制度,让螃蟹们都能感到公平,他们才不会相互牵制。

4、让权力和责任能够对等。权力大了,相应的责任也应加大,让团队成员把权力视作一种责任,而不是地位的象征。谁爬到前面,谁就要有能力和有责任引领团队走出困境,这样才能使团队的其他成员相互推着朝前走。如果你爬出篓子后,却不想承担引领者的角色,其他的螃蟹是不会信服的,这样他们必然拖你的后腿,让你爬不上去。

5、用唐僧的团队组合来消除“螃蟹效应”。当出现了“螃蟹效应”,可用唐僧的团队组合来消除其影响,通过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将孙猴子们配置在不同的岗位,各尽其才。全是一群唐僧或一群孙猴子,这样的团队个体看起来非常强大,但整体却难于运作,可能谁也管不好,因此更容易形成窝里斗的现象,因大家谁也不服谁。

塑造团结协作的企业文化;

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任免制度;

强化公司的执行力

“螃蟹效应”的结果:

一山不容二虎。两个人的能力在伯仲之间,总会成为竞争对手,最终总有一个牺牲品。

鹬蚌相争,渔翁受利。职场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无奈,两只螃蟹可能是某一职位的最佳人选,但由于他们相互牵制,为了各自的利益明争暗斗已趋白热化,用了谁都会给整个团队带来不利影响,最终的结果是只能抛开他们,而选择一个资质差的。

三个和尚没水吃。一个人就能干好的工作,两个人或更多的人却干不好。

创业难,守业更难。创业时能形成共同的目标,而守业时却都想着个人利益,这就是同患难易,共富贵难。


思考“螃蟹效应”,我们可以找到其中蕴涵的几个关键词:进取、矛盾、利益、打压、争斗。下面就这几个关键词做以下分析:

进取

我们很多人如果将“螃蟹效应”与“进取”联系在一块的话,那么往往会把“进取”理解成贬义,看不起这些人。实际上这些人的做法、这些现象确实不可取,但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他们努力在往更高的位置升迁。即使他们认为自己上不去,也不会让别人上去(也许别人比自己更有才华、更适合这个位置、更能享受这份荣誉等),但这也说明了他们希望自己比别人更强、比别人显得更重要、比别人应该享受的更多等心理特征。这种努力向上的心理(精神)其实是每个公司都需要的,因为当员工都怀着努力提升自己、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个人价值的信念,这样的公司一定是个创新的公司、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司。

矛盾

这个词我们不难理解,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矛盾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进步与欢乐,但同时我们也付出了太多的血腥与泪水。也正是矛盾,让我们很多目光短见、想不劳而获、想踩着别人肩膀上去的人大施拳脚。也正是矛盾,出现了“螃蟹效应”所说:只要有一只往上爬,其他的螃蟹便会攀附在它身上,把它拉下来。矛盾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矛盾的结果导致了更多矛盾的产生。有矛盾,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发现问题、更容易找到问题的原因、让我们更快地去解决问题。但如果矛盾是为了一己之利、而不是为了团队的利益,那么这种矛盾就突显了它的负面效应。所以我们既要看到矛盾产生的原因、过程,但更要看到矛盾产生了影响。

利益

我始终把“利益”定义为是一个不和谐的名词,它说明了社会发展不够平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不够发达。我也喜欢把“利益”定义为一个变革的名词,正是“利益”的存在让这个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社会的每个角落——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团体。追求利益,无可厚非,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那么“利益”就成了我们的“天使”。但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而去损伤他人的利益,那“利益”就变成了“屠刀”、“魔鬼”。所以“利益”是把双刃剑,我们需要的是它积极的一面。不然只会出现“螃蟹效应”,甚至比“螃蟹效应”更惨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螃蟹   效应   唐僧   个人利益   使团   窝里斗   企业文化   用人   矛盾   利益   团队   成员   目标   制度   旅游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